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明蜀定王次妃墓
  明蜀定王次妃墓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1998年12月成都三环路南一段施工中,于琉璃乡潘家沟村12组地段发现一处大型砖室结构墓葬,经成都市考古队发掘清理,从出土的圹志记载确定,该墓为明蜀定王次妃王室墓。因国家建设需要,发掘清理后,整座墓葬迁至龙泉驿区十陵镇异地保护。该墓建于明弘治9年(1496),迁建后整座陵园占地面积7亩,围墙大门至明楼31.5米,墓塚直径10.4米,高1.8米。地宫坐东向西,神道位于地宫正前方,地宫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地宫前端有用红砂石条叠成的挡土山墙,阶梯式墓道,地宫券顶分为前后两部分,地宫由封门墙、八字墙、墓门、墓室组成,墓室由前室、中室、后室及棺室构成,每室前均…[详细]
佩奇的早期基督教陵墓
  佩奇位于迈切克山南麓,匈牙利西南部文化古城,巴兰尼亚州首府,著名的旅游胜地,因为城中多博物馆,故有“博物院之都”的美称。佩奇位于布达佩斯西南约170公里处,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曾是沟通南北的商贸集散地。佩奇的早期基督教陵墓建于4世纪,其遗地址于1782年被发现。两百多年来,对该墓地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工作一直没有间断,2000年发掘时仍有新的发现。经考古确认,佩奇墓地主要包括16座陵墓。这些陵墓是建在地面上的双层建筑物,它们兼有墓穴与礼拜堂的双重功能,其建筑结构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墓室里以基督教教义为主题的壁画,创作精美细腻,体现了罗马晚期壁画艺术的风格,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一切使皮阿尼亚基督徒墓地在…[详细]
七个洞崖墓群
  七个洞崖墓群汉代崖墓葬位于长宁县古河镇保民村,岷溪河北岸的红砂岩峭壁上,共28座。因有7座;集中建于高约3~8米的绝壁,远望7个墓门若洞,故名“七个洞”。各墓早被破坏,无随葬物,唯墓室结构和石刻画像、题记保存完好。“七个洞”的7座崖墓从上至下排作四列,单室,拱顶或弧形顶,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4~4.2米,宽1.7~2.6米,高1.3~2米,室内凿双石棺的3座,凿1具石棺的2座;棺具与室壁相连。墓门呈方形,三层门楣由外到内逐层缩小。墓群的石刻图像,分布在墓门周围石壁上的多阴刻;分布在室壁及石棺上的均为浮雕。其内容有伏羲、女娲、卫士、舞女、侍女、车马出行、宴饮、伎戏、阙、青龙、白虎、朱雀、钱范…[详细]
阮家祠、墓
  阮家祠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位于市区毓贤街8号,墓地位于邗江槐泗镇槐二村。祠堂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系清代学者阮元的家祠,祀高、曾、祖、祢四世。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扬州府仪征人,乾隆进士,历任要职,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祠堂坐北朝南,占地约1520平方米,有头门厅、二门厅、正殿、文选井,建筑基本完好。前两进均面阔三间。正殿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两边有廊房环抱。祠南临街围墙正中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石额,祠东有阮元故居三进。2009年对东宅第古建筑进行修缮,并布置阮元生平展,2010年复建了西路建筑和隋文选楼,将利用…[详细]
应慈墓
  应慈墓位于虞山北麓破龙涧西南侧,距兴福寺约200米。墓塔坐南朝北,为墓塔群内南起第二座,系花岗石筑,平面成六边形,底边长0.7米、高2.6米,正面镌“传讲三议华严座主南岳下第四十六世天字法显兴福分燈应慈亲禅师之塔”,后刻“师生于同治十二年夏历二月初五日午时,寐于公元一九六五年夏历八月初五日丑时”。墓塔外设罗城,墓道长约30米,道口设三间冲天式石坊一座,坊额嵌“人天共仰”,坊柱上镌楹联“祖德巍巍高建法幢接引后辈,悲心切切深入苦海善济舍灵”。应慈(1873~1965),法名显亲,别号华严座主、拈花老人。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苏东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普陀山披剃出家。二十六年在宁波天童寺受…[详细]
明楚王墓
  明代。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面积约760万平方米。明代楚藩王墓群。龙泉山的天马峰和玉屏峰相环,形成葫芦形小盆地。历代明楚藩王均葬于此。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藩武昌。朱桢生前定龙泉山为“仙境”,辟为“寝山”。洪武十四年(1381)在龙泉山始建茔园,并设置陵卫及陵户,看护王陵。“山内不许百姓行走,外山不许车马践踏”。朱桢之后共有八代九王相袭,延袭至明末。明末张献忠攻克武昌,茔区遭严重破坏。清中叶后,当地朱姓乡民对茔区内的部分建筑进行了修葺。九座楚王陵均葬在天马峰与玉屏峰形成的山坳间。昭、宪二茔园在天马峰南麓,庄、愍、恭、靖、端、贺、康七茔园在玉屏峰北麓。九座茔…[详细]
曹操宗族墓群
  曹操宗族墓群位于在毫州城区,曹氏公园东门附近,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现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为亳州十大建筑之一,现在正在此开发大型的曹四公园。董园村石墓,位于亳州市董园村东南,1973年清理发掘,根据《水经注》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墓主人是曹操祖父曹藤。董园村石墓,外形为一高大土丘,内系青石筑砌,墓门朝东,墓内长15.3米,宽10.2米,高3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偏室等组成,共用872块大条石筑成,董园石墓内各室均有壁画如仕女图、游天图、天象图、仙境图等,整个石墓建筑考究,工程浩大,俨然是一座宏…[详细]
徐灵胎墓
  徐灵胎墓,在吴江县八坼镇凌益村田心里。徐灵胎,原名大椿,更名大业,后以字行,晚号回溪道人,吴江县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又工文辞,通晓音律、水利诸学。所著《乐府传声》一书,颇受戏曲家重视。清乾隆三十六年(1171),徐灵胎第二次进京,不久与世长逝。次年春,归葬于吴江县越来溪黄字圩(今属吴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迁葬今址。徐灵胎墓坐北面南,为徐灵胎与其原配、继室、副室的四穴合葬墓。葬地临河,建有四柱三间石牌坊一座,额“名世鸿儒”,柱上刻墓联两副,其一为“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土坟”。其二是“魄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1958年前墓被毁,尸骨和部分遗物复葬墓内,吴…[详细]
艾吉乃姆古墓群
  艾吉乃姆古墓群艾吉乃姆古墓群坐落于县城东南,与沙雅直线距离57.8公里,公路里程近80公里,占地面积约0.067公顷。古墓群四周地形平坦,林木葱郁,肃穆而宁静,一派原始古朴的气氛。古墓有木栏围定,四周有土砌短墙围护,上有木质凉棚覆盖。四周有许多小坟,总面积有10余亩。周围高大的胡杨林下,建有200平方米的大棚,是供登记、朝拜者休息的场所。东北角建有土木结构的一座清真寺,占地约50平方米,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祈祷诵经之处。清真寺旁亦有两间土木结构的民房,是清真寺内人员的房舍。古墓群地处塔里木河北岸,现在虽然是人迹稀疏的荒原。但昔日为丝绸古道。沿河而往,西可通龟兹,直达葱岭,东可过龙堆抵达玉门关,…[详细]
铁托墓
  铁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的墓地,之所以叫做“花房”,是因为墓的周边一直被鲜花环绕着,然而现在,在墓的旁边围绕着的是却是白色的岩石。铁托的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二战期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0的武装力量进行了抵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1943年获得元帅军衔。南联邦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既是南共联盟总书记又是共和国总统,1980年5月4日病逝。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倒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将其安葬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铁托的领导,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