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位于太原西北20公里处的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窦抽所建。窦,字鸣犊,曾在狼孟(今阳曲黄寨)做过开渠利民的事业。据传,孔子周游列国,因仰慕窦,曾驾车来访。可惜车到娘子关,听说窦被赵简子所杀,孔子在遗憾中驱车而去。宋代时,宋神宗加封窦为英济侯,所以窦祠也称英济祠。窦大夫祠巍峨壮观,祠内古柏苍翠。窦抽塑像端坐大殿中央。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纪。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有宋金时期风格,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详细]
长治观音堂
  观音堂观音堂(第五批国保)时代:明地址:长治市郊区小常乡梁家庄村创建于明万历九年至十一年(1581——1583年),清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正殿为创建时原构,余皆清代所建。寺院坐东朝西,二进院,占地面积7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西向东有天王殿(山门)、献亭、正殿,两侧为钟、鼓楼及东西配殿。主殿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出卷棚抱厦,廊下与柱头斗栱均为三踩单下昂。梁架为四架梁对后单步梁通檐用三柱。门楣上挂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郜钦立的“观音堂”鎏金匾。殿内密布明代圆塑、悬塑500余件,儒、释、道三教内容汇集一堂,其塑造技法、圆塑、悬塑、凸塑、组塑、贴塑、浮塑等手法齐全,山石、…[详细]
潞安府城隍庙
  潞安府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长治市东街庙道巷13号府城隍庙建筑群是为祭祀城隍神而营建的,是全国现存已知的府城隍庙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潞安府城隍庙创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万历及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均有扩建和重修。现存建筑中大殿和角殿为元代建筑,寝宫、戏楼、玄鉴楼等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城隍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占地面积12229平方米,建筑面积5175.03平方米。前有神道,南北向中轴线长408米,由南往北依次有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重楼(玄鉴楼)、戏楼、献亭、城隍殿、寝宫及各院东西…[详细]
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于台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砖砌,周长60米,作仰覆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四周刻有花饰、莲瓣和陀罗尼经。塔身为上肩略宽的圆形覆钵式,刹身为砖作相轮11层,刹顶为宝盖,中连极顶宝珠。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地震毁坏塔刹九尺余,二十三年(1694年)补修。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详细]
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又称鼓楼、谯楼,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东南。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成化十二年(1476)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历朝皆有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02平方米。由砖砌城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通高40米,城台基宽49.9米、深40米、高13.3米,中设南北向券洞,洞高约9米。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三层四檐歇山顶。四周围廊,二层设有勾栏,三层于勾栏下设平座,各层檐下均设斗拱,二层柱头科五踩双翘,三层、四层斗拱均五踩双昂。一层前后檐置板门,二、三层前后檐辟门,四周六抹格扇窗。檐下悬“声闻四达”和“威镇三关”巨匾2方。廊下存明碑2通,清维修碑3通。2001年,国…[详细]
淳化寺
  淳化寺淳化寺(第五批国保)时代:金地址: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平顺县志》记载: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初名龙门禅院,既龙门寺下院。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因寺院侵塌而重建,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改今名。现寺院已毁,全貌不得而知,仅存正殿—座,为金代遗构。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布筒板瓦屋面。明间前后辟板门,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批竹式。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大梁两端直接搭在柱头斗栱上,平槫垂直施卷云驼峰,上置隔架栱,至平梁瓜柱。寺内有宋代石经幢两通,高3米余,幢身1.8米,平面八角形,楷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详细]
明惠大师塔
  明惠大师塔(第五批国保)时代:五代地址:平顺县城东25.5公里不兰岩乡虹霓村原为“海惠院”中建筑,寺院早毁,唯塔独存。塔为方形石塔,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座五代时期石塔。据该塔背面墙上嵌有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石碣记载,唐乾符四年(877年)明惠大师主持海惠院,正月十八日突然被杀,事后由北子崇诏奉潞州节度使命,捧舍利为大师建塔。现存石塔为唐代原构。塔高约6米,平面方形,塔基用青石垒砌,高约1.5米。塔身单檐四柱式,南面劈门,中空。塔顶四坡,瓦陇皆备,中置叠涩刻山花蕉叶,塔刹束腰,基座上刻有露盘、仰莲、宝珠等。塔身门两侧雕金刚像,门上托起塔檐部分,雕伎乐人,有弹有舞,神态活泼。两边线刻缠枝花纹,刀…[详细]
九天圣母庙
   看 点: 庙内现存宋、元、明、清及民国年间重修碑20余通,大多竖立于拜亭之内。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集于一庙,国内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为数不多,实属珍贵。  介 绍: 九天圣母庙在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创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圣母殿,此后经过多次修缮。 九天圣母庙座北向南,为一进院。南北较短,东西较宽。前有山门戏楼,中为献亭,北为圣母殿。两则配以耳殿。东西院现存李靖王殿、三宫殿、阎君殿、十帅殿、关公殿、子孙殿及梳妆楼等建筑。殿宇错落有致,殿顶形制各异。庙南、北、西三面悬壁劈立,沟壑纵横,东面与场院相连。 山门戏楼之前为一条形平台,台下为青石拱券的三孔石…[详细]
慈相寺
  慈相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北宋至清地址:平遥县沿村堡乡冀郭村东北隅据寺内金泰和元年(1201年)碑载:创建年代不晚于唐肃宗时期(756——763年),古名圣俱寺,宋皇祐三年(1041年)改现名。宋末兵燹,仅存正殿。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在旧址上建麓台塔并修建殿宇、楼亭十多座。金代至清历代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与塔为宋金时期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三进院,分别由山门、乐楼(只存高台基)、关帝庙及庙之两山墙并列的钟、鼓二楼、正殿、东两两侧窑洞、麓台塔(无名大师灵塔)组成。总占地面积18365.5平方米,正殿为寺院主要建筑之一,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前檐设廊,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49…[详细]
平遥文庙学宫博物馆
  平遥的文庙,又名文庙学宫,建于唐贞观初年,其中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原貌,这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文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办学的庙堂。从公元前478年开始修建孔庙以来,唐宋尊孔之风日趋繁盛。至明清两代,孔庙建筑与祭祀已成定制。文庙成为在中华大地上最具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统,是除皇家建筑之外结构布局最严谨、气势最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落,是中国古代精神世界的皇宫。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古城内东南隅,是古城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形制最典型的一座,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