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书院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书院篇

大朗书院
  大朗书院越州文化千秋耀,浦水珠光万古流。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交相融合,成为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诞生在六万大山的南麓古越州厚重而灿烂的客家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追溯古越遗风、寻觅客家文化便成为我梦中的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浦北的客家文化村,客家人的历史、客家名人、客家民俗风情、客家生活起居、客家用品以及聚集了客家人文精华的戏曲等,让游人集中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精彩。可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经历了风雨沧桑,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浦北大朗书院。这是一道古朴的人文景观,既没有古代四大书院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又找不到院落布局中那种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给人一种庄严幽深的感觉。这座六万大山中百年书院也无法与…[详细]
嘉禾珠泉书院
  珠泉书院位于湖南嘉禾。清道光三年(1823),知县鄢翔捐俸倡建,以地临珠泉井,故名。有大门、前厅、讲堂、后厅及正谊、明德、修德、进业四斋。订有《珠泉书院条规》,聘“人品学问优崇者”为山长,“按期讲贯经史”。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达麟兴增建珠泉亭,撰“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联以警士。然其时学田甚少,“延师主讲,左支右绌”。咸丰七年(1857),知县袁慧业、陈仲国相继增置田亩,聘请山长,费用始“可无虑不敷焉”。同治二年(1863),知县吴国仲重修,并增学田至229.6亩。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院舍。先后主讲者有善化吴绂荣、临武黄云汉、桂阳邓丙明、祁阳李馥、县人廖如遂等,“皆…[详细]
海门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又称忠贤祠,位于潮汕名胜迹地莲花峰风景区西北侧钟南山麓,坐北向南,座拥主峰莲花峰,背靠粤东名刹莲峰古寺,主体结构二厅二天井,纵30.2米、横12.9米,自明代创建以来,闻名远近,功能合二为一,既是纪念性祠堂,又是兴学育才的书院,为清代潮阳县四大书院之一,人们出于对文天祥丞相的敬仰和怀念,四百多年来多次对其维护修缮,是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据清光绪甲申《潮阳县志》记载:“莲峰书院,在海门所城南,旧为‘忠贤祠’,道光四年海门参将何岳钟拓建,光绪四年署知县张璇,参将冯耀祖捐修,始延山长主讲官课焉。(按:山长由官员聘,每年就向海门局修脯银200圆,按季缴署,其生童膏火赀计钱一百二十千,则以…[详细]
益阳松风书院
  松风书院位于湖南益阳龙牙坪(今属桃江三堂街镇),距县城31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风景幽邃。宋代学士李贤创建,为其讲学之所。书院西200米处有千年古刹龙牙寺,背靠龙牙山(原名延祥山)。据考证,松风书院应在南宋建炎年间(1120—1130)创建,明清续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8月改为学堂,民国元年(1911)改为“松风小学”,后迁三塘街三仙宫。现为“三堂镇中学”。书院为长方形四合院,坐北朝南,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中为天井,两旁斋房,周围有走廊相连,院门前左右各有石狮雄踞,四周绕以墙垣。书院房屋为三进的砖木混合硬山式建筑。一进为院门。门为平头槽…[详细]
平定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冠山书院(第二批省保)时代:清、民国地址: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崇古书院、文昌阁(吕祖洞在其下)及夫子洞,人称“冠山书院”。建筑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左丞相吕思诚重修并扩建,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寺内存清碑8通、元碑1通。崇古书院位居冠山山腰中部,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明、清时重建。坐西朝东,为二…[详细]
精进书院
  光绪十七年,余西场大使唐汝峒上任初年,即奔走促成创立精进书院,聘任焕文任院长;院址暂设于任宅私塾。没功名的童生,每月几次,定期将文章呈送书院,让老师批改,下次再送文章时,将批改后的文章带回研读,疑难处,在书院当面请教。一次,任罕文公批改作业至深夜,灯花掉落,引燃书簿,并烧至板壁,幸家人赶来拍灭,才未成灾;现旧址正堂东边板壁、竖柱,仍留有烧焦痕迹。精进书院正堂,置一匾额,乃江苏督学院部龙为任寿母曹孺人立。上 书-尤敬辉书写帖金颜体行楷:“荻笔春浓”(繁体)四字,遒劲苍老,熠熠生辉!此匾额于1966年,被余西乡余西街道“破旧立新造反队”,取下,抬至东墙外,余西民办初中内折毁!精进书院座落南通州余西…[详细]
河东书院藏书楼
  河东书院藏书楼坐落在山西运城市区西北5公里的大渠乡政府后院。河东书院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后屡遭劫难,现仅存藏书楼。据县志记载,河东书院原占地30余亩,有学田40余亩,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向北,前有先门、仪门、讲经堂,堂前台阶上建有卷棚,台下栽松槐,东侧配崇义斋,西侧配远利斋。讲经堂北是五间的退思堂,堂东偏南是左曲房,堂西偏南是右曲房。过退思堂,为四教亭。过四教亭,即为藏书楼。楼上中间是祭祀三晋名贤的神堂,两旁是藏书的房间。藏书楼四周环以池水,名环池,池内种莲,可泛舟而行。环池以北是乱石滩,滩北有九峰山,上建仰止亭。山东名杏坛,山西名桃源。 山旁有砖井,叫源头,山下有四洞,曲折通往后山,洞…[详细]
箴言书院
  箴言书院位于湖南益阳瑶华山麓。清咸丰三年(1853),由邑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创建。胡林翼是当时的湘军领袖、湖北巡抚、清代中兴名臣。他为官清廉,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将欲弥天下之乱,终必自正学术培人才始”,故有心办学校。为选校址,据史料记载,胡林翼除了亲自前往益阳名山碧云峰(时称“小庐山)、桃江等地考察外,还派精通巫术的夏先范到各地勘察,夏复命曰:“十五里有石笋山,结阴穴富贵悠久,结阳穴可出词林。”林翼于是决定:“阴穴葬吾父,阳穴可为书院。”这样箴言书院就定址于石笋瑶华山之南麓。因以其父达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院。书院正式奠基于咸丰三年(1853),主室中梁上 书有“咸丰三年…[详细]
汨罗书院
  汨罗书院位于湖南湘阴(今属汨罗。书院地处玉笥山麓,前临汨水屈潭。以屈原曾柄而名,汉代有祠祀之。宋大中祥符间,乡人又建为书院。元延祐五年(1318),追封屈原为忠洁清烈公,祠称“忠洁清烈”,院亦更名“清烈”。后至元间,茶陵人张希辙曾任山长。明嘉靖间,知县戴嘉猷“叹正学之不明,而异端之足以惑世”,乃重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汨罗庙“为湖水浸啮,垣瓦仅存,榱桶将圯”(《重修汨罗三间大夫祠记》),湘阴知县陈钟理大兴土木,历时一年,将汨罗庙迁建于玉笥山巅,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屈子祠。70年以前,虽然祠两侧有校舍庭厨,但找不到有关书院的记载,可见乾隆以后,这里再没有作书院用。到了清未民初,这里一度又…[详细]
潕溪书院
  潕溪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原名沅溪书院,由苗族教育家吴鹤创建。吴鹤是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镇溪)人。曾随大思想家王阳明游学江西,为其著名弟子。耿直不阿,不乐仕途,拒官不就,坚持在乡里设馆办学,为唐宋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后人为其建祠立碑,开设沅溪书院以为纪念。清乾隆三年(1738年),乾州厅同知王玮在书院内设立义学,聘请常德龙阳举人龙升明讲学,高朋满座,人才济济,盛况空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书院改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苗民起义,书院被毁。光绪年间,在外做官的徐凤翔为给家乡子弟营造读书环境,募集股金筹建书院,其中一股作为“文昌会”经费,仿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