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崖篇

龙泉寺摩崖造像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东18公里的插旗乡龙泉村。现存唐代造像4龛182尊。1号龛,高、宽各1.5米,深0.7米,造二菩萨立像。2号大佛窟,高6米,弧形顶,宽4米、深3米,造像131尊。大佛为弥勒像,结善跏趺坐,左手抚膝,举右手,着双领袈裟,脸圆胖,头上细螺髻,火焰形背光,背光外缘为火焰,中层为花卉,其中有坐佛7尊。弥勒坐高4.2米,肩宽1.7米。左壁开12个小龛,造像87尊,其中有二佛并坐、四方四佛、九品弥陀、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四菩萨二力士等。右壁开小龛7个,造像34尊,分别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菩萨等,浮雕经幢…[详细]
佛尔岩摩崖造像
  佛尔岩大佛位于威远东联镇境内弥陀寺内,为晚唐摩崖造像,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像高11.82米,连基座通高13.42米,倚北面南站立于莲台之上,身披袈裟,袒胸裸肘,右手长垂,左手托莲花于前胸,面容方正丰硕,两耳垂肩,慈眉善目,庄严古朴。据说佛尔岩大佛、荣县大佛、乐山大佛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佛教徒的有意为之,便无定论了。虽然乐山大佛、荣县大佛更高大,但它们都是坐佛。佛尔岩大佛是立佛,系省内最大的接引佛——阿弥陀佛。《无量寿经》称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按佛教的说法,它代表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大佛背靠岩石,左右两边的山脉像扶手,整个连起来活像一把椅子,…[详细]
大缘禅师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位于三尊真容像支提龛碑及摩崖石塔组合东北约20米,一个面西的岩壁之上。摩崖石塔一组两座,北侧上首为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南侧则另有一座更大的摩崖石塔,并与大缘禅师石塔、题刻一起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缘禅师者,即洪谷寺开山始祖僧达,南北朝时期著名僧人,先为北魏孝文帝器重,后被梁武帝礼遇,北齐文宣帝亦特加礼重,命其在林虑山黄骅岭下建寺礼佛弘法,便是洪谷寺的前身。唐初圆寂于此,弟子们为其就地摩崖造塔,并在塔旁摩崖题记,记录下了大缘禅师的生平事迹。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开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塔置于一个长方形龛内,高…[详细]
千佛崖景区
  位于平谷区黄松峪乡黄土梁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千佛崖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考察组誉为“北方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悄悄地撩开了千佛崖神秘的面纱。\千佛崖风景区群峰耸立,壁立千仞,明长城横贯乡域中部山上。1998年,该村村民上山偶尔发现石壁上刻有佛像,数量达到千余副,还有一座古寺庙观音阁,当地村民就给他命名为千佛崖。千佛崖景区现发现千余尊浮雕佛像,大部分保存完好,后经专家初步考证为宋辽时代佛刻。这也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刻佛像群,数量之多,雕工之精美为世界罕见。最大的1尊佛像隐身在松林之中,高5.3米,宽3.5米,仅头部就高0.8米,宽0.5米。阔面方耳,神态安详,双手屈至胸前呈花瓣状,…[详细]
看灯山摩崖造像
  看灯山海拔845米,峙立于名山、蒲江交界处。龛堂上沿距岩壁顶部约9米,下沿高出路面约1米左右,坐北向南,地属名山县马岭乡观音堂村。《名山县志》记载:“看灯山在城南东南五十里,巍峨耸秀,峙立空青,唐咸通中,鲁公输游观,有圣灯夜现,遂镌石岩石像,曰大佛岩、千佛岩、罗汉岩。前又筑圣灯台,一名看灯台,又名观灯台。”龛室分布在长约49米,高约15米的红砂岩壁上,6号龛居中,以西分布密集,占总龛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共63龛(包括大龛中的小龛).除最大的第6龛面积近20平方米外,其余多在1平方米以下。全部造像共600余身,最大的高3米以上,小的在0.3米以下,其中有400余身造在面积不到7平方米的第58龛内。…[详细]
琵琶崖
  琵琶崖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个手艺高超的俊秀石匠和一个善弹琵琶的美丽姑娘,居住在激流滚滚的嘉陵江畔。两人相亲相爱,决心要在嘉陵江上架一座石桥,以解百姓渡江之苦。在一个月光皎洁的秋夜,年轻石匠正忙着在江边打石料,美丽的姑娘坐在身旁,怀抱琵琶,弹琴低唱,打发着夜晚的疲劳。突然狂风骤起,大雨倾盆,石匠和姑娘被汹涌呼啸的狂风恶浪卷去。人们打着火把,,沿江呼喊寻找,始终未能找到,第二天清晨,人们惊讶地发现,嘉陵江畔陡峭如削的绝壁上,悬挂着一张巨大的石琵琶。每年秋天,嘉陵江暴涨,江涛拍岸,轰鸣如雷,那琵琶仿佛也铮铮有声。从此,人们便把这山崖称作琵琶崖。据史载,唐代诗圣杜甫寓居同谷路经栗享时,…[详细]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定明山下。潼南大佛寺唐咸通年间(860-874年)始建,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寺依山崖凌空而立,庙高33米,梯台状,佛阁七层,层层飞檐高翘,皆覆琉璃瓦。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大佛寺历史上曾重建三次,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建。潼南大佛寺今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多为清末遗物。玉皇殿始建于民国11年(1922),据说原是当地百姓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间的观音殿,建于宋元年间,1946年重建,内塑千手观音。据说,观音列于佛祖右侧,是潼南…[详细]
睏佛寺摩崖造像
  马锣卧佛属全国大型佛造像之列,是一尊全身石刻像。卧佛造像构思巧妙,设计另辟蹊径,具有独特美。马锣卧佛像长10.5米,头长2.1米,头戴螺髻,鼻梁略高,脸部浑圆,双眸微合,嘴唇轻闭,面容安详端庄,神态怡然,表现出释迦牟尼迁化时大度超然的神情。佛身披着袈裟,袒胸赤脚,左手置腹上,右手微曲,手指放在胸前,通体服饰线条流畅逼真。卧佛四周雕刻有顶礼膜拜弟子20尊,弟子作哀戚状、表现出悲伤、忧郁之情。龛楣上对刻二飞天,虽然面目化,但依稀可见韶华裴然的飞天,飘带飘逸,披肩缠臂,轻盈自然,潇洒柔美的风韵犹存。卧佛四周还有大小石窟20余龛,供托着石刻卧佛,东侧半岩上凿有无字花边碑一通,碑座为雕刻的石龟。在漫长的…[详细]
金像寺摩崖造像
  金像寺摩崖造像位于夹江县漹城镇千佛村。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明代摩崖造像群落。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后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金像寺摩崖造像镌刻于明代中期,共有6龛,造像60余尊,分布于金像寺遗址前后崖壁上,坐东北向西南,均为红砂石质,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龛窟有:千手观音龛、三世佛龛、弥勒佛龛等。2--6号龛较大,其中3号龛高5米,宽4.5米,深3.6米,圆弧顶;龛中镌千手观音一尊,结跏跌坐,高2.9米,有11个头,240只手。4号龛前有明代成化年造像碑记,另有山神、牛王等,造像保存…[详细]
彝文碑刻摩崖
  楚雄州境内的摩崖很多。但彝文摩崖仅发现元谋江边乡卡莫彝村帝,当地人称“石城花园”的岩壁上有一处,摩崖共120字,内容主要是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卡莫崖未注年代,近旁刻有“环洲主人”和“环洲居主人”字以及题于清康熙年间的八道汉文七言绝句。彝文碑刻主要存留于武定、元谋、双柏等县。据勘察,武定县有彝文碑刻424块、元谋县18块、双柏县7块,彝文碑刻共有碑、山碑和界碑3个种类。墓碑占彝文碑刻的绝大部分。其碑文因墓形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开式”(独门墓)的碑文有全为彝文,也有彝汉文同碑;“三开五滴式”(三门墓)则左碑多刻彝文墓志。碑上铭文最多600余字,少则50字左右。据目前所发掘,年代最早的为乾隆四十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