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

罗马圣依纳爵堂
  罗马圣依纳爵堂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主保圣人是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这座教堂为巴洛克风格,兴建于1626年到1650年。这座教堂最初是毗邻的罗马学院的教堂,1584年罗马学院搬进较大的新建筑,成为宗座额我略大学。罗马圣依纳爵堂呈拉丁十字平面,两侧有许多小礼拜堂。这座建筑受到了耶稣会母堂、罗马耶稣教堂(完成于16世纪后期)的启发。庄严的科林斯壁柱,作为戏剧性焦点的装饰华丽的祭台,彩色大理石,栩栩如生的人像,大量的镀金,制造出极为华丽的效果。1685年,耶稣会教友安德里亚•波佐绘制了中殿天花板上壮观的壁画,描绘圣依…[详细]
日本国立能乐堂
  日本国立能乐堂坐落在东京涉谷区,建成于1983年8月。它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大江宏的设计作品,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Japan Arts Council)负责运营,是日本专门用于表演能乐的剧场,致力于继承并发展日本传统的能乐艺术。能乐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为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由中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舞乐和日本传统舞蹈相融合而形成。能乐从镰仓后期到室町时代初期之间完成创作,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一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国立能乐堂是能乐公演的专用剧场,内部装饰设计极其讲究。剧场大厅的舞台采用400年树龄的龄尾州丝柏作为板材制造而成;座席围绕着舞台呈扇形配…[详细]
余隘祠堂
  余隘祠堂位于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余隘社区,为余隘社区(史称冰厂跟余隘)内余氏宗祠,也是目前方内保存至今最为完好的一座宗祠。初步考证始建于清末,据碑刻记载,民国元年余氏族人曾进行修缮。20世纪30年代,有余隘余氏宗族人发起并未捐资修建余隘祠堂,修建方柱及水磨汀殿堂,上有雕梁画栋,下有二十四孝图木刻浮雕,其结构新颖,规模宏大,方内享誉。20世纪50年代后,余隘祠堂曾一度较长一段时期被作作余隘小学校舍,作为附近几个村子的农家子弟教学读书处所。自1998年以来,余隘村村委会和余氏后人捐资共计10多万元对祠堂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装饰。祠堂坐北朝南,正门前有一条小河。祠堂由祠堂大殿、厢房、天井组成。大门…[详细]
圣玛利亚教堂
  圣玛利亚教堂坐落于波兰滨海省的格但斯克,是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为天主教格但斯克总教区的共主教座堂。这座宏伟的大教堂为世界最大的砖砌教堂,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砖砌哥特式建筑之一。圣玛利亚教堂1343年举行奠基典礼,1379年开始兴建今日教堂的工程,到1447年完成了教堂的东部,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波兰最好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可惜的是教堂在二战中教堂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木制屋顶和窗户被彻底烧毁,大部分天花板和14个大拱顶坍塌。战后的1946年,开始教堂的重建工程,1955年教堂再次祝圣。这座气势宏伟的大教堂全长105.5米,宽66米,能容纳25000人,教堂内部被哥特、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绘画…[详细]
静默教堂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岗比(Kamppi)区纳林卡(Narinkka)广场上,有一座造型最为独特、最为醒目、最不像教堂建筑而恰恰是教堂的现代建筑——静默教堂。2008年,建筑设计事务所K2S赢得了城市规划局发起的建造位于岗比的教堂的设计竞赛,建设工作于2011年开始。“建筑的愿景基于安宁的主题”,其建筑师之一——米高•苏马宁(Mikko Summanen)说,“我们不希望教堂受到外部世界的侵扰。”走进教堂的人可以专注于最为本质的东西,在这里,气氛是很重要的。整幢建筑由形式和材料(枞木和赤杨 )以及光线为主导,共同营造出神圣的氛围。木质的静默教堂从周边以石料、金属和玻璃为材料建成的酒店和…[详细]
姆森登教堂
  姆森登教堂是坐落于城堡岩悬崖附近的一座环型建筑,处于北爱尔兰自治区西北海岸线上,俯看着美丽的大西洋。建造于公元1785年的姆森登教堂是布里斯托尔伯爵四世名下的房产。修建这座教堂的用意在于藏书,其建筑风格是模仿的意大利罗马的威斯塔神殿,以此纪念赫维的侄子福莱德斯维德•姆森登。姆森登教堂四周的题字上刻着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名言。多年以来,由于悬崖表面不断被侵蚀,导致姆森登教堂不断向边缘靠近。在1997年,国民托管组织将巩固悬崖的工作提上日程以保护这座建筑不受到威胁。如今,国民托管组织管理下的部分地产以及姆森登教堂、姆森登教堂附近的土地以及领主的宅邸都开始向游人开放。教堂本身仅在特有的…[详细]
十友堂
  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十友堂于1929年落成,由林护、蔡昌等十位岭南大学校友捐建,是四层(含地下室)的岭南风格建筑。当时为岭大农学院大楼。后经过多次维修,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十友堂位于西北区537号,西式拱形门窗搭配中式屋瓦,饰以宝蓝色花窗,典雅质朴。楼北墙上一方云石竖匾,其上阴刻容庚先生题写的“十友堂”楷书,笔画含而不露,雍容安详。十友堂之所以名为“十友”,乃因其由林护、蔡昌、李煜堂、李星衢、马应彪、梅彩迺、黄世煦、黎拾义、邹敏初、邹殿邦等来自香港、美国、秘鲁和广州的10位先生各出1万元兴建,1929年竣工。其他捐款人凡达1千元者“别铸铜牌以表彰之”,参助者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建成…[详细]
湘春巷口天主教堂
  长沙天主教堂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此为省内历史最久的近代教堂建筑。此教堂始建于1901年,为欧洲仿哥特式建筑,由意大利籍传教士翁德明主持建筑,砖瓦为武汉制造。1910年因“抢米风潮”被毁,1911年重修,1980年12月又一次进行了维修。天主教堂由教堂和7层22米的方筒形钟楼两部分组成,与主楼神父楼连为一体,形成群体式庭院式格局,占地约9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教堂建筑物地基为“十”字平面底,跨度14米,长度32.52米,檐口高10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教堂坐北朝南,南端入口为麻石台阶,近门为尖端石柱门廊及大门牌坊,牌坊上耸立高两米重约半吨的花岗石十字架,外墙镌“…[详细]
圣心大教堂
  圣心大教堂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本迪戈地区,是天主教桑德赫斯特教区的主教座堂。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教堂之一,最高的尖塔达87米,仅次于墨尔本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尖塔的高度,堪称澳大利亚第二高的大教堂。在一个澳大利亚的省级城市坐落着如此一个大教堂是不多见的,大教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来自德国帕德博恩地区的神父——乔治•亨利•巴克豪斯(George Henry Backhaus)捐献的数目可观的遗产。他本人就是在本迪戈黄金潮开始后不久便跟随着大量淘金工的步伐来到了本迪戈河谷,成为他们的精神引导,他在本迪戈虽然只呆了十一年就离开了,但他在病重后却坚持回到了本迪戈并最终埋葬在那儿…[详细]
新基莫氏祠堂
  新基莫氏祠堂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新基村的八宅坊,坐西向东,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建筑,长120米,宽20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前院1600平方米,全用石栅栏围着。这么宏伟的宗祠可能是东莞最大的。相传莫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残存的墙壁画处,有“民国37年重修”几字。最近一次重建是2006年。 莫氏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发祥于肇庆。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传至邑三世祖考丕莫东湖始迁入麻涌(古梅)。至四世,支分两派,号南糖和北糖。南糖分布新基、东埔(含九宅);北糖分布麻涌的东宁(麻三)、西宁、松柏坊、向北(麻一属地),遂称“一莫三乡”。莫东湖为“莫氏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