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县公元前721年(鲁隐公二年)为莒国密邑及纪国地。
公元前693年(鲁庄公元年),并入齐国,春秋齐景公时,为邶殿邑。
战国时,为齐国都昌邑。
至隋朝,均称都昌。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废都昌,入北海县。
公元962年(宋建隆三年)复置都昌,改称昌邑。
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昌邑县置乡社制,辖四隅四乡八十九社,四隅皆在城廓,四乡均在城外。
石埠镇分属崇德乡的辛兴社、宋庄社和仁义乡的丰台社、宿台社及金台社。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昌邑县废乡社制,实行区乡(镇)制,以数字为序改划为10个区,辖112个乡镇。
石埠镇境属第六区辖,设有石埠镇、柳杭镇、金台镇、晴埠乡、葛庄乡、薛庄乡、仙台乡。
1959年属昌南县第三区,1955年改称石埠区。
1956年昌南县并入昌邑县,划为青山区。
1958年2月为石埠乡,同年9月石埠、流河两乡合并,成立石埠人民公社。
1964年2月又分设石埠、流河两个公社。
1983年5月改为石埠乡。
1984年3月设置石埠镇。
2001年3月流河乡并入石埠镇,2007年8月并入饮马镇,2010年1月从饮马镇分开成立石埠经济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