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

太史第遗址
  太史第遗址位于高州市城西的广潭村,是清代光绪年间,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国史馆编纂杨颐的故居遗址。杨颐(1824~1899年),清代高级-,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咸丰二年乡试中举,同治四年赴京会试进士,自此踏上仕途。先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至国史纂馆修,及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他任职期间,刚正不阿,敢于-那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大臣。在几次担任主考官中,为朝廷录选了不少人才。对修纂国史、修建北京胜迹也作出了贡献。1898年,为慈禧太后佐勘东陵工程后,请假回乡省亲。翌年病逝家中。杨颐故居原为三进建筑,砖木结构。待进士及第并出任京官后,择基另建新居,称“太史第”。太史第主体…[详细]
塔岭战斗遗址
  塔岭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绣缎圩西南方500米的塔岭山坡上,涉及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儿童团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敌人因而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和“扫荡”。1948年3月11日,敌人图谋将大湖作为进攻九连青州的桥头堡,出动保五团官照洒部与和平县警队200余人从和平城向大湖扑来。早上8时许,敌人至凿石岗时被我前沿哨兵发现,即鸣-报警,公路沿线村庄的民兵听到-声后,村村寨寨鸣锣报警,顿时,大湖、三角地区的民兵沿公路两边的山坡往绣缎方向冲去,迅速投入战斗。8时半左右,驻扎盘石河背一带的桂林一中队由曾坤宜、曾坤延率领,迅速抢占塔岭山。廖镜连率二班占…[详细]
名山后遗址
  名山后遗址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名山后村村南名山北麓斜坡上,2003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2007年公布为奉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分布范围为东自名山后村加工厂往南沿水渠至小和山北坡,南自小和山沿山坡至方井头(包括小和山岙),西自方井头沿秧田垅至笆下四庙,北自笆下四庙沿六角山北麓至名山村新区的北侧(以水池为界)。该遗址曾先后经过二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20平方米,出土文物约300余件,陶片1万余片年。确定年代上下限距今6000年至3500年左右。文化堆积丰厚,内涵十分丰富。堆积主体为河姆渡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堆积。该遗址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存较河姆渡遗址更为丰富,良渚文化遗…[详细]
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瓦哈卡位于海拔1500米的山谷中,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不同的人群曾在阿尔班山居住过,他们包括奥尔梅克人、萨巴特克人和米斯泰克人,那里有梯田、水坝、运河、金字塔以及人造小山头,这些都是从山里开出来的神圣的地形学的标记。在它的附近,瓦哈卡纵横交错的设计是西班牙殖民建筑的一个很好的例证。阿尔班的城市结构受到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影响,它带来几乎是巨大的建筑和宏大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瓦哈卡具有小殖民地城镇的风貌。它的建筑也远远地大了很多或许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这只能用地震的威胁来解释。受到良好保护的巴洛克外观和小圆屋顶的教堂是宗教和市民建筑的不朽整体的主要特点。阿尔班呈现出庄严的建筑景观,例如马丘比丘体现了…[详细]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于2009年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关,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列之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剑门关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关隘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剑门关景区位于剑阁县城南10公里处,原称剑阁,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详细]
肖城古遗址
  肖城古遗址位于冠县北馆陶镇东南肖城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城古遗址为宋代古城址,建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本是辽国萧太后携子辽圣宗进攻澶渊时所建的驻兵城,故又称肖城、驻马城、歇马城。肖城城墙为夯土建成,呈方形,每边长约1250米,周长5000米 。城墙基部宽26米 ,顶部阔8米 ,高13米 ,护城河宽80米。其现存东北城角高达12米 ,西南城角高10米 ,西北、东南城角高约8米 ,四城角沿直角处向外夯筑“箭楼”。南北两门相对,为瓮城形制。城有四门,均为扭头门,东门外有宽约80米 的城壕。城内有“点将台”遗址,相传是肖太后在此点将征兵的处所,高约5米,方圆10余米,夯层厚15厘米 ,每层…[详细]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南越国水关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63号光明广场负一层。南越国水关遗址是南越国都城南城墙的“水关”(水闸)遗存,发现于2000年,水关仅存木构水闸,坐北朝南,距今地表约4米,其上叠压有东汉、晋、南朝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遗迹。水闸位于当时的珠江北岸,南北向,闸口宽5米,南北长35米,水闸的闸口的南北均呈“八”字形敞开,面积约903平方米。南越国水关遗址是目前水关遗址是我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构水遗址。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前史书记载只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将任嚣在番禺建城,史称“任嚣城”。公元前204年赵佗创立南越国后…[详细]
中共泉上县委、泉上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中共泉上县委、泉上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李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泉上镇泉上村下岩组(集镇所在地)。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新区的统一领导,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48次会议决定增设泉上县,并成立中共泉上县委、泉上县苏维埃政府,王惠民等4人先后任县委书记、曾芹仲等2人先后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下设内务部、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军事部、裁判部、保卫局等工作部门,县苏维埃政府先期设在巫坊区巫坊乡(今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1934年2月迁驻泉上区泉上乡(今泉上镇泉上村)下岩李氏宗祠。中共泉上县委、泉上县苏维埃政…[详细]
闽赣军区司令部暨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闽赣军区司令部暨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将乐县高唐镇高唐村桥南后路1号。1933年8月底,闽赣军区司令员萧劲光率领红3军团第6师驻扎高唐近一个月,司令部设在天后宫。萧劲光还曾在天后宫召开群众大会,亲自做动员讲话。会上,将从廖火华、王国兴、邱林胜等土豪劣绅家没收来的衣服、笋干、猪肉、粮食分给群众;成立了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选举陈金保任主席,邱金丰、林彩耀分别任财政委员、土地委员;同时组建了游击队。张正根两兄弟、张友明等几十名当地青年当场报名参加红军和游击队。10日,萧劲光发给朱德、周恩来的电报称:“最近扩大红军将近一百三十名,其中七十多名系失业纸工;在高滩、积善一带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在各处组织了…[详细]
下川遗址
  下川遗址下川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沁水县城西70公里的下川乡遗址主要分布于中条山东端的垣曲、沁水、阳城三县毗连的纵横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内。文化遗存以下川盆地最为集中。盆地位于中条山主峰——历山的东麓,南北向狭长约4.5公里,东西最宽处2公里,海拔1550米,盆地下伏基岩和周围山峦为寒武纪和奥陶纪灰岩组成,盆地南端有一狭谷,坡度较大,水流由此泄出。下川地区地层保存较好,遗存最为丰富,故称下川遗址。经碳14测定距今二万三千年到一万六千年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和发掘。下川文化以石器为代表,石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粗大石器,以沙岩、石英岩、脉石英为原料,占石制品总数4.7%;一类为细石器…[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