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余姚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余姚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23日,为进一步加大对余姚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快余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认真调研、严格遴选和媒体公示,市政府决定,对余姚市第六批共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公布。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位于余姚市凤山街道凤山社区阳明东路。惠爱医院,由中华基督教会宁绍区会发起筹建,美籍教徒捐助,于民国3年(1914年)3月正式成立。惠爱医院占地9亩,有西式楼房4幢,现仅存住院楼一幢。住院楼坐北朝南,砖泥混作结构,二层西式洋楼。面南三间,方柱粗大。走廊设拱门,明间与西次间之间实墙隔开。面东三间,门窗残破,走廊石板铺砌。整座洋房呈半“凸”字形。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住院楼保存尚好,是余姚境内现存为数不多的教会医院之一,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兴庙
  兴庙位于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建于清代,崇祀唐代名臣、书坛大家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自少志向高远,学业精进。自陈朝至唐代,一身而任四朝。唐太宗时,任虞世南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后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故有“虞永兴”之称。为官清正,议论持正,对上敢于犯颜直谏。唐太宗曾赞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认为“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卒后陪葬昭陵,谥文懿。永兴庙分前后殿,各五间,两边各置厢房,前殿明间置戏台。牛腿等雕刻较精湛。该庙是余姚唯一有关虞世南的古代纪念性建筑。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学宫小学旧址
  学宫小学旧址位于余姚市实验小学老校区内(梨洲街道学弄社区)。校舍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至民国二十一年,历时4年,如今仅存教学楼一幢,现为实验小学图书楼。该教学楼系砖木混作单檐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两楼,前置阳台,洋松木欧式栏杆,中为楼梯,两边共四教室。在教学楼东山墙南首墙体内嵌石碑一块,系“余姚县立学宫小学碑记”,记述了办学沿革、校址的文化底蕴、筹款建校立碑经过、校舍建筑委员会十九人名单。该旧址为典型的民国砖木建筑,时代特征明显,碑刻记述详尽,也是余姚市实验小学百年校史的见证,对研究余姚教育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越国公庙
  越国公庙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汪巷村西明自然村村中心,亦称为“越国公祠”。初建于唐乾符年间,现存建筑为晚清时期重建。据光绪版《余姚县志》,越国公庙在四明山,唐乾符间翰林学士汪亮建以祀其祖越国公汪华,嘉靖十九年裔孙惇与其弟克章重修。清同治元年毁,十一年后裔重建。殿前原有石牌坊(高八尺,宽一丈八尺,前树汉白玉圣旨碑,雕有盘龙和皇帝御笔),文革时被毁。越国公庙整体坐北朝南,由前后两殿组成,中间贯以穿堂连接,呈“工”字状布局。前后两进均为三开间,明间五架抬梁,歇山造屋顶,飞檐高跷,屋较高大,颇有气势。越国公庙颇有历史渊源,同时建筑规格较高,为乡村祠堂建筑之重要形态,具有相当的文物保护价值。2014年9…[详细]
积善桥
  积善桥位于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东南的北溪之上。为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2.6米,拱矢用较规整的块石垒叠而成。东西两侧桥面各有12级台阶。标志碑立于桥西侧。此桥跨度较大,气势雄伟,为四明山区较有特色和价值的一座古桥。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褚氏宗祠
  褚氏宗祠位于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上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由大厅、厢楼、门厅组成院落。上村,地处晓岭村上段而得名。村民多褚姓,据《褚氏宗谱》载:“南宋孝宗时,镇江录事参军褚邦英由慈溪金川徙余姚四明小岭(今晓岭),为小岭褚氏始祖,嗣后子孙有分居低塘、梁弄、王石坑、深坑、上庄等地者”。再据宗谱记载,晓岭褚氏为唐代永徽四年宰相、书法大家褚遂良后裔徙居晓岭的族群。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启钊旧宅
  张启钊旧宅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舜南社区笋行弄76号,坐北朝南。该宅的主人为余姚电力公司的经理张启钊,解放后属统战对象。该旧宅所有建筑都沿着中轴线分布,在中轴线是建门厅、主楼、后楼,中间用前后院隔开。两侧建翼楼,连接门厅、主楼和后楼。楼上用回廊宛转相通。环境幽静,整体布局井然有序。主楼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翼楼分布在主楼的两侧,各为三间,房屋建筑结构精细,转角廊轩有精美雕工。张宅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封闭式院落的格局,但在建筑结构上又带有泽派韵味。特别是主楼和翼楼形成的回廊式结构,在余姚地区颇有特色。张启钊旧宅保存较好,历史背景深厚,建筑形制独特。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详细]
瓜瓞亭
  瓜瓞亭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谭家岭村谭家岭茶场的小山顶上。南北横穿。瓜瓞亭原为余姚南城四陆门之一的南明门(清乾隆时改称南溟门)。抗战时期,南北两城拆掉全部城墙。邑人邵之传等特将南溟门城门洞移建至城南潭家岭,额题“瓜瓞亭”。此处为旧时通肖东的必经要道。瓜瓞亭为圆洞石城门,面阔6.59米,通高3.66米。城门的南北两壁均用条石错缝平叠。拱券用规整的石块砌筑,拱阔3.8米,拱高3.6米。城门内壁东侧镌“忠恕廉明”,两侧镌“孝义仁和”。城门顶上已覆有山泥,长满野草,辟小道可供行人穿越。瓜瓞亭为迁移建筑,虽体量不甚巨大,雕刻也非精细之作,但该城门为目前余姚仅存的城门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014年9…[详细]
吕文安祠
  吕文安祠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山南麓,现存的吕文安祠是于同治初由吕氏后裔筹资建复的。祠为单进五开间高平房,屋面硬山造,小青瓦盖顶。庭院前有座卷棚顶台门,占地518.58平方米。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浙江余姚人。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他对故乡的最大贡献是疏奏朝廷允准增筑了江南城池,与北城对峙,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倭寇的西进,保护了姚江两岸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忠烈祠
  孙忠烈祠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山南麓中天阁南侧,为纪念明代官员孙燧而建。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忠烈是其谥号,明代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是一位反对宁王朱宸濠反叛0-,不惜以身殉国的志士。祠堂坐北朝南,顶山顶五开间平屋,前设廊轩。明间采用抬梁式梁架,四柱八檩。次间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五柱八檩。整座建筑规模不大,但古朴雅致,是为余姚晚清名人祠堂的代表。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