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

西山石刻
  西山石刻级别:县级时代:清—民国地址:位于桂平市西山镇西山村西山风景区内保护范围:以每块石刻为中心,四周距碑刻五米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以第块石刻为中心,四周距碑刻五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号:桂平县人民-浔政发(81)30号…[详细]
巫公岩摩崖石刻
  巫公岩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海宴镇通亨村西面的巫公岩(又称西岩)。巫公岩由三块巨石相倚而成。洞高5米、宽6米、深3米。岩洞上盖刻“巫公岩”三字,每字径0.15米,字的四周刻有方框,字横书在方框内。洞右侧一块横卧巨石上刻有《西岩行》(共308字)和《西岩诗》(共56字)两首诗,字迹清楚。《西岩行》、《西岩诗》为岫云书镌。在巫公岩南边大石刻有“洞天”二字,左旁有“岫云书”三字。岫云即巫岫云,字正得,海宴通亨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南宋州级官吏,宋德祐二年(即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入粤时弃官隐居于巫公岩。在岩北边群石上刻有“回顾”、“渐入”、“眠云”、“泽有”、“自酌”、“棋局”等字,无书写年…[详细]
中央坑摩崖石刻
  中央坑摩崖石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春秋战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中央坑摩崖石刻位于仙居县广度乡中央坑村五份头自然村和里厂自然村,刻于村边古道旁的石壁上,目前发现的有三处:1号石刻在五份头村西“菜园门口”左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4个,其保存相当完好;2 号石刻在五份头村西“后门山”左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6个,因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但仍依稀可辩;3 号石刻在里厂自然村东古道右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2个,字迹因风化而稍显模糊。 经专家鉴定为古越族的象形文字,该摩崖石刻的发现是越文字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是中国古文字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对研究古越族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详细]
石室岩摩崖石刻
  石室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七星岩景区(社区)石室岩内外,共有唐至现代石刻337题,其中唐4题,宋79题,元12题,明117题,清85题,民国6题,现代13题,不详21题。石室岩摩崖石刻分石室岩上山路、石室洞内外壁、石鼓壁、璇玑台等部分。主要分布于石室洞内外的石壁上。文体有诗、词、歌赋、散文、点题等;字体囊括篆、隶、楷、行、草;语言有汉文、外文。其中以刻于唐开元十五年李邕的《端州石室记》为七星岩最早的石刻,亦最为珍贵,高1.07米,宽0.79米,楷书。石室岩摩崖石刻艺术价值较高、内涵深厚,历史久远,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最重要部分。2001年,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详细]
顾渚山唐宋摩崖石刻
  【顾渚山唐宋摩崖石刻】中唐大历年间,顾渚山产的紫笋茶、金沙泉列为贡品,皇帝对紫笋茶有特别的爱好,诏命湖州、常州刺史每年春季贡茶时到产区修贡,并建造贡茶院。自此连续作贡达80余年,引来了文人墨客,作诗、题字。故在顾渚山至今保留有摩崖石刻三组九处:湖州刺史杨汉公题于唐开成四年(839),南宋龙图阁直学士、湖州知府汪藻和知府韩允寅等三处。金山村白羊山一组,由湖州刺史袁高、于頔、杜牧题名石刻,分别题于唐兴元元年(784)、贞元八年(792)、大中五年(851)。题于斫射岕老鸦坞一组:湖州刺史裴汶、张文规等题于唐德宗兴元年(784)、唐癸亥年(843)。石刻已列为县、省级文保单位,保护良好。(《长兴县志…[详细]
石花山摩崖石刻
  石花山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台城东北郊的石花山。计有15题,有史料记载的3题。以“石花山”三字为最早,每字0.75×0.75米,楷书阴刻,是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兵备王大用镇压农民起义后游此而刻。最晚的是“仙人椅”三字,刻于民国。其中以清道光三年(1823年)新宁知县谢崇俊书刻的“含辉四照”最著名,每字0.76×0.76米,楷书阴刻。同年,还有县尉汪瑚携子游览此地的纪游题名:“县尉钱塘汪瑚携子立常来游,萧山王纲、嘉应廖纪、德清沈师让、平阳仪克中同至。道光癸未七月廿二日。”字为正楷阴刻,分四行竖排。此外还有以形似意深的“一帆风顺”、“仙人洞”、“仙人床”等石刻。1989年台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详细]
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位于金刚座舍利宝塔后面的影壁上。为汉白玉石浅浮雕和线雕。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天北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5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因、天赤道圈、冬至因、天南极圈。与天赤道相交的另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数1570余颗。天球外面有4层注字的同心圆;最外层刻十二宫和十二生肖名称;第二层刻二十四节气名称;第三层外侧为黄道周天度数,内侧为赤道周天度数;最里层刻二十八宿名称。图下侧偏左有一长方形署名栏,刻星等图例,并注明“钦天监绘制天文图”字样。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的天文学的水平。…[详细]
石鼓摩崖石刻
  2003年以来,石鼓山上陆续发现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那时起,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据考证,石鼓山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据统计,在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山体岩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内外,保存有历代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唐刻3处,宋刻7处,元刻3处,清刻9处,年代不详刻石21处。许多石刻仍保存完好。这些石刻刻工精细,包括隶、楷、行、草等,书体繁多、流派纷呈。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记载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石鼓山的感悟,其中还有不少官吏为官任职的记事,保存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风”、“蒸湘”、“介崖”、“高山流水”以及部分记事…[详细]
天飞山摩崖石刻
  天飞山摩崖石刻位于苏仙区许家洞镇清泉村喻家寨。寨丹崖翠竹,红褐色的石壁叠垒森严的寨门,面临深谷的绝壁上留有40余块石刻。石刻最早见明代嘉靖丁已年,其中明代嘉靖丁已年冬莆田陈言书“南国奇游”、贵州高重题“云严霞蔚”、明代万历年桂林王建动、维扬徐标书“探奇处”、陈邦器“仁者寿”等历代题刻,楷、行、草、隶、篆各体书法均有,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形大则如斗,细则如蝇,可谓“龙飞凤舞、气象万千”。喻家寨后山,有一个天然石洞,洞高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形同拱桥。穿洞下两侧的石壁上分别镌刻着“天生巨眼”、“大地津梁”八个大字,喻家寨天飞山摩崖石刻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详细]
青峰岩摩崖石刻
  秀屿青峰岩摩崖石刻位于东庄镇秀屿村。明代在此建园亭时所刻,共有12处,诗刻“盘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滨,跌坐窥明月,空山有几人。”刻分5行,每行4字,楷书,署款小字为“佘翔”题“飞云洞”三大字横刻,楷书。下款为“林琨章书”“食霞”石刻二大字,字径0.63米,“天风海涛”署款为“宋赵汝愚书”,无署款的崖刻有“试剑”“钓矶”“超然台”“读书台”“玉蟾”“枕流漱石”,鳌城山面海的南面山崖的大片石壁阴刻线条画,“吕洞宾醉酒”画面高2.3米,宽1.4米,吕洞宾醉态龙钟,右边有个护将,线条已不明显,落款已风化不可辨认,为研究石刻提供实物资料。青峰岩摩崖石刻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