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村莱城东10公里处,有一小山,山名鹏山,山顶柏树耸立,山腰梯田层层。山的前怀坐落着一个不大的村庄——桑园村,北依鹏山,南靠汶河,东接百嘴红村,西邻秦家洼。现有272户,821口人,土地541. 76亩,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独特,是这一方有名的经济强村,也是一个文化名村。
桑园村,先前是秦家洼秦氏养蚕种植的一片桑园,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谢氏迁入此地,故名桑园。这个村现有:秦、谢、司、张、许、何、李、吕、狄、郭、周11姓,秦、谢、司3家是大户。
1937年至1941年桑园村曾划为鹏山区义和乡;1942年至1946年划归汶阳区;1946年至1955年又改为鹏山乡;1958年4月归赵泉管理区所辖;后行政机构多变,一直隶属辛庄管辖。
桑园村人实在、能干、爱憎分明。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9月20日),莱城的日本鬼子到乔店一带扫荡,我八路军一个连埋伏在山上,双方展开了激战,消灭鬼子16人,我军伤亡也不少,战斗一结束,全村人在村干部的指挥下,先安排人在村西站岗放哨,防备鬼子再来进犯,其他人有的抬担架,有的在山上寻找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他们把尸体运下山,流着眼泪,将烈士们一一掩埋。后来,由组织安排家人来认领,要将烈士们再装入棺材内,这下,又忙了桑园村的男女老少,各自拿了工具,小心地刨土、铲土,有的用手扒土,这时遗体已腐烂变味,大家就用毛巾围住嘴和鼻子,将尸体装入棺材。村民吕云汉个子大、有力气,他不管气味多么难闻,只身一人抱起烈士遗体装入棺内,他还逐一检查,哪个放得不正,他便整理。大家忙碌了两整天。事后很多人连累加气味熏,都病倒了,但大家毫无怨言。这件事在抗日战争史上,桑园人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桑园村能人多,有经济头脑,会做买卖。该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油坊2处,棉花加工厂3家,食品加工厂1家,豆腐坊2家,面粉加工厂3家,小百货商店5家,中型养猪厂4家,塑料编织3家。自莱麻路贯穿桑园村以来,这里的人,眼睛更亮了,盯上了“路边经济”,短短几年,路两边就兴建了许多商店,有家电、五金、医药、饲料加工、饭店、钢材、废品收购、塑编厂等应有尽有。桑园人买卖实在,货真价实,将店铺办得红红火火。莱麻路北侧,新盖楼房7座,有的经商,有的是自家居住。还有的楼基已打好,新的楼房不久就拔地而起。
桑园村现有大汽车5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50辆,这里的人身子直了,腰也粗了,解放初期人均收入150元,现在已达2500元。
桑园村是个文化村。经查家谱,清末( 1902年).司姓家族司宝树,郭姓家族郭照奎( 1903年)两位秀才,均是教书先生。而今,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青壮年早已扫除文盲,全村200户人中,大中专学生就有82名,其中大学生33名,司振先一家出了3个大学生,司跃先、吕呈祥两家也各自出了两位大学生。桑园村当教师的多,退休的和现任教的共有12名。谢加增老师教学有方,任劳任怨,被誉为“山区教育的一面红旗”。何贵儒老师,毛笔字功底深,在莱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历次书画展中均获奖。桑园村曾任或现任副县级干部5名,还有工程师、经理等,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为祖国建设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桑园村现任支部书记张敬华,村主任司相富带领一班人,注重抓了文化建设和村民生活设施建设,村内大街上宣传栏、账目公开栏等,应有尽有,宽阔的公路,横穿村中央,两旁绿树成荫。扬水站已把水扬到山脚下,旱田变成了水浇地。全村人用上了自来水。85%的户安上了电话,成为电话村。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通了电,80%以上人家看上了大彩电,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磨面不用愁,“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生活已成为现实。
眼下,莱芜市聘请省城市规划专家来村考察,已确定该村莱麻路以北的大片土地划为经济开发区。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乘东风,进一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全村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一个新型的桑园村就要展现在鹏山脚下。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