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

华一东华楼
  华一东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栢嵩村华一自然村,建于1949年。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8米,面积180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8开间,水井1口,石构门楼、门额。石墙基,墙体均用田土垒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各间房间门顶均标有不同名称,有特色。该楼基本完好,是中华民国末期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饶平县域近现代土楼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男留灯楼
  男留灯楼,在宜兴市新庄镇男留村北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男留灯楼,又名“灯楼庵”,清道光20年(1840)里人欧蕙亭、史学逊募建,咸丰年间毁于兵,同治年间徐熙仁、欧阳奎、潘祖荣募捐重修。男留灯楼座南朝北,单间两层楼,面阔4.30米,进深7架9米。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平房,东侧已拆,西侧严重损坏。楼北建有砖雕墙门,门头外刻“是知津矣”,内刻“允推善长”。灯房设在西山墙外侧,正对东氿,是东氿夜航船只进港入湖的航标。…[详细]
元帅楼
  导 游 山海关路17号,是一幢二层的日式洋楼。看 点 楼前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园子虽不大,却有假山小湖,竹影婆娑,绿树成荫。介 绍 在中国的十大元帅中,-、罗荣桓、彭德怀、-、贺龙、-等六位元帅曾先后在这里下榻,故称“元帅楼”。楼内设有3个套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间日式套间的墙壁上有一块樱花木,据日本人考证,至少有上千年的树龄。不少人开玩笑说,客人在这个房间住上一晚,就会延年益寿。山东青岛市…[详细]
黎碧村炮楼
  黎碧村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福排村委会黎碧村北面村边。为民国初当地村民为防土匪而建。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面阔4.24米,进深6.77米,占地面积28.7平方米。楼高4层,泥砖构筑,墙体厚0.5米,金字架盖灰瓦。每层设一房一厅,内设木楼板、木楼梯,墙体设有窗口和炮眼。据村中老人讲述,解放前,粤桂湘边纵队马奔部约有二三十人常年驻扎,一年进驻二三次,每次一、两个月。该炮楼的发现,为研究广宁县的革命斗争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依据。…[详细]
竹雨楼农家乐
  竹雨楼农家乐筑于罗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的武阳江畔,翠竹丛生,山清水碧,倒影如画。江风徐来,波光粼粼,竹叶沙沙。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乘坐游船、竹筏等水上交通工具浏览武阳河的旖旎风光,品尝新鲜河鱼等当地特色美食、烧烤,以及主人自家用山野葡萄酿制的红酒,而且可以住宿。◆交通指南从罗城仫佬族自治东门镇向东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达小长安镇,出镇西行不远即达。东门镇与小长安镇有6路公交车往返,车票4元/人。…[详细]
光化楼
  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它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尽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精妙。楼下即为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甘肃嘉峪关市…[详细]
万楼战斗烈士碑
  万楼战斗烈士碑位于永城市裴桥乡万楼村。万楼战斗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反顽斗争中进行的一次战斗。1941年4月6日,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四团一营两个连,在裴桥万楼受到日、伪、顽军的围剿。参战的一营指战员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完成了阻击顽军尾追,掩护主力-移的艰巨任务。营长以下绝大多数指战员壮烈殉国,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了纪念万楼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永城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在万楼村村北建造了万楼战斗烈士纪念碑。…[详细]
东泰楼
  东泰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康东村城下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后有重修。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5米,占地总面积约214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二层、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有2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石墙基,墙体均用田土垒砌而成,内墙面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较好,是清代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安楼
  位于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的高安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后不久就被流寇烧毁,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重修的新房比原貌要高大,也更加华丽。高安楼是方围屋型,占地1100平方米,为三进三横式布局,四角建有碉楼,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高安楼大门上镶嵌着青石匾额,上面浮刻着“儒林第”三字。门前立有两对桅杆甲,上刻“候选直隶州分州黄蔚楠率男贡生宝辉同竖,皇清道光二十七年冬月吉旦立”。高安楼大门门上建有三层仿楼阁式砖砌牌坊,特色鲜明。…[详细]
大良钟楼
  钟楼位于大良镇环城路。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原建在梯云山麓,明隆庆四年(1570年)迁建于现址。楼为木石结构,结石为台,下阙为门,可通车,上架16楹为楼,重檐四柱。清康熙二十九年(1890年)重修钟楼。现楼上有康熙年的木匾记事:“洪宣圣铎,铜钟千斤,朝暮扣击,声闻十里”。原钟已毁,现存铜钟是乾隆年间重铸。钟楼自移建后,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光绪十一年(1885年)曾重修。1985年顺德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