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

西关口石刻
  西关口石刻位于兴文县九丝镇九丝山左侧的半山腰石壁,石刻呈正方形,高2米,宽2.5米。阳文行书竖列,字径0.09米,字距0.03米,行距0.05米,全文共110字。内容为万历元年(1573)冬,四川布政使冯成能、副使李江等在明朝兵马克九丝城后,登九丝山的纪功勒石。冯成能所撰的书法刚劲、飘逸,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同时是研究人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1年8月,原宜宾地区行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向前住址和红军石刻标语
  徐向前住址和红军石刻标语(黑水县)1.徐向前住址保护范围:建筑占地范围向东、南、西外延10米,向北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外延20米,向南外延10米,向北外延8米。2.瓦钵乡约合多标语群保护范围:小道两侧标语分布范围向东、西、北外延10米,向南外延5米。3.瓦钵乡二里标语群保护范围:以标语为中心,向东、西、北外延10米,向南外延3米。…[详细]
红岩摩崖石刻
  红岩摩崖石刻位于耀州区小丘镇红岩村,年代为西汉。2017年4月24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清峪河谷底,北至前咀子水库管理站,南至岩石裸露处南界,东至山坡顶部。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详细]
廉溪摩崖石刻
  廉溪摩崖石刻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双峰村,年代为清道光壬辰(183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溪潭镇双峰村西北向1.2公里溪边山下,刻于时代不详。分布在溪边面朝西南的岩壁,皆楷书,有“寿”、“福”、“鸢飞鱼跃”等字。“寿”字,字幅1米×2米;款识“道光壬辰扆南九十七叟冯宗池黑圭”。“福”字,字幅1米×1米。寿、福两字之间刻“鸢飞鱼跃”四字,字径0.5米。后两刻有款识“澜川临”。该摩崖石刻为研究我市人文提供一个实物资料。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菩萨田石刻造象
  菩萨田石刻造象1993年出土于兴文县晏阳镇热潮村中村坝的“菩萨田攠(村民俗称),该地为明代古戎州城遗址,兴文县在造象出土地成立了“古戎州城历史文物陈列馆攠,加以保护。造象共计26尊,高度在0.61-1.49米不等,多数在0.80米左右,肩宽0.21-0.55米不等。内容除1尊弥勒佛和1尊弟子造象外,皆为头戴冠冤、身着朝服、面容严肃、捧持朝笏的文官俑;有的有纪年,如:“嘉靖十六年(1537)攠。菩萨田明代石刻造象比例匀称、形象生动,有明确纪年,历史、艺术价值较高。2000年7月兴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观音岩石刻
  观音岩石刻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由清朝乾隆三十二年罗江县令-冕倡议修建,李调元曾对其进行修复,然而经过0时期的破坏,直到1992年当地政府才再次投入新的开发重建工作。峭壁上千手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救七难、观世音普门示现图、弥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法相慈悲,韦驼雕塑威严,二十四孝、十三忤逆报应浮雕果报怵然。堪称世界之最的百米莲卧观音已初具规模,气势恢宏的观音岩石刻艺术与自然景观和新建的景点相映成辉。石刻区内风光怡人,自然景观赏心悦目。一年三个会期(农历二月、六月、九月)意示着观世音生平中三个功果圆满的成功转折点,形成了观音岩今天的三个盛会,其中又以农历二月最热闹,前往祈福膜拜的香客游人…[详细]
圣水庵石刻
  圣水庵石刻位于莱芜区鹏泉街道东龙崮村,年代为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5年5月4日,圣水庵石刻被公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门漏月摩岩石刻
  石门漏月摩岩石刻位于福安市城阳镇石门院村,年代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城阳镇石门院村西向400米处。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两块硕大自然岩石相倚成门,故称“石门”,涧水从其门中流淌而过,分布面积约130平方米。北边岩石篆书“漏月”两字与楷书小字“同治十有一年岁在壬申秋八月圣日/黄锦章同陈春霖郭辅连菇李均郭沛堂来游属李坚之书”,南边岩石中间刻篆书“石门”两字,均为0.6×0.56米。是我市历史上韩阳十景中保存最好的一景,现由石门院村委会管理,对研究我市历史景观和历史人文均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详细]
徂徕山摩崖石刻
  徂徕山摩崖石刻(含映佛山石刻)位于泰安市、新泰市徂徕山,年代为北齐、唐。1992年6月12日,徂徕山摩崖石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十九盘石刻
  九十九盘石刻在庐山圆佛殿西、登山小道旁。路旁绝壁间,宋、元、明、清以来题刻甚多,约有九十九盘,笔力刚劲,引人入胜,如:“白云天际”、“清虚灵台”、“烟霞深处”、“天半”、“南无佛”、“土地”等,字体不一,笔锋各异,对研究古代书法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庐山锦绣谷底有一溪流,名锦涧。溪上横跨一石桥,名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盘,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称九十九盘古道。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经此道运往山上。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其中,要数欧阳修撰、王守仁书的《庐山高》题刻,名声最大。无论是诗意,还是书法,均堪称一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