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渭南市 > 潼关县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历史沿革

[移动版]

潼关商代称桃林,隶定国。

周代称“渭汭”,为畿内地,隶北虢。

春秋时潼关称桃林塞,隶晋,晋守此防秦。

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晋地三分”后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献阴晋于秦,秦改阴晋名为宁秦置县,潼关属宁秦县辖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此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渭河水运、船库,之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隶京兆尹。

王莽新政元年(9),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隶后承烈郡。

东汉时复名船司空县,隶司隶校尉部。

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县并入华阴,隶京兆尹。

后经三国、魏、晋275年均属华阴县。

北魏永熙三年(534)在今公庄村北设定城县,隶华州华山郡。

西魏时定城县并入敷西县,直至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属敷西县隶华州。

大业三年(607)改隶京兆郡,大业五年(609)改敷西县为华阴县,隶属潼关。

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名因避讳改称仙掌县,天授二年(691)分仙掌县东部设潼津县,隶虢卅;圣历二年(699)三月,改属太州(治所在今华县)。

长安二年(702)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

神龙二年(706)仙掌县复名华阴县,经五代、宋、金、元约670余年,潼关辖地均属华阴县管辖。

明洪武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管辖。

两年后改设潼关卫,属河南都司管辖。

永乐六年(1408),属中军都督府辖。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设潼关县;乾隆十三年(1748)改设潼关厅,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辖。

1913年废厅,设潼关县,属陕西关中道。

1939年属陕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大荔县)。

1947年属陕西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华县),直至解放。

1949午5月潼关解放,属渭南分区,1950年5月,属渭南专员公署。

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后,直属陕西省直辖。

1958年12月,潼关、华阴、华县、渭南四县合并为渭南大县后,设潼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恢复潼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1979年改称渭南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渭南地区撤地设市,潼关县属渭南市管辖。

2015年乡镇改革后,辖城关、太要、秦东、桐峪、代字营5镇;屯丰、庆丰、顺丰、永丰塬、老虎城、欧家城、寺角营、十里铺、四知、鑫园、西姚、瀵兴、南头、东马、上善、三泰、留翎、中军帐18个村委会,南新、吴村中心、兴隆、太要、秦王寨、港口、代字营、桐峪、安乐10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