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西邻翼城、降县,南接垣曲,东和土沃乡搭界,北与龙港镇相连,总面积239平方公里,原辖22个建制村。2001年,原下川乡并入该镇后辖28个建制村。2002年撤并村组,原上凹村,小河湾村并入中村村,李家坡村并入上阁村,北山村并入张马村,小南坡村并入冶内村,涧河村并入白华村,柳沟村并入南河村。2003年,辖21个建制村,113个村民小组,104个自然庄,5251户,14919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9人。耕地面积1301公顷。镇政府驻地中村村,距县城35公里,是沁水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
境内资源丰富。地上有森林面积1.59万公顷,占全县森林面积的15.47%,占全镇总面积的66.7%。地下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采煤、冶炼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八年(1743)创建的《石沟河庙碑记》就记载:境内石沟河建有“公顺号”、“永盛号”“三合号”、“协盛号”4家冶铸企业。道光二十五年(1845)发展到15家。其中:下峪村的“德和兴”、“世兴诚”、冶内探花沟的吉义兴等炉号,都有方炉(炼生铁)、炒炉(炼熟铁)、条炉(锻造)、货炉(翻炒)整套生产设备,翻炒铸造的产品有民用各种铁锅、铁盆、铁勺、铁犁铧等。
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在境内建成有中村煤矿、中村铁厂、中村水泥厂等企业。改革开放后,以煤炭、生铁、建材为主的乡村企业逐渐兴起。2003年,境内有煤矿10座,冶炼企业7个,建材企业1个。重点企业有北庄煤矿、宋庄煤矿、下峪煤矿、西庄煤矿、中冶煤矿、北庄白灰厂、兴隆冶炼有限公司、预制厂等,成为全县重工业集中区。年产原煤45万吨、煤焦2万吨、铁矿石2万吨、生铁5万吨、白灰2万吨、水泥预制构件2800立方米、砖35万块。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75%。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9元,是1986年的5.75倍。境内交通方便,气候凉爽。省道沁东公路跨越而过,县道定中线、翼中线、旅游公路中下线、下舜线贯穿全镇、村通油(水泥)路8条,50.1公里。年平均气温8.8℃,无霜期145——170天,农作物只能一年一作,主要品种有玉米、谷子、小麦、山药等。
沁水县撤销樊村河乡,整建制并入龙港镇。以原樊村河乡和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新建西街1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