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且位居丝绸之路北道的黄金地段,区位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该烽燧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保护项目。克孜尔尕哈烽燧为我国境内唯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单体烽燧。…[详细]
孔雀河烽燧群
  孔雀河烽燧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带。为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楼兰道上的重要军事设施,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烽燧群地处营盘古城至库尔勒之间,基本走势由楼兰沿孔雀河故道向库尔勒方向延伸,分布在长约150公里的地段内现存11处烽燧遗迹。自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兴地1号、兴地2号、兴地3号、脱西克吐尔、脱西克西吐尔、卡勒塔勒、沙鲁瓦克、萨其该、孔基、孔基西亚克伦等。烽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倒塌,部分形制呈土墩状。建筑形式主要为土坯建筑;少量为夯筑。孔雀河烽燧群分布于“丝绸之路”西域东段的“楼兰道”上,东联玉门关、阳关,西接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通讯、…[详细]
罗布泊南古城(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在楼兰古城西南48.3公里处,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仅次于楼兰的第二大城。南北城墙长107米,东西城墙长约19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头古城附近是罗布泊地区另一个遗址集中区,在其西北约3公里处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遗址。文物部门将海头古城称做罗布泊南古城,1914年斯坦因在罗布泊探险时将其命名为LK城址。海头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维吾尔向导托克塔阿訇首先发现。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罗布泊探险时在此城获得李柏文书。当时他误认为此城是楼兰古城。同年,我国学者王国维在考译李柏文书时发现,两件文书均注明“海头”二字,日本学者森鹿三也根据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书出土…[详细]
莫尔寺遗址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遗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遗迹,是中国最西部佛教遗址之一,是罕诺依古城-标志性建筑物,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带盛行的有力见证,对研究佛教初传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区佛教流行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此外还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遗迹。始建于3世纪,一直到唐末,因为当地水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迁移别地,同时,喀什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变化,…[详细]
托库孜萨来遗址
  托库孜萨来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村。遗址包括托库孜萨来古城、托库孜萨来佛寺和图木休克佛寺等。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处于汉唐西域的南、北道间,内涵丰富,是该地区晋唐佛教文化繁荣的证明,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极具历史、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托库孜萨来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村。遗址包括托库孜萨来古城、托库孜萨来佛寺和图木休克佛寺等。在北山和南山山脚均有寺庙遗址。古城依山而建,城墙为三重,南北开门,系夯土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三部分。内城墙长756米由山腰到山头。外城接内城…[详细]
米兰遗址
  米兰遗址位于若羌县东80余公里的米兰农场团部东3公里处,是由8座佛塔、3座佛寺、汉屯田水利设施和唐代吐蕃古戊堡遗址组成的一处面积广大的遗址群落。是著名的古代西域名城鄯善古国伊循城遗址。在汉代屯田遗址地区的中心有突布提古城堡,城堡东南角有眺望台,登台眺望,屯田区的景物尽收眼底。在东南方沿着一条宽10—20米,长37公里的引水干渠,分布着16个屯田卒居住的群落和一个炼铁炉遗址。干渠引水于米兰河,沿线有七条支渠,采用双向灌溉集中分水的方式,灌区面积约45000亩。渠道布局严整,水头控制得法,在至今发现的古灌区中少见。如今灌区土地上敷有10厘米的沙砾,下面里肥沃的黄土层,其上还保留有当年犁耕的痕迹。三…[详细]
安迪尔遗址
  安迪尔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田民丰县安迪尔农场东南约27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尔河下游东南。安迪尔古城遗址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安迪尔古城是丝绸之路南道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存。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斯坦因曾盗掘大量土蕃文、婆罗迷文和汉文文书及一批精美文物。古城遗址现有环形城址、佛寺、佛塔、墓地等。自唐代中后随着安迪尔河流量减小,遗址逐渐被废弃。新疆和田…[详细]
石头城遗址
  石头城遗址位于沽源县小河子乡石头城村南,属元、明时期遗址。该遣址呈正方形,每边长250米,占地6万多平方米。城墙为石块彻筑,现残高1—3米,开南北二门,门址宽20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筑无存,仅见遗迹。在采集到的遗物标本中,有仿钧窑、汝窑、定窑等窑口瓷片,以及元朝时期陶片等。 石头城遗址为元朝两都巡幸时的重要驿站,元朝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有关诗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对促进沽源辽、金、元三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元朝驿站的设置和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详细]
七个星佛寺遗址
  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七个星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残存佛像基座,窟内有乐伎、朵云纹、飞天等壁画遗存,出土泥塑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遗址196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七个星佛寺遗址。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新疆焉耆县七个星乡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始建于晋代,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重要的一处佛教场所的遗存,也是西域36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场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详细]
热瓦克佛寺遗址
  导 游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洛浦县玉龙喀什镇40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围沙丘茫茫无边人迹罕至。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因佛塔中土塔耸立,故名热瓦克,又译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介 绍 热瓦克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庙宇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院墙每边长45米。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 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东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