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横北倗国墓地
  时代:西周横北倗国墓地位于绛县县城以西约11公里的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一直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出土文物有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和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以及大量的鼎、簋、甗、盘、盉、鬲、盆、觚、爵、觯、尊、壶、卣、方彝、钟等青铜礼乐器,鬲、罐、豆、盆、簋、尊、壶、瓮、瓿、杯等陶器,豆、壶、瓿等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蚌贝器、串饰、骨器、铜车马器、…[详细]
章太炎墓
  章太炎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荔枝峰下。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以后以讲学为业,著述甚丰,今人编有《章太炎全集》。墓于1956年由苏州迁葬杭州,1966年被毁,1981年修复。坐南朝北,墓冢上覆水泥圆顶,直径4.70米,高2.30米,占地面积39.88平方米。墓碑上“章太炎之墓”,系章氏…[详细]
丁允元墓
  丁允元墓,位于潮安县磷溪镇英山乡凤地。该墓方向座西北向西南。明代曾重修。碑高155厘米,宽153厘米,碑中行刻“宋祖考朝奉大夫知潮州事丁公妣县君念田黄氏墓”。该墓于明崇祯五年重修,公元一九八一年丁氏旅泰华侨捐资再次重修,现墓地两侧均绘壁画并配诗,记载丁允元治潮功绩。第一幅画为“湘桥彰德”,诗曰:“湘桥载誉传千古,费煞太卿一片心。世界石梁新式样,斯称首创众同钦”。第二幅画为“韩祠从祀”,诗曰:“韩伯丁公两太守,安澜兴学并功高。一祠永祀彰盛德,万古馨香荐礼牢”。丁允元,字叔中,南京常州人,官居太常寺正卿,为人生性耿直,忠于职守,声望昭著,淳熙间,因恳请赦免“盐铁”等税,竟触帝怒,贬至潮州,任知军州…[详细]
邝埜墓
  邝埜墓位于宜章县西门村箭岗岭山脚,土坑墓,封土堆高约4米,底经10米。邝埜(1385-1449),字孟 质,别号朴斋,宜章县城南乡新田村邝家门人。其幼时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明永乐九年(1411)考取进士,遂入都察院审理刑狱。永乐癸已年(1413)官拜监察御史,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任陕西按察副史,素以“刑政清廉”而得名。后任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1449年,北方瓦剌也先部落进犯边关,邝埜带病随驾远征,征战中病逝于怀来县土木堡。其忠骸未归,此系衣冠冢。邝埜一生勤政社稷,历代均有封赠,《明史》省、州、县志均有记载。后邝埜后裔奉旨将衣冠运回故里安葬,并在墓前俑道上分两边…[详细]
海州东汉二号墓
  海州东汉二号墓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双龙村石棚山风景区。墓系东汉晚期砖石结构,由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组成。东西长7米,南北宽3.12米。甬道土坑为斜坡式,墓底以砖铺作人字形纹。墓顶用砖石迭砌,墓壁系采用一顺一丁法以青砖砌成。前室平面近于正方,顶为四隅卷进的构造方式。后室平面作长方形,顶以十三块块石逐步内收迭砌而成。墓门开于前室西壁,以两块石封门,封门石外有砖砌门垛,上置条石为额,下置垫石为础。前后室有门相通。门由两块条石作立柱,上置条石作楣,门柱与楣间有凿槽咬合,后室东西两壁皆有石柱,柱下有础。整个墓的结构严密合理,至今仍极稳固。根据出土文物推断,此墓大致筑于东汉晚期。我市历年出土的汉墓…[详细]
樊姬墓
  位于湖北省荆州城小北门外东北约4公里处,属古墓遗址类风景区。又名九里冢。樊姬系楚庄王宠妃,以聪慧贤淑内助楚庄王霸业有成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之下,楚庄王戒淫乐,励精图治、勤政于朝,罢免庸臣虞邱子,启用贤良孙叔敖,终至楚国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商朝之妲已,下至清代之慈禧,多少宫廷后妃,插手朝纲,祸国殃民。樊姬实可谓“贤内助”旷古之典范。对此,历代诗人赞誉有加。唐代诗人张说就赞称“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张九龄在《樊姬墓》一诗中则对樊姬的贤能及其对楚庄王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褒扬:“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樊姬墓虽经两千多年,但墓葬封土…[详细]
黄兴墓
  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麓山寺后,有石级直达。墓坐西向东,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为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高约10米,气势雄伟,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围护栏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铺以花岗岩,整个墓表占地1186.24平方米,苍松翠柏,掩映其间。墓的右下方,有黄兴墓庐,已加修葺,大厅陈列黄兴生平事迹,供游人瞻仰。黄兴(公元1874-1916年),原名轸,字廑午,后改名誉,号克强。湖南长沙县人,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史有“孙黄”之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称帝时,任讨袁总司令。1916年病故于上海,次年移…[详细]
驻外使节九烈士墓
  驻外使节九烈士墓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驻外使节九烈士墓1947年南京菊花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很快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外交使节杨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等8人驻守异邦,他们拒绝承认汪精卫伪政权,同侨界一道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为保护国家、民族和侨胞的利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1942年1月,杨光泩等人被日军关押。日军不顾国际公约于4月17日将8人秘密枪决。1945年,日军残忍杀害了同样顽强抗争、誓死不降的驻山打根领事卓还来。民国政府驻外使节九烈士墓位于南京菊花台公园内。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九烈士的…[详细]
重庆巴曼子墓
  介绍 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旁。墓地为拱形石洞,面积约20平方米。墓由石条砌成六角形,棱高约1米。顶为圆形,以三合灰封砌。 正面嵌青峡石碑,现存墓碑为民国初荣县但懋辛题,曰“东周巴将军曼子之墓”。巴曼子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巴国的将军。据《华阳国志?巴志》载:东周末期,巴国将军曼子求楚国出兵平内乱,许诺以三座城池相谢。乱既平,巴曼子不忍国家割让城池,“乃自刎以头授楚使”,请向楚王致歉。楚王感动,“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上卿礼葬其身”。有诗赞其事曰:“刎颈高风悬日月,存城旧事邈山河”。巴曼子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历代皆有所修葺。现存巴曼子墓重建于1922年。  重庆渝中…[详细]
林则徐墓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力倡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团结军民打退英军进攻。由于清廷妥协求和,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起用任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粤,病死潮州,归葬于此。墓为三合土结构,宽13.2米,深24.6米,为四层台,墓前有狮子一对。道光六年林则徐为其父母所营建,计六圹,他自己夫妇及弟夫妇均附葬。墓前有御赐碑文和祭文青石碑两座。福建福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