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新村位于石湖荡镇北部,东与新姚村接壤,南至石湖荡集镇市河港与新源村为界,西至青松港与青浦区小蒸交界,北临泖河与小昆山镇大德村隔江相望。
村以泖河命名,有汤家栅、张村浜、旺泗泾、南栅、施古浜、石泉、湖荡(集镇东西二头)等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83平方公里,耕田面积262公顷,粮食单产7500公斤,2006年,全村有1001户,2743人,境内有沪杭高速和松蒸公路横贯村中部。
1949年5月,松江解放后,废除民国时保甲制,建村政权组织。湖荡自然村建古松村,石泉、施古浜、南栅、旺泗泾等四个自然村建旺石村,栅里、张村浜建红星村。隶石湖区古松乡。
1953年5月,各村成立互助生产合作组。1954年7月,旺石、古松村的互助组合并建古松初级社,红星村建红星初级社。1956年2月转为古松和红星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12月分天昆区西南部4个小乡建古松大乡。1958年9月,古松乡建先锋人民公社,采用军队编制,公社设团,以下设营、连,古松高级社隶8营,设3个连;红星高级公社隶1营,设3个连。同年12月,先锋人民公社易名为古松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消军队编制,以原高级社命名为生产大队作基本核算单位。古松大队辖东栅、牌楼、古松、东候、泖口、西石、东石、北石、南栅、北栅、旺泗泾等12个生产队,共有400多户1700多人,耕田面积3400亩;红星大队辖张家宅、吴家段、夏家埭、褚家埭、钱家埭、蒋家埭、河西、西泖塔、九房、东长埭、西长埭、庙埭等有12个生产队,共有380户1600人,耕田面积2801亩。
1962年,中央“60条”精神,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文革期间,各生产大队行政机构改称革命委员会,各生产队设政治、生产和贫下中农协会三套班子。1970年1月复原一套行政机构。1981年,红星易名泖新。
1984年4月,松江县实施政社分设,古松公社增设古松乡,各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为村民小组。2004年5月,撤古松、泖新村,建泖新村。
泖新村传统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二麦、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根据农户需要种植,一般很少出售。1966年大面积试种棉花,原古松大队种植250亩,原红星大队种植300亩,单产皮棉(去籽)70公斤,1994年停种。
1969年创办工业,原古松大队成立五匠组,职工40人,当时评工记分。1971年办机电修配厂,以后相继创办水泥预制品、景泰兰等厂。1972年,职工有60人,完成总产值35万元,税利7万元。1982年,有职工110人,完成总产值85万元,税利18万元。1991年有职工160人,完成总产值140万元,利润26.5万元。
1970年,原红星大队先办机电修配厂,以后相继创办柳条、服装、玻璃、拉丝、景泰兰、瓦楞纸、松航等厂。1982年,共有职工120人,完成总产值50万元,税利12万元,1991年,有职工210人,完成总产值200万元,税利55万元。1997年,原古松、泖新村办企业改制时,大部分企业已停产和歇业,原有厂房租赁,松航被转制为民营“宏运科技厂”。
1954年,发展家庭副业,基本每户有织草包设备。1968年,发展棒针编结,由生产大队统一管理和收发,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增加家庭经济收入。1959年,生产大队和各生产队办集体养猪场,当年,共圈养母猪51头,肉猪566头。1965年,共圈养母猪75头,肉猪630头。1975年,共圈养母猪85头,肉猪810头。1971年,原古松大队12个生产队集体饲养蛋鸭共1500羽,肉鸡500羽。原红星大队创办水产养殖场,养殖淡水鱼,河蚌(蚌珠)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养殖业停止。2006年,全村发展6个专业养殖户,饲养蛋鸭1万余羽,母猪250头,公猪10头。
1982年,农民开始翻建楼房,1987年为翻建高峰,1994年,全村基本上完成翻建,人均住房从8平房米增加了20多平立米。
1983年到2006年全村共修建25条,总长12.5公里,其中沙石路2条2公里,水泥路8条4公里。柏油路15条6.5公里。
1983年,原古松村就近乡水厂的6个生产队率先饮用自来水。1988年,原泖新村建成自来水厂,村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1995年起,装接家庭电话,到2002年基本普及。
1997年,有线电视线路率先进入近镇古松村,有80多户家庭收看有线电视。2001年,有线电视“村村通”后,入户率逐年增加,到2006年,全村有80%以上家庭收看有线电视。
1998年,原泖新村改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000年,原古松村改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内设电视机、阅览室和健身器材等。
2006年,村、组集体经营收入401.55万元,家庭经营总收入2746.95万元,可分配净收入总额1453.4万元(其中农民务工收入802.8万元),人均分配9016元,劳均14804元。年内享受农保退休351人,小城镇保险退休135人。
2003年,原古松、泖新村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04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整洁达标村”,2005年,获区“五好党支部”,2006年,获市“村容整洁达标建设特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