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金光洞石刻造像
  金光洞石刻造像位于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内,该洞又名天仓洞、太乙洞,为一高山溶洞,洞中怪石林立,冬暖夏凉。现有宋-清代道教造像和清代题记。洞中现存道教造像42尊,头部均已断裂或缺失,分布在洞口四百米范围内。造像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最大的高1.3米,最小的0.3米,一般在0.8米左右,头著道髻或束冠,多持笏,有的贴金,有的彩绘。石质较为坚硬,均为圆雕,雕刻精细,技法古朴。其中10号造像为捧印女真人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48米,肩宽0.18米,底座面宽0.24米;11号造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61米,肩宽0.24米,底座面宽0.30米;12号造像有须弥座,头部缺失,残高0.63米,…[详细]
鸡公石
  导游:  从长江第一湾溯金沙江而上,在上江乡良美村地界的江心上,会看见一个形状酷似振翅啼鸣之雄鸡的石岛,仿佛在不停地向人报晓。这个石笋岛,就是民间称誉的鸡公石,也是文人称叹的“江上普陀”。 看点:  若乘舟到石岛,就可细细领略这个高出水面160米、方圆约400平方米的人间胜景的风采。这个小岛浓荫蔽日、草木青翠,有数亩农田养育着江岸的百姓。修凿有石阶路的石峰;则峭壁环绕,势如刀削。 介绍:  历史上,人们曾在鸡公石顶上修建观音阁,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是隆重的观音会期。从沿江两岸的金江、巨甸、塔城和剑川、鹤庆以及四川乡城德荣一带的善男信女,把良美村和鸡公石岛挤得水泄不通。 交通:  从丽江城汽车站…[详细]
龙洞摩崖石刻群
  龙洞摩崖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龙洞内、外壁和龙洞庵后崖壁上。龙洞摩崖石刻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于龙洞内、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龙洞庵内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处,时代从宋至民国,字体、大小各异。石刻群内容丰富,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刻”明确记载了“因观古圣贤遗像,来游此洞”,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另外石刻字体齐备,名家时现,具有书法史研究价值。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洞庵,南至石蟾蜍南20米,西至古城址,…[详细]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陷湖自此得名湖光岩,渐成粤西名胜。“湖光岩”三字,楷书,字高约0.9米,上款“建炎三年”,下款“李纲题”,是李纲在粤罕见手迹。原字本为阴刻,1976年,管理人员擅自以纸筋灰按笔划填充使似阳文,又在字四周加框边似匾,有失原风格。1986年与楞严寺同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惊心石·平心石
  惊心石和平心石都在百尺峡上端。此处两侧崖壁狭窄,峭立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中间石隙只能容一人通过。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石上镌有石名。韩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明杨嗣昌《太华山记》对惊心石有生动记述:“峡中乃有大石,不知何自飞来,如欲堕涧而为两崖所挟迫不能下。又若惧两崖其灵异,斯为足惜……”但是,只要游人过了惊心石,回首再望平心石,又不由为自己过惊心石的怆惶举动哑然失笑。游人中有好事者留有打油诗:惊心石,…[详细]
石屋山泉石刻
  石屋山泉石刻,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枣庄冠世榴园,向西十几米,两壁巨石之间有一处“石屋山泉”。贾三近曾在此处买田结舍,这里是其早年读书及三次回乡赋闲吟诵写诗的地方。据《峄县志》记载:“石屋山,山麓泉流为小瀑布,夏雨后益喷吐,声如雷,冷侵肌发”。泉水流出的地方有紫红色的断崖高数丈,色泽美观,纹理坚致,深沉厚重,古朴迷人。那顶部稍向前倾的红石崖,宛如一座人工构筑的石屋。清冷冷的泉水汩汩不断地从泉中流出,冬暖夏凉,洁净甘美。 泉壁上横镌者“石屋山泉”遒劲俊美的尺寸方大字,两侧有“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联句,题款署“万历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贾…[详细]
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
  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  唐—宋 南雄 钟鼓岩摩崖石刻 位于南雄市梅岭镇翠屏山中。钟鼓岩因有钟岩与鼓岩悬石,敲之有钟鼓声而得名。这里因有梅关相伴,历代名人游士甚多、留下许多清词丽句。现有唐至民国石刻20多题。最早的石刻是大唐吕岩(即吕洞宾)书镌的“万福洞”和“上清景”题字。“诸仙岩”三个大字署名“东坡书”,每字高0.50米、宽0.10米。东坡被谪二度梅关到此游览,曾赋诗多首留念。石刻中以清代石刻为多,作者有官吏、学者、道士。字体有楷书、隶书、行书、篆书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在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下,-江西省大余县县长彭育英派代表鲁炯雯与赣粤边游击队代表陈毅等人曾在此岩举行会谈,共商…[详细]
库玛尔石窟
  库玛尔石窟于1979年和田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考察鉴定库玛尔石窟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田县人民政府1999年下发了关于库玛尔石窟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库玛尔石窟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布对村,距和田市30公里,地址喀拉喀什河三口北岸的悬崖上。山崖顶上有3座幕和新盖的清真寺。具体位置在拉依咯乡布对村,传说大坟中埋着一个名叫胡吉·木赫丁的修行着。他原是也门人,古时来此打猎为生,因蛇神感化,隐居于山崖中部的石洞中苦修道行数十年,终年于此,葬于山顶。受人朝拜,另二坟较小,大一些的坟中埋着死于45年前的一条蛇,小的坟中埋着死于4年前的一条蛇。这些蛇神通广大,时显灵异。石窟呈圆形,分上下两层,中有新制的木梯相联…[详细]
藏经洞石刻
  藏经洞位于灌口镇灵岩村9组灵岩山中。 藏经洞均为石刻经版青砂石质,上藏经洞在灵岩寺后陡崖间,为竖井砖砌地窖,长、宽均1.8米,深2.5米,1971年发现。下藏经洞在灵岩寺前竹林寺后,为洞穴,长2.9米,宽2.65米,深5.9米。清光绪初下藏经洞被发现,1931年邑人蒲春蔚于原址清理出大量佛经。佛经沿洞壁依次重叠,每版间垫唐开元钱币数枚。上藏经洞于1995年发现,发现后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发现残存的经板约有160块,长0.8米,宽0.4米,厚0.04米。两面刻-,版侧刻经名、卷数、版数。在经板旁出土几枚保存完好的“开元通宝”钱币,由于经板长期重压及风化严重,导致无法揭取,因此采取就地掩埋处理…[详细]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湖南郴州永兴县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是最近发现的以唐代文学家韩愈手书“昌黎经此”为主的题记刻石、六朝佛像残画刻石群以及清道光七年永兴县为了维护韩愈原迹粉本改为阴刻的题记和道光八年永兴县程恩泽翻摹阳刻为二行四字的题记,刻石共十余处。此次重大发现无疑在考古界和书法艺术界引起巨大的震动。从书法角度来看,八、九块唐代中晚期石刻题记的书写风格,字形、体态、气势和神韵上讲,都具有庄重大方、古韵十足的气息。虽然书写风格各异,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每一个字都是重若千斤,没有一笔一画有娇媚粗俗刻意做作的地方。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官职清楚准确,时间、地点、随行、陪同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为我们考证此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