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青岛市 > 胶州市 > 中云街道 > 西宋戈庄村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中云街道西宋戈庄村概况

[移动版]

西宋戈庄村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相传胶州建城后贸易兴隆,穷苦人无钱进城,遂在城外定居做买卖,以宋姓为早,故名宋戈庄。解放后分为三村,此村在西,简称西宋。

政区人口

西宋戈庄村位于胶州市兰州西路城乡结合部、中云街道办事处驻地西1.5公里处,东依胶州市区,与东宋戈庄村相接,西接黄埠岭村与东辛置村,南靠南北两个卧龙,北邻中宋戈庄村,隶属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辖区总面积72.6公顷,其中二、三产业占地49公顷。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村庄经济的发展,村庄土地逐步被城市建设征用和西宋村工商企业利用,使农村户口单一的村落,涌入了大量外乡迁来人口。2005年,全村有267户,826人,无可耕地。

经济状况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食不裹腹,生活贫困。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城建设和村庄发展二、三产业用地,耕地逐年减少。到2000年底,全村已无土地耕种。

西宋村的工业比较发达。1976年,成立第一家村办企业——西宋镀锌厂,从业人员12人,收入不足1万元。1989年后,“发展工业,强村富民”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共识,先后建起西宋木器厂、塑料厂、布鞋厂、玻璃钢厂、日得机械厂、恒温设备厂、机械配件厂等大小企业40多家。在改革开放中,咬紧外向拉动,发展经济不放松,1997年2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并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青岛中美家具有限公司。之后,又相继引进了青岛韩民制衣有限公司、韩国企业株式会社、青岛元琢木业有限公司、青岛永吉皮衣有限公司、青岛晨立制衣有限公司、青岛琶摩斯家具有限公司、青岛伟利制帽有限公司、青岛发辉木家具有限公司8家外资企业。2005年底,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近3000人,年创利税3000多万元。

西宋村历来以第三产业为生。历史上就有经商的优良传统。1989年,抓住机遇使胶州市唯一一家肉类批发市场落户西宋。又投资10万元,建起屠宰加工厂,使围绕市场经商的户数达到40家,建饭店4处,小百货7家和停车场一处。1993年12月,建成占地40亩的山东省唯一一个猪肉批发市场。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到40多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1996年5月,又投资260多万元,安装了整机扒皮机械,使市场交易额突破1个亿。1992年5月,大力支持办事处建设胶州商城。1993年正式启用后,村在此经商的户数达到60多家。1997年,投资5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200亩的西宋村第一钢材市场,使经商业户达到160多家。2003年5月,第二钢材市场的建立,又吸引经商业户20多家。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00多人,实现总产值1.2亿元。至2005年,累计引进外资企业9家,引进内资企业40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多户,从业人员近60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26 亿元,村级可支配财力520 万元,人均收入7646元。

村居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住宅均为平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住房逐步改善。1993年规划建设了二层楼小区,截止到目前共建设二层楼256套。并对村庄所有道路、胡同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先后投资近400万元。使街巷路面平坦,雨、污水排泄流畅。有兰州西路、泰州路、徐州路、亳州路四条连接市内与境外的要道穿村而过,距同三高速公路入口仅2公里,距环海高速公路约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社会事业 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建国后,逐步重视对群众进行文化科技知识教育,使群众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逐步摆脱愚昧落后的思想状态。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为50%。1988年,村成立幼儿园,又逐步完善园内教学及活动设施,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现全村共有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26人,填补了西宋村历史上无大学毕业生的空白。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委加强村民文化大院建设。建起了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健身场所,购置了价值8万多元的多功能健身器、乒乓球台等器材。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庄精神文明建设。1996年,为村民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1年,实行了面粉定期定量供应制度、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制度、年终福利制度、独生子女备用金制度。2003年,为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深入有效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创“三户”(双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群众以争做“文明村民”、“文明家庭”为荣。连续多年名列胶州市前“二十强”。

联系电话:86-0532-87270060

传 真:86-0532-8727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