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社区的前身是梅硐共和街、梅硐街道等称呼,设街道居委会。2008年,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由原来的梅硐街道居委会更名为回龙社区居委会。 原来梅硐街道实际上只有两条街,一是广义上的河坝街,以拱桥儿为界:拱桥儿以北直至万年缸、上场口、草鞋市;一条是拱桥儿以南直至合面田、白糕山、慈竹坳统称为白糕山街。白糕山底下有一河流,上游牛鼻子,下游洗马沱,之间有一个浅滩被一河坝分隔,实际上又成了两个滩。
据说,每逢涨大水时,水冲西边那个滩,共和街生意就要好点,如果水冲东面这个滩,白糕山生意就好点,而且非常灵验。 2006年,根据城镇发展步伐的加快,民政局对全县乡镇原来的街道要求重新命名。由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召开了梅硐镇社会知名人士专题讨论座谈会,大家建言献策,针对梅硐镇所有街道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发展前景、文化内涵进行命名。
此次命名三路一街,即: (一)石林路:从林业站起穿越泽鸿广场至蒋家兵门口止,这条路的主要含义是,凡外地游客到兴文县石海旅游必经之路而命名; (二)滨河路:从刘怀中房屋侧边起至新中心卫生院止,这条路的含义是,因滨河路是新开发区,顺梅硐河而建命名; (三)回龙古街:从河坝街起绕农贸市场万年缸直上草鞋市穿越上场口止,这条街的含义是,要保留回龙老街的陈旧古迹和古老风貌而命名; (四)迎宾路:从拱桥儿起一直走白糕山至慈竹坳止,这条路的含义是,游客到西部竹石林的必经之路而命名。
后来被环城路取代。 此次街路命名,由乡镇命名,县政府审批,经批准后,街路名称才具法律效力。 (五)蒲村坝街:这条街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是石陇村1社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把环城路作为发展依托新打造出来的,占地面积1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