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为戎狄所居。
春秋、战国为楼烦族人游牧地,战国末期,赵国置雁门郡,治善无(今右卫镇)。
秦置善无县,属雁门郡。
西汉添置中陵县,王莽新朝雁门改为填狄,善无改为阴馆,中陵改为遮害。
东汉初恢复原郡县名称,建武二十七年(51)雁门郡治南迁,属定襄郡,治善无。
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多为鲜卑族人游牧地。
北朝北魏为畿内地,置善无郡善无县(郡县同治),初属司州,后属恒州。
北朝东魏为柔然族(蠕蠕)游牧地。
北朝北齐、北周属朔州广安郡。
隋朝属马邑郡善阳县(治所在今朔城)。
唐属云州云中县(治所在今大同市),天宝年间置静边军。
五代后唐属云州,后晋割让给契丹(后称辽)。
辽、金属大同府云中县。
元代属大同路大同县(治大同市)。
明设右卫、玉林卫和威远卫,为军民共辖的实土卫所,属大同行都司(治大同市)。
清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撤销右卫、玉林卫、威远卫置右玉县,府、县同治右玉城。
民国废府留县,初属雁门道,后直属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了县城及交通要道沿线,山区由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和右清县抗日民主政府辖东北部山区,后合并为右玉县抗日民主政府,右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右山怀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辖东南部山区,右平县抗日民主政府辖西南部山区。
这些县级政府初属晋绥边区十一专署,后改为五专署,1945年8月,人民民主政府迁入右玉城,辖全境。
1949年9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
1953年9月,东南部48个自然村划归山阴县,辖城关1镇,47个乡。
1958年11月,并入左云县。
1961年4月,恢复县制。
1972年11月,县城由右玉城迁到梁家油坊。
1993年划归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