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榆林市 > 榆阳区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榆阳古属雍州。

商时属鬼方,西周为猃狁所辖。

春秋时为林胡、白翟地。

战国初属魏,置上郡。

秦为上郡。

汉仍置上郡,并设龟兹、鸿门、独乐三县。

三国为匈奴所据。

东晋时,初属后赵,置上郡。

后属前秦,又属后秦。

赫连勃勃建大夏国,为大夏国都统万城隶地。

北魏灭夏,置夏州。

并在原汉龟兹县设上郡,属国城。

北周时设银州,为银州州治。

后周置称浑戌。

隋开皇初改德静镇。

大业九年(613年)置德静县,属朔方郡。

唐设银州(治儒林)。

宋代为西夏地,设左厢神勇军司,监军司驻地称弥陀河。

元为延安路管辖,为米脂县地。

明初为延安府管辖,仍属米脂县。

明成化七年(1471年)设榆林卫,成化九年(1473年)榆林卫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设榆林镇。

清初,仍沿明代旧制。

雍正八年(1730年)榆林卫改设榆林府、榆林县,府治榆林县。

民国初(1913年)废府置榆林道,道治榆林县。

1933年撤销道制,1935年设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驻地榆林县。

1946年10月榆林县东南部镇川、清泉等地和横山县响水、武镇等地解放,建立镇川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川堡)。

辖镇川、盐湾、清泉、鱼河、武镇、响水6个区,42个乡。

1949年4月镇川县改设为榆林县。

同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设榆林市人民政府。

1950年4月,榆林市并入榆林县。

同时与横山、神府县相互调整区划,榆林县武镇区、响水区划予横山县,横山县河北区划予榆林县,神府县开光区、双建区划予榆林县。

1953年末辖榆林市及镇川、清泉、上盐湾、鱼河、古塔寺、青云山、安崖底、双山堡、牛家梁、孟家湾、马合、芹河、巴拉素13个区,87个乡(街),823个村,12个居民委员会。

1956年3月调整为9个区、1个直属乡。

1958年9月撤区并乡,设23个乡(镇)。

同年12月横山县并入榆林县,辖33个人民公社(乡镇)、97个生产管理区、469个生产大队。

1961年9月榆林横山分县后,榆林县辖28个人民公社,3个代政农场,下设388个生产大队,19个分场。

此后全县区划虽经数次调整,但榆林县辖域再未变动。

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了乡镇,行政村建置,辖4镇24乡,4个街道办事处,86个居民委员会,480个村民委员会,1633个自然村。

1988年9月撤销榆林县设立榆林市(县级)。

1989年7月撤榆林镇及其下属8个办事处,设榆阳乡和鼓楼、新明楼、上郡路、青山路4个街道办事处(乡级)。

1999年末全市辖10个镇、18个乡、4个街道。

2000年6月撤销榆林市设榆阳区,榆林地区改设为榆林市,榆阳区隶属榆林市。

2001年12月辖12个镇、12个乡、4个街道。

2003年3月增设崇文路、航宇路、驼峰路3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撤销安崖镇与大河塔乡合并设立大河塔镇;撤销刘千河乡与青云乡合并设立青云镇;撤销余兴庄乡与古塔乡合并设立古塔镇。

2000年7月,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