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今境有莘国、亳邑和贯国。
商代商汤建都于亳(今曹县城南)。
春秋时,今县北部属曹国,南部属宋国。
战国时,东南为己氏邑,东为安阳邑,西部有戎国。
秦,己氏邑仍旧,属砀郡。
汉,县境西部为薄县地,属兖州山阳郡,东北为成武县地;西北为定陶、冤句县地,属济阴郡;东南为豫州梁国己氏县。
东汉建初四年(79),薄县划归梁国,己氏属济阴郡。
三国,魏废薄县,入蒙县。
晋朝沿袭魏。
南北朝,属北魏。
孝明帝孝昌三年(527)置西兖州于济阴郡,先治定陶,后迁左城,统济阴、沛二郡。
己氏县属之。
北齐,废北谯郡、沛郡及安阳、己氏二县。
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
隋开皇四年(584)复置己氏,六年改名楚丘。
楚丘于开皇十六年(596)属宋州,大业二年(606)改属梁郡。
开皇六年(586)置济阴县为济阴郡附郭。
唐代,今县西北和北部仍为冤句县、济阴县,属河南道济阴郡,东南为楚丘县,属河南道宋州睢阳郡。
五代,后梁,济阴县仍为曹州附郭,冤句属曹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楚丘属辉州。
后唐同光二年(924)改辉州为单州,楚丘随属。
后梁还隶宋州,属宣武军。
后唐,济阴县仍旧,楚丘县改属归德军。
宋元祐元年(1086)冤句改宛亭县。
曹州改为兴仁府,济阴、宛亭二县属之。
楚丘县初属归德军,又属拱州,后属应天府。
金,楚丘县初隶曹州,天德元年(1149)属归德府,大定八年(1168年),因河决徙城于乘氏故城。
兴定元年(1217)因隔河不便,改属单州。
济阴县,元,今县北属济阴县,东南属楚丘县,并隶曹州。
明洪武元年(1368),济阴县并入曹州,因河患移州治于安陵;二年,再迁于磐石镇,将楚丘县并入。
洪武四年(1371),改曹州为曹县(始得县名),属济宁府。
洪武十八年(1385),济宁府改为州,曹县随州改属兖州府。
正统十年(1445),于乘氏复置曹州,属兖州府,曹县属之。
清雍正十三年(1735),曹州升为府,属兖沂曹济道,曹县属之。
1914年,山东省设4道,曹县属济宁道。
1925年,山东省改为11道,曹县属曹濮道。
1928年,废道,县直属省。
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将第二专署分为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专员公署,曹县属第十一专署。
1938年11月,日军侵占县城,国民党县公署流徙于乡间。
1939年10月5日,日伪于城内设县公署,隶属曹州道尹公署。
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在曹县、东明、考城结合部建考城抗日县政府,旋于次年3月撤销。
1940年8月,在县西北刘岗一带建立曹县抗日县政府,同时设曹东南办事处(1941年7月撤销)。
此后自1941年5月至1943年8月,专署名称多次变更,曹县曾隶属冀鲁豫三专署、七专署,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二十专署。
1943年8月,为纪念第二十二专署已故专员刘齐滨,将曹县抗日县政府改为齐滨抗日县政府,并在曹县东南青堌集建立曹县抗日县政府,在曹县、成武结合部建立成曹抗日县政府。
齐滨、曹县、成曹3县均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
1944年8月,二十专署改称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县随属。
1945年5月,在曹县东南与河南省虞城县结合处建立虞城抗日县政府,12月撤;同年9月撤销曹县、成曹县,在青堌集一带建立复程抗日县政府。
齐滨、复程2县均属冀鲁豫第十专署。
1945年9月18日,解放军克复曹县城,在城内又建曹县抗日县政府,仍属冀鲁豫十专署。
1946年2月,冀鲁豫十专署改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上3县随属。
1949年8月,建平原省及菏泽专区,曹县民主县政府属之,将齐滨县并入。
复程民主县政府属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曹县随菏泽专区、复程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
1953年8月撤销湖西专区,将复程县划归菏泽专区。
1956年3月撤销复程县,并入曹县、单县。
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曹县属济宁专区。
1959年9月曹县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
2000年6月撤销菏泽地区,设立地级菏泽市,曹县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