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

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
  赤坎骑楼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开平赤坎镇的骑楼相当有规模,这些成规模连片的骑楼和一座座中西合璧骑楼门面共有600多座延绵3公里,距今有350年历史,是上世纪初建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旧城,建筑风格有哥特式、古罗马券廊式、巴洛克式、伊斯兰式和中国传统式。如今这里的骑楼一条街已经成为为赤坎影视城,即是一个开放式的影视城,也是当地人居住的地方和通行的一条街,市井生活全部呈现在这条街上。2002年7月17日,…[详细]
沧趣楼
  沧趣楼“沧趣”含有归隐娱乐的意思。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因荐唐炯、徐延旭事,部议降五级调用,自此他隐居乡里二十年,该“沧趣楼”而自娱,其遗作“余年来四十作沧趣,”“听水二斋以娱亲”之句就是这个意思。“沧趣楼”中贮藏的是许多金石书画,如吴道子的画,唐寅的彩色仕女画,郑板桥竹诗,而名书法家和绍基的官迹尤多。当时福州的文人如陈衍、林妤、严复等都是“沧趣楼”的座上客,其诗文往来频繁,均见于《沧趣楼诗集》。沧趣楼下走廊中央立一凸形的石,庭中种白玉兰,香飘满院,庭外有口小池,周围列十二块山石作十二生肖状。又有长城巨石二块,池边傍墙外有天外飞来之陨石一块,如刻石庵的“不贪夜识金银气…[详细]
海州钟鼓楼城门
  海州钟鼓楼城门位于海州区鼓楼街。城门高约4米,内径3.15米,长10.38米。砖石结构,石高1.9米:上以砖作券形拱门。城门上原有钟鼓楼建筑,久圯无存。唯明海州知州王同所立《重修钟鼓楼台记碑》,今尚完好。碑额作弧形,高2.5米,宽1.03米,厚0.28米。碑的另一面,为明正德年间的《新建海道碑记》,根据《海州志》和此碑刻所载,海州钟鼓楼城门筑于明初。城砖长33、宽13、厚8厘米,也正和刻有洪武年款的海州城砖的形制相当。按南北朝至唐宋间的史书和明代《海州志》的记载,此门原为秦汉朐县城和南北朝朐山县城西门。在这一点上。它对研究古代海州建置就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它又是仅存的海州城门,就更有保护的必要…[详细]
中阳楼
  中阳楼,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古县城中央大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现存碑碣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时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遭雷火,清宣统元年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现存中阳楼保存完好。中阳楼四面临街,过街楼形制。其楼体为平面方形,四层四檐,全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式,五彩琉璃瓦覆盖。楼高19.48米,坐落于3米见方、1.5米高的四个石砌台明之上。底层高5米,通穿四向。台明设楼梯,列碑刻。藻井绘文王八卦图。二层高3.64米,中建神台,列四方佛坐像(“文革”时砸毁)。三层高4米,中设莲花台,塑以5尺高…[详细]
钟楼湾胡同
  钟楼湾胡同位于区域西北部,鼓楼北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南北走向。北起豆腐池胡同,南有两个出口分别通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东与草厂北巷相通,西与钟库胡同、铃铛胡同、汤公胡同相通。全长757米,宽7米,沥青路面。钟楼湾胡同,民国36年(1947年)称钟楼湾,因位于钟楼周围而得名。1949年后称钟楼湾胡同。现胡同内有鼓楼、钟楼,1957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7)重建,两年后建成。为防止火灾,重建时,钟楼全部建筑改为砖石结构。底部是砖石高台,四面开有券门,周围绕以短垣。其上为钟楼,重檐歇山,黑色琉璃瓦绿剪边。钟楼南部立有乾隆皇…[详细]
玉屏钟鼓楼
  地址: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处位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十字街。该楼始建于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清代顺治庚寅、康熙辛未两次进行维修,它是侗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又名谯楼、南明楼,楼高21米,共3层,重檐翘角,琉璃瓦面,赤褐油漆壁、柱,五角攒尖顶。每层外部塑翼角四只,均系龙凤、鳌鱼形象。各层翘角尾部悬吊铜铃,风吹即发出悦耳之声。楼内门窗、围栏、挑枋、照面和扶手,都雕有龙凤花鸟,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登上三楼,极目四望,巍巍崇山,滔滔舞水,交相辉映,玉屏侗乡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第五师长征途经玉屏时,曾在此楼向各族群众宣传长征宗旨。…[详细]
星拱楼
  星拱楼又名文笔楼,位于巍山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过街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咸丰七年(1857年)毁,咸丰十年(1860年)由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将领左参军马国忠重建。楼顶中梁尚存“太岁纪年”题记。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面阔、进深均为18.7米,通高6.3米,基座石砌,四向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9.75米,楼底层四周设廊,内外均饰斗拱,四面悬“瑞霭华峰”、“巍霞拥鹤”、“玉环瓜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凭栏可望巍山全景。城楼上下比例匀…[详细]
荣槐楼
  荣槐楼位于五华县转水镇三源村,由原广东政使司温荣槐建于清乾隆期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面宽五间三栋进深,左、右各建一幢横屋,背后围龙屋包围,门前照墙,横屋斗门,砖木结构,大门前有“荣槐楼”三个字,下厅中央有两石雕柱,中厅前后有木雕刻穿花屏风,整座屋至今保存完好。荣槐楼有光荣、悠久的革命历史。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率领东征军讨伐逆贼陈炯明,在进驻五华华城镇时,推举出生在荣槐楼的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五华第一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发动群众和五华师生参加革命。在任期间,清廉自率,铲除-,革新县政。其后,败退的陈炯明残部突袭五华,洗劫其家,嘉应人士特赠“善政善教”匾…[详细]
瑞云楼
  王阳明的诞生地瑞云楼位于余姚北城,是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前租自莫氏。明成化八年,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待王华任职京师,即择地龙山里第构筑新居,此楼又租给钱氏。至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大儒钱德洪亦降生于此楼,实乃历史之巧合。待王阳明贵显,每当回姚,必指点楼中藏胎衣处,顾念到母亲和祖母,因自己军务繁忙,对母、祖不得生养死殓,每每引起长时间的痛苦。此楼主体后在清乾隆年间被焚毁,而仪门、正厅等四周建筑基本完整,火烧场遗址一直保存至今。1996年由市政府拨款,在火烧场遗址上借用别处拆迁的明代建筑原材料,仍按明…[详细]
九层楼
  依山而建,高耸飞檐,这座艺术殿堂的标志,走进九层楼,与莫高窟亲密接触。一进入莫高窟,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洞窟里的最高建筑。也是莫高窟的第96窟,人们习惯上称“大佛殿”。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这座大佛记载的修建年代为唐朝年间,所以弥勒菩萨的造像非常丰盈圆润,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当时武则天当政,为了让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当时的造像我们如今看起来还能发现有很多女性特征,这就是当时时代背景所影响的。九层楼前后经历了几次重建。从最初只有两层,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了九层。而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