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区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夏代为有扈氏国,治在今甘亭镇北韩村附近。

商代为崇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改扈氏国为鄠邑。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迁都咸阳后改邑置县。

秦代,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鄠县属内史管辖。

汉初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前198)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复属右扶风。

东汉,仍属右扶风。

三国时,魏置雍州三辅,下设八郡,鄠县属始平郡。

晋代,仍属始平郡。

北魏、西魏置雍州,下设七郡,鄠县属京兆郡。

北周时,雍州下设五郡一尹,鄠县属京兆尹。

隋朝设京兆、冯翊、扶风三郡,鄠县属京兆郡。

唐初,全国分为十道,鄠县辖于关内道京兆府兆都。

开元二十一(733),全国改设十五道,鄠县属京畿道。

五代,后梁时鄠县属大安府。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鄠县属京兆府。

北宋全国分为十五路,于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鄠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代,陕西分六路,鄠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六路,鄠县属奉元路。

明初陕西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下分四道,鄠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仍依明制,鄠县属西安府。

1912年,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七府,鄠县属西安府。

1914年,撤销府,全省分三道,鄠县属关中道。

1927年,撤销道,鄠县直辖于陕西省政府。

1937年,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督察区,鄠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

1949年5月21日后,鄠县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鄠县属咸阳专区。

1953年元月,鄠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

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户县设立鄠邑区,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