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南贾乡石塔
  南贾乡石塔位于邢台县南石门镇南贾乡村南。现仅存石塔1座,由塔基,莲花座,佛龛,七层出檐的塔身,葫芦形塔刹组成。塔基为一方形石块,青石质,边长1.4;莲花座为方形,边长1.05米,雕覆莲纹1层,上为石塔主体,佛龛所在,正面为佛龛,高0.36,宽0.29米,龛口上有火焰状石雕装饰,两侧有力士,但头均以被砸。佛龛进深0.55米,内高1.05米,内为一佛二弟子。塔身现存原石雕出檐共7层,村民们后加1层及葫芦形塔刹。塔体通高4.6米。佛龛所在的塔身处四面均有题记,但多已看不清楚,在塔身正面佛龛的左侧有“天启”字样,但根据该塔形制及内中造像推断建造时期应为唐代,明代续有题记。据村民讲,南贾乡所在地俗称双塔…[详细]
三岔河石窟
  习水三岔河石窟开凿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次年雕凿完毕。石窟寺(祠)现存石碑二通、摩崖二方,详细记载石窟的开凿及管理等情况。该石窟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三岔河村望仙台,石窟造像雕凿在高一百余米的红砂石质岩腔里。座东北向西南,东西长3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按其布局可分为西北、东南两窟。西北窟规模最大,为袁锦道修建生祠时开凿的石窟寺,窟壁中央雕凿摩崖圆雕佛像3尊,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傩,均高2.3米,身着架裟,结跏跌座于高0.4米的莲花宝座之上,背部有圆光浮雕,并施以色彩。座像之下,石砌神台“八”字排开,上奉圆雕神像48尊,除佛教外,还有道教、儒教神像。龛顶刻“真如密谛”斗大4字…[详细]
石窑湾石窟
  石窑湾石窟石窑湾石窟(延龄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新民乡张家台村东800米处。背山面河,开凿于石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据载此石窟开凿于宋代,相传济公-修行于此。此窟自西向东有4个洞窟排列于山崖上。一窟,券门方窟,窟室平顶直角,窟后壁雕凿佛像一尊,头部残缺。二窟,距一窟东22米,拱券门,东西两壁下部凿有对称的两小龛。龛楣上雕凿佛像各两尊,损毁严重,仅存轮廓。后壁凿有3尊佛像,像身毁,仅存上部佛光,背光呈桃形,攒尖状,其上雕刻有两圈云纹。三窟,距二窟东2米。石窟中间有一尊佛像盘腿端坐于须弥座上,双手平放于膝,头部残缺。在二窟和三窟之间,凿有一长方形佛龛,龛内佛像已毁。四窟,距三窟东1.9米,拱券门,…[详细]
宜君福地石窟
  宜君福地石窟 福地石窟位于陕西省宜君县城东15公里的福地水库中央小岛上的断崖间,现存石窟1个,开凿于西魏时期。为更好的进行保护工作,该石窟现已被整体切割搬迁至宜君县文化馆内。石窟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宽1.7、进深1.3米,高1.4米,三壁各开一龛。石窟后壁的中央大龛内雕刻“西方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佛龛右侧保存着“西魏大统元年(西元535年)”的造窟题记,为判断该窟的开凿年代提供了直接证据;佛龛左侧浮雕供养人像,根据题记“像主抚军将军”等记载可知供养人分别是抚军将军王洛生及其妻子贺兰氏。石窟左壁的中央大龛雕的是手拿芭蕉扇的太上老君像,左右为手捧笏板的侍者;在龛楣的表面还刻有1…[详细]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位于位于东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其里弗斯利和纳拉库特排在世界十大化石景点之列,它们极有力地代表了澳大利亚珍稀动物群的各个进化阶段。亚里弗斯利的和纳拉库特的化石遗址向人们揭示了古澳大利亚的气侯与环境,揭示了澳大利亚近2500万年里有袋动物的进化史。遗址群可追溯到公元前280000年以前,提供了澳大利亚前欧洲时代和更新世晚期无与伦比的有关环境和生态方面的记录,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澳大利亚冰河纪巨型动物(巨大的、已灭绝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化石,也包括一些近代生物的化石,如蝙蝠、蛇、鹦鹉、龟、老鼠、蜥蜴和青蛙等。目前已发掘了5200件馆藏品,称得是澳大利亚最大、保存最为完好…[详细]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西,位于萧憺墓东60米。萧恢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天监元年(502),封鄱阳王,普通五年(524),进号骠骑,七年死于荆州任上,时年51岁,赠侍中、司徒,谥曰“忠烈”。萧恢墓前现存石辟邪二,东西相向,相距20米。1955年整修。东辟邪长3.2米,宽1.75米,高2.81米。从头部至尾部裂为二,裂缝O.14米,在整修时用水泥接补破裂处,并加以铁箍保护,于腹下置横档支撑。西辟邪长3.45米,宽1.2米,高2.87米,头部残缺,因长期风化,躯体裂纹斑驳,原来腹以下部分埋土中,修整时已从土中清出。两辟邪无角,双翼,颈粗短,张口垂舌,额须披拂,背及胸均雕有凹沟,…[详细]
石壁村
  石壁村在宁化县城西23公里处,为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客家祖地,可探访客家文化与传统;村中有客家公祠及多个姓氏的祠堂。位于闽赣交界的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原来只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唐宋以来,由于中原战乱,汉民纷纷南迁,经过长江溯赣江,翻过武夷山麓后终于找到石壁这样一片如世外桃源的沃野,并开始在那里繁衍生息,形成独特的语系和习俗,始称“客家”。因此石壁有“客家摇篮”和“客家祖地”的称誉。这里保留不少客家遗迹,还保存着客家人的语言和传统风俗习惯。石壁村口有公祠牌坊,沿着“客家之路”进入公祠的大门,正殿玉屏堂内供奉着客家152姓祖先的牌位。除去客家公祠,村内还有许多各个姓氏自己的祠堂,体现着客家人对先祖…[详细]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北董家边,距萧秀墓约1公里。萧暎,字文明,梁武帝萧衍之侄,始兴王萧憺之子。普通二年(521)封广信侯,改封新渝县侯,大同十年(544)冬死于广州刺史任上。谥曰“宽”。萧暎墓前现存石柱一,石柱的部分柱身及柱础埋在土中。地上部分柱身高2.1米,柱围1.82米。柱额南向偏东20度,柱额文字因剥蚀过甚,文字部分可识,为“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柱身刻瓜棱纹二十四道,西侧残缺严重,圆盖及顶上小石兽均无存。从字行的排列来看,此柱当为西柱。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南朝(544年)南京栖霞山西董家边1988年作…[详细]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位于乌拉特后旗巴音图苏木巴音满都呼嘎查东7公里处,距赛乌素40公里,该化石区距今约7500万年至1.2亿年。1979年发现,1988年先后有中加、中比恐龙联合考察队数次实地考察、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和多种哺乳爬行类化石。其中一窝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一原角龙全骨胳化石属世界罕见;三窝完整的原龙长行蛋化石,填补了我国白垩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的空白;甲龙群体化石,共7具骨架,体长均在l米左右,大小相当于成年甲龙的六分之一,幼年甲龙的骨和各部分骨骼均保存完好,排成一列,保持着死前的姿态;两个刚孵化出的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其长度仅有两厘…[详细]
光泉石刻
  绍兴年间,南宋朝廷外有金人觊觎,内有农民起义,严重威胁到朝廷的安危。在“攘外必须先安内”的思想主导下,南宋朝廷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农民起义军的平乱战争。岳飞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与茶陵茶乡结下渊源的。座落在茶陵县高陇镇光泉村的“光泉”摩崖石刻就是这一历史背景的最主要的见证与体现。绍兴二年(1132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岳飞奉诏追剿农民起义军曹成部属。那天天黑之后,岳飞和他率领的岳家军由江西永新经茅竹坳抵达茶陵境内,在现在的秩堂镇合户村安营扎寨。夤夜时分,岳家军在当地一个私塾先生的引领下,急行军5公里,来到现在的高陇镇光泉村光泉组一块大石壁下。当时,五更将近,天色微微发亮,岳家军人困马乏。恰好,石壁下有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