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崖篇

商洛崖墓群
  商洛崖墓群在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地区,东起丹凤丹江河谷,西至柞水乾佑河两岸约百余公里范围内的高崖上,密布着数千个如燕子窝一样的山洞。数百年来,关于这些山洞的由来众说纷纭,当地相传称之为“躲反洞”、“跑匪洞”、“藏兵洞”。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考古人员进入洞穴后惊奇地发现,洞内厅、卧、灶、井、池和厕所等一应俱全,有的还饰有壁画……这些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神秘山洞到底是做什么的?“跑匪洞”实为古代崖墓群1月5日,记者来到商州区杨峪河镇老虎崖。这是一面目测近百米高的砂石山崖,中部凿有数层洞窟,常人极难攀爬。所幸在靠近山脊缓坡的一侧,当地人用钢管焊接了一条半悬空的栈道,记者得以进入山崖最靠边的一处山洞。…[详细]
千佛崖
   千佛崖,俗称石佛崖,又名佛峡,位于霍州市城南五六公里的郭庄村西。西临汾河,背靠大运路,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千佛崖摩崖造像经唐、宋、元、明历代精雕细刻而成,大小佛像1000余尊。 从现存石刻造像观察,暴露的石面雕刻面积南北长约15米,崖高约8米。向南延伸约20米。该石刻因地震、修筑铁路公路已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大佛头部震裂,臂部断残。据实地勘察,其下部约还有7米左右摩崖造像被约8米宽的积土掩埋,有待进一步开发保护。 佛像中,最大一尊大佛高8米,为唐长庆年间雕刻,是千佛崖石刻造像的主佛。另有千手千眼观音像,高为2米;其余小佛多为三躯一龛(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亦有单佛一龛…[详细]
宜君秦家河摩崖造像
  秦家河摩崖造像位于宜君县城关镇秦家河村西南250米的蔡家山断崖石壁上,蔡家山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山下秦家河东北环绕流经造像脚下,距造像高约30米,通往刘家河的便道,沿山脚下南北而过,距造像高约50米,造像北距宜焦公路约0.5公里,南距刘家河村约2公里,东与新修的铜黄公路、秦家河村相望约40米。该石窟现存4龛一窟,下距河面约30米,4龛分布总长约5.44米,每龛高0.35米,进深0.96米。1、2号龛平面呈长方形,其内造像组合均为一佛二菩萨,两侧壁浮雕供养人像及题名,为北魏开凿。3、4号龛内造像组合均为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为唐代开凿。石窟位于龛南100米,平面长方形,覆斗形顶,面宽1.92米,高1.…[详细]
情人崖
  传说情人崖在当地是男女恋爱时立誓的圣地。石崖间有一块像黑板一样光洁的石板,男女相爱后,只要在那块石板上刻上各自的名字,就意味着从此恩爱相依,白头偕老。这原本是很神秘很浪漫的情爱之事,可是,到后来此崖上却常常发生为爱而殉情的事。他们将彼此的名字刻于崖壁上获将美丽的爱情宣言刻于崖上,总认为就可以白头偕老了,可是,残酷的现实生活总是与美好的愿望相悖,很多人都在现实面前变得酥软无力,经不起吸引,改变了原定的航道。这些在沙柳河汹涌涨水的季节,跳崖自尽的青年男女,使一度美丽的情人崖,变成了凄残的送命崖。后来为了让那些为爱殉情的灵魂得到安息也为了杜绝再发生这样的事在情人崖树起了经幡修建了祝福雕塑(佛手)。祝…[详细]
锡崖沟
  锡崖沟,位于陵川县境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全村217户人家,840余人散居在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山沟里。这里群峰环列,洪壑万丈,世世代代的沟里人在这几乎于世隔绝的大山里繁衍生息,每日在悬崖峭壁上爬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丧生,多少农副产品被抛弃。1962年秋,县委领导来沟里视察,坐骑竟被惊吓而死,党和政府拨来三千元修路款,党支部副书记、复员军人杨文亮受命出征,从龙口炸开一个口子,锡崖沟才有了一条与外界连结的驴驮小道。70年代中期,沟里人又谋划着修条公路,两次动工,均告失败,“狼路”、“羊窑”成了历史的见证。锡崖沟人没有气馁,更不会屈服。1982年11月1日,党支部书记赵全妞带领全村百余名青壮…[详细]
石佛滩摩崖造像
  石佛滩摩崖造像位于博爱县城西北约9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山崖下,造像分布在南北长约100米,高约20米的悬崖峭壁上,共有佛龛59座,造像82尊,铭记4方。龛高约0.2-1米,上部呈半圆弧形,两侧雕刻立柱。大部分龛内雕刻有一佛二菩萨,其中一龛内的佛刻技艺精良,刀法细腻,线条流畅,阿弥陀佛面部丰腴俊美,神态慈祥,两侧菩萨长帛飘动,一幅世俗妙龄女郎形象。在一方铭记下题记:唐开元二十一年,可知为唐代作品。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耕织图石刻共20幅,均系线刻。分别刻在四块长210厘米、宽30厘米的磨光条石上。在画石的间隔部位,用卷出纹和花鸟图案填充。画石共分两组,第一组为耕图;耕地、运苗…[详细]
冲相寺摩崖造像
  冲相寺摩崖造像,又称“定光崖石刻”,在广安县肖溪镇。崖刻四层,有大小佛像百余尊,上层正中为定光佛,又称“太阳菩萨”。定光佛高四米,北饰日月佛光,太阳普照时,会发出一种光芒来,当地人称之为“吉芒。”文革时,石刻除定光佛外其余小佛像都遭到破坏。摩岩造像还有一处景观,“七级浮屠”石刻。这里都流传着多种传说。溪镇被广安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石刻之乡”,大小石刻贯穿全镇,堪称一道独特景观,而冲相寺石刻更是让人称道。冲相寺摩崖造像,俗称“定光崖石刻”,崖长100余米,最高处达22米,离地17米岩孔中,有石刻四层,上层正中为定光佛,又称“太阳菩萨”。像高四米,北饰日月佛光,至今保存完整,当太阳普照时,便会发出一…[详细]
海棠山摩崖造像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安寺遗址,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现有260余尊摩崖造像,据说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制而成的,使人们观后产生对悠久历史的追忆,对设计者和雕刻艺术匠人的丰富联想。海棠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上,处处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现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有的10尊佛像为1组,最多的一组群像有26尊称为“集仙石”。有些佛像龛上下左右刻有蒙、满、藏、梵和汉文字,有的还涂有彩绘,虽经历300多年的时间,却色彩不退。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详细]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详细]
九日山摩崖石刻
  九日山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九日山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山高80余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拱,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罗尼经幢等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古代航海主要依靠风力,船队出海要“祈风”保佑平安。“祈风”的典礼十分隆重,由泉州郡守或提举市舶使主持,率领属僚、商人在海神“通远王”面前举行,然后宴饮于怀古堂,并勒石记事。九日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