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兖州区 > 酒仙桥街道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概况

[移动版]

兖州市酒仙桥街道成立于2008年6月。地处兖州市东部,境内三有条河流,分别是泗河、小沂河、府河,面积11.3平方公里。2012年,辖13个行政村,6个社区。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32899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21285人,城镇化率65%。

2014年,酒仙桥街道围绕市委“提升年、显效年”的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四个“更加”的具体要求,紧扣“生态东城”的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城乡建设、现代农业、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民生事业、机关效能“七大突破”,奋马扬鞭,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突破现代服务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提升显效。围绕兴隆文化园建成开园,完善配套交通、酒店、娱乐等服务设施,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强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融入精品旅游线路,彰显兖州独特的旅游品牌。搞好青莲阁保护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搞好文化产品挖掘开发,培育一批传媒演艺、文化创意等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紧跟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着眼消费热点,加快发展养老、健康等新型服务业态。

(二)突破城乡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上提升显效。一方面,加速对接融合。抓住融入济宁都市区的机遇,配合做好济宁北二环东延,府河、泗河连接任城、高新区的快速通道规划,科学搞好泗河以东规划建设,打造东南生态新区。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内涵。配合区政府做好泗河景观带规划建设、文化东路改造、滨河路南延、府河防渗改造工程,重拾历史记忆,保护文物遗存,充分展现兖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突破现代农业,在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上提升显效。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依法流转,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提升工程,创建更多基地型、集团化、链条式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搞好房屋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加强农机农艺配套,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快农机更新换代。实施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培育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突破文化建设,在增强发展软实力上提升显效。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大教育”、文明行为“大劝导”和五城同创“大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普及工程”,把传统美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到“四德”教育之中,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突出“细节文明建设”,努力营造“人人讲秩序、处处讲文明、事事讲礼仪”的社会氛围。

(五)突破生态建设,在打造优美宜居家园上提升显效。继续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区”,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坚决取缔露天粉煤灰厂和城区燃煤小锅炉,全面推行清洁能源,加强秸秆禁烧专项治理。继续推进老城扩绿、滨河配绿、沿路植绿、庭院透绿,年内林木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3%和42%。

(六)突破民生事业,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提升显效。让居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让群众生活有更好的保障。继续提高低保救助、新农合补贴标准,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95元,增加城乡低保家庭80-99岁老人养老补助,抓好困难群体社会救助。让群众有更和谐的社会环境。学习借鉴“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继续完善社区自管会建设。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七)突破机关效能,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提升显效。一是锐意进取,开拓进取。准确把握改革精神,既要保持一往无前的锐气,打破惯性思维的禁锢,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又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干打基础、立长远的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二是转变职能,高效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深化干部驻村入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更加接地气、合民意。三是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继续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贯彻落实“十条禁令”、“七个一律”和“八个不准”,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