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位于寿光市西南部,北距市区6公里,土地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行政村78个,是全国大棚蔬菜的发祥地。先后荣获“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东省旅游强乡镇荣誉称号,三元朱村注册的“乐义蔬菜”被评为中国首件蔬菜类驰名商标。2015年,全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53万元,同比增长15.6%,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工 业】 5年间,以工业项目建设、转型升级为重点,保持全街道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量质提升”,主要指标增幅稳定。一是先后将15个招商引资过2亿元的项目安排到寿北园区建设和发展。其中,2011—2015年共引进12个项目,分别是投资5.6亿元的康盛机电项目、投资4.5亿元的玉晶镜业玻璃深加工项目、投资3.1亿元的昊德高档家具项目、投资2.2亿元的焦亚硫酸钠项目、投资3.2亿元的无水亚硫酸钠项目、投资2.1亿元的甲基丙磺酸项目、投资6亿元的游艇护舷项目、投资11亿元的鑫盛石油机械项目、投资5.4亿元的硝酸磷铵钾项目、投资30亿元的焦亚硫酸钠项目、投资3.8亿元的山东鸿越石油装备项目;2015年引进3个项目,分别是投资15亿元年产80万吨csp坤健储能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办公楼、路面硬化于2015年10月完工启用,3个车间预计2016年10月建成投产;由烟台港集团投资2.6亿元建设的鸣远物流项目,该项目停车场已完工,西调楼、研发楼、2个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2月建成投产;投资3.8亿元的山东正德机械装备项目,盘活闲置的康盛机电项目,实现二次招商;投资2.1亿元的年产1万吨高阻隔粮食筒仓膜、青储膜项目,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
二是“腾笼换鸟”,抓好辖区内工业建设与发展,使原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变为低碳、高效、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011年,投资3亿元的巨能箱式变压器项目在孙家集街道建成投产,年产值35640万元,利税3000万元。2012年,投资1.1亿元的华源热力项目在孙家集街道建成投产,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1250万元。2013—2015年,天然气母站、宝利隆、实华加气门站、粮食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先后建成运营。5年间,共淘汰关闭高耗能、高排放企业6家。
【农 业】 2011—2015年,以保持农业传统优势为重点,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培养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乐义”集团为龙头,走“品牌兴农”的发展之路,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培育世纪三元、金鹏现代、三元农业、信义果蔬等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农户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其中,信义果蔬于2011年6月建成,年收入1200万元。
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5年间,以大西环为中心的万亩现代农业生态园已初具规模,2011年6月投资68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齐民现代农业生态园,于10月完成有机蔬菜大棚区建设,建成蔬菜大棚114个。先后在泽科村规划新建反季节樱桃园,在后胡营村新建鲁广利畜牧等10个涉农基地,农业园区建设档次不断提升,其中投资3200万元的反季节樱桃园基地一期已建成,于2012年投入运用,年创收入220万。2013年,在泽科村新建菌禾生物农业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已投产,年可处理垃圾2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
发展粮食种植业。辖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5年来围绕粮食增产增效,贯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逐年稳产高产。
【服务业】 发展物流业。2011—2015年,先后在孙家集街道寿尧路两侧建设尔多物流、杰达物流;在南环路西庄子村前建设亚亨农产品物流等项目。其中,杰达物流项目,占地总面积70亩,包括调度服务中心和全自动检测线两部分,调度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已于2015年10月建成,主要用于物流配送和调度,机动车检测综合服务,部分沿街商铺用于出租;三位一体(机动车辆环保检测、年审检测和挂牌)全自动检测线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建成后可为寿光南部和昌乐北部、青州东北部的车主提供车辆上牌和年审服务。
发展旅游事业。一是整合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2011年始,借力三元朱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发展农家乐,2015年共接待参观游客约12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25万元。借助弥河流经辖区的优势,高标准打造滨河湿地观光带,至2015年南环路以北段已全面建成,南环路以南段正在进行高标准绿化。2014年,在寿尧路西岳寺李村建成大自然渔业生态园,其中高档日本锦鲤养殖观赏项目已投入运营,年实现经济效益360万元。2015年4月,举办德旭樱桃、戴威草莓首届文化旅游采摘节,时间30天,游客高峰时每天达500人,共创收20余万元。12月,开始建设金海湾自行车主题公园,打造绿色生态水利景观,使其成为孙家集旅游发展的新亮点,计划2016年春季建成投用。
二是利用辖区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旅游项目。呙宋台村的“宋台神釜”和边线王村的古文化遗址,据考证多属大汶口和龙山文化,历史悠久,保存相对完整。张家寨子村有一株直径1.8米的银杏树,据考证系明代以前栽植,“银杏承云”被誉为寿光“新八景”之一。三元朱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绿色蔬菜文化吸引全国各界人士到此观光。2014年,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陈少敏纪念馆建成开馆。该馆分上下2层,建有6个展厅, 全面展示陈少敏爱党爱国、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内容分为走上革命道路、中原抗战建奇功、迎接全国解放、风范永存4个章节,共陈列珍贵文物100余件、图片资料300多幅(件)。2014年5月,寿光市青少年德育宫建成投用,总投资1300万元,使用面积4200平方米,前面有5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该德育宫分上下2层, 建有活动室、图书室等。德育宫内容丰富多彩,设有党的光辉历程篇、双百人物篇、中华民族孝文化篇、寿光骄傲篇4个展区、264个版面。先后从国家档案馆、省档案馆和全市、省内以及全国征集大量丰富的文史资料,分中共党史、双百人物(建国前100名英雄、建国后100名英模)、新旧二十四孝,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的重要模范人物等4大主题板块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图文和展柜展示、场景复原、音像播放、体感翻书、互动体验等新颖有效的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另外,寿光市唯一一座地中山脉——静山坐落在孙家集村与西马家村之间,高出地面仅0.35米,成为寿光一个独特景观。2004年在寿尧路西、弥河北岸建成的人工湖碧波荡漾,与缓慢流淌的弥河水相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以上多个观光景点构筑以古文化为底蕴,红色为主线,绿色为主题,新农村建设为亮点,串联东西、纵贯南北的大旅游格局。
【镇村建设】 实施街区建设。2012年,投资3000多万元对街区进行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改造,包括美化、绿化,道路两边安装LED灯、中华灯、霓虹灯进行亮化,人行道铺装大理石达到高标准硬化,门店装饰美化,以及完成供电、供排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00万元,在南环路与寿尧路交叉大路口新建渠化岛,同时规划新建小游园1处。2013年,投资1.23亿元,在孙家集、胡营各开发商业综合体1处,进一步提升城市南大门的整体文明形象。
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2011年始,实施土地挂钩试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营子社区、周家社区、范于社区。启动后胡村、胡一村旧村改造,至2015年胡一村共建设公寓楼5栋、后胡村共建设公寓楼6栋。2012年,投资0.54亿元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的静山花园;2013年,在孙家集街区南环路以南投资2.6亿元建设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的绿源小区;在胡营大路口东投资1.04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的胡营新苑;在胡营大路口东投资3.2亿元建设占地面积9.33万平方米的嘉和名苑。是年,按照社区发展特点和农村城镇化要求,将全街道规划为6大社区,分别是孙集社区、胡营社区、三元社区、大李社区、站场社区、圣湖社区;11个集中居住片区,分别是孙集组团、胡营片区、滨河社区、站场片区、三元朱社区、边线王社区、圣湖组团、大李社区、岳寺社区、一甲社区、钓鱼台社区。对临近寿光城区的村庄,通过土地挂钩,对闲置地块进行开发。2014年,在胡营社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的盛景华墅,总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2015年,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占地1166亩的马疃组团城中村改造暨泰晤士小镇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8栋公寓楼,安置居民210户,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1始,稳妥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建设天然气母站,到2015年完成镇区以南至三元朱村的管道铺设,预计11个村的群众2016年底能用上环保卫生的天然气。2012年始,借助村级道路网化工程,镇村先后投资940万元对涉及31个村的86条道路进行硬化及维修,对长期破损的道路进行维修改造,至2015年全面完成改造,解决村级断头路问题,群众出行更加方便。2011—2014年,先后顺利完成78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改善农村群众饮水条件。2015年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600万元实施胡一村、潘家村等9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年底基本完工,同时结合春季绿化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环境同步提升。
发展教育事业。2011—2015年,先后投资5000万元新建胡营小学、孙集一中学生公寓楼及综合实验楼、胡营幼儿园、乐义实验小学。2014年,投资300万元先后完成中心小学、西屯小学、马疃小学等11处学校的用电线路改造工程。2015年,投资110万元完成孙集二中、银杏小学、大李小学等3处学校的旱厕改造和孙集一中餐厅改造工程,有效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是年底,全街道共有中学2处,在校学生2192人;小学11处,在校学生2841人;公办(集体办)幼儿园8处,民办办幼儿园3处。
发展文化事业。2011—2015年,先后在各村共建设小广场70个;庄户剧团由2011年的15个发展到50个;农家书屋数量由2011年的35个实现区域全覆盖。78个村都根据村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2014年始,结合儒学讲堂,街道每周开展“周末群众大舞台”,每年夏季举办“文明之夏”,每年举办一次为期6天的“群众文化艺术节”,从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包容、健康的文化氛围。
发展卫生计生事业。2011年始,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对78个村的计生服务室进行高标准配备,对全街道26处村级卫生所进行达标改造,群众就医环境、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至2015年,全街道共有卫生院1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1名;有村卫生所36处,乡村医生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