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桥村隶属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位于莱城南东25公里、钢城区政府东南2公里处。以前,北与黄庄镇的吕家庄村毗邻,东与黄庄镇的桲椤村接壤,西同宋家庄村交界,南至爬头山。现在,东依莱马路,西有莱新高速路,坐落在莱钢南面,钢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全村有331户,1048口人,520亩土地。
现在的傅家桥村由原傅家桥村和海眼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1961年,由莱芜县政府批准改为傅家桥大队。傅家桥村,清乾隆四十年(即1775年),傅姓由淄川傅家庄迁此建村,因村前有石桥一座,冠以姓氏,故名傅家桥。海眼村,明朝末年由刘姓从山西迁此建村,因该村北从东至西有一条龙脊,龙头左右各有一口喷泉,像是龙的两只眼睛,水势特旺,故名海眼村。随之有张、亓、王、田、苗、董、郭、李姓迁往该村居住。现该村有傅姓等共9个姓氏居住。傅姓人口最多,近600口人,其次是李姓。
傅家桥村,明清时期属莱芜县南乡黄山保;民国时期属颜庄区;1941年5月至1945年属新甫清泥区;1946年属莱芜县逯家乡;1951年至1957年属清泥乡;1958年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城子坡镇;1992年属钢城区城子坡镇;1995年属城子坡街道办事处;2000年12月,属艾山街道办事处。
傅家桥村在历史上生活较为贫困,日子也不够安宁。匪寇三天两头来村抢掠。为防抢掠,早在1924年,由傅学圣、张守印负责(当时称寨主),在枫山子顶上修起了山寨。围墙4000余米,高2余米,并留有垛口,同时盖石屋20余间,还建有石臼一处,以石碾代用。在山顶上还修建了山神庙,匪寇一来,两村百姓立即上山避难。
在当地没有党组织以前,两个自然村的负责人为庄长,海眼村张宝忠任庄长、傅家桥村傅学堂任庄长。
1938年,当地有了党组织以后,傅希兰是该村的第一个0员,他于1938年入党,1939年建立了该村第一个党支部,并担任第一任支书。1940年,两村成立一个党支部,张新恒任支部书记,傅希敦任组织委员,傅希爱任宣传委员。1945年张新等任书记,傅希科任副书记,张敦全任组织委员,张新常任宣传委员。1946年进行土地改革,海眼村有一户地主,六户中农献出了60余亩土地。傅家桥村有一户地主,一户富农,两户中农献出了50余亩土地。两村共50来户贫农分到了110亩土地及房产。当时海眼村有70户190口人,傅家桥村有60户200来口人。1952年成立互助组,前村最先加入的有张新等、张敦全等30来户,分为两个组;后村最先加入的有傅希敦、傅成家等30来户,也是分为两个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前村由张新等任社长,后村傅成木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社,称为海眼、傅家桥同意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新等任书记,傅成木任副书记,张新全、傅成家任大队长,傅成章任文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张敦全任书记,傅成木任副书记。1960年,南城子坡、宋家庄、傅家桥成立三联社,合成一个党总支,赵祥任总支书记,张敦全、葛长义任书记兼大队长,展广兰任傅大队长。1961年春三个村又分开,成立傅家桥支部,张新等任书记,傅成木任副书 记,张敦全任大队长,傅成家任副大队长。1965年傅成都任书记,张新等任副书记至“十年文革”。1970年成立核心领导小组,傅成都任组长,李功生任副组长,李玉恒任委员。1972年傅成都任书记。1973年李功生任书记,张新等任副书记。1975年,傅本和任村主任。1976年李历生任村书记。1986年至2002年2月傅本山任书记。期间,李功生、李文章、李成友任村主任。
傅家桥村自从1961年始,村里靠集体力量,修梯田,并深翻整平土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3年、1974年两年间改河造地70亩。垒石河堰4000米,填河造地40亩。打大口井13眼,深井3眼,修绕山水渠共计5000米(其中铸铁水道1500米,石砌水道3500米)。大部分土地成了水浇田,同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注意了科学种田,由解放前亩产量200来斤,提高到1300余斤。
傅家桥为方便群众,1986年动工,1987年竣工,共投资10万余元,在村北汶河上面修建长50米宽6米的大桥一座。
傅家桥村两委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1970年,抓住了莱钢大会战的机遇,充分利用了村里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民风纯朴,又有石灰石矿、沙子等资源。莱钢集团从20世纪70年代破土动工以来,所用的石灰,几乎都是傅家桥村人烧制的。石料厂从1970年开始,至今已生产各类建筑、铺路用石子9000万立方,沙子也上千万立方。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先后成立了建筑队、灰膏厂、空心砖厂,还有的村民利用地处莱钢的有利条件,经营钢材、开饭店、搞废品收购等。总之村中,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使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收入从1949年的50来元到2001年增加到3401元。现在,全村都住上了新瓦房,有的住上了楼房。电话200多部,手机100多部,电视机平均每户一部,轿车10部,汽车25辆。
现在,蓄水2000万立方的傅家桥水库工程项目已步入专家进一步考察论证阶段。走进傅家桥,听听傅家桥人只争朝夕、艰苦卓绝的创业历史,看看傅家桥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投资开发傅家桥的念头。
傅家桥村,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现了好多英雄人物。张东城,时任连长,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敌,光荣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傅希恒、傅成信、李文谦三名烈士为人民流血牺牲,立下了丰功伟绩。建国后出了两名连级以上干部,傅成彬营教导员,傅成平连指导员。
傅家桥村人,自古崇尚文化,人才辈出。1930年两个自然村合办起私塾学校一处,有1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每年交二斗粮食,教书先生是施立本。1938年至1939年改为私人办学,教书先生是傅学宪,1940年两村又合办学校。用百海币或中央银行币,一年大约100元左右,教书先生李功笃。当时以教学为名,主要发展地下党员,期间整两年。1943年至1944年日寇大扫荡,学校解散,1945年至1946年,李功笃又来村任教两年。1947年-进攻,学校又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两村又开始办学,校名为海眼小学。至1960年,期间由李荣鑫、任喜亭老师任教,1961年改名为傅家桥小学至今。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村有44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专科和本科,其中第一年考上大学的有两名,傅庆柱考的是上海同济大学电子系(本科),傅本银考的是北京陆军学院工程系(专科)。现在傅家桥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分别是:傅庆柱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已分深圳)、傅德浩现在武汉大学攻读医学,傅本懂现在河北大学攻读兽医学。他们3人都在备考博士学位。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