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镇位于合江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5°32´,北纬28°27´---29°01´之间,东与江津塘河镇毗邻,南面与甘雨镇、榕山镇连接,西与榕山镇接壤,北面与江津石蟆镇交界,距合江县城23.8公里,距重庆市区85.6公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合渝路、合福路、合溪路、宜泸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合江陆上出川入渝,进入佛宝风景区(含福宝、自怀两片)的交通枢纽地和口岸乡镇。目前,到重庆市区车程1.5个小时,宜泸渝高速通车后车程1个小时。是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有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江西会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施公馆、江西会馆、邓氏宗祠、古街道,邓氏古墓群、古庙宇等。全镇面积73.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4个居民小组,149个农业合作社。全镇总人口3.8万人,非农业人口1754人,城镇常住人口3200人,有劳动力2.8万人,常年劳务输出9200人以上。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白鹿镇自然资源丰富,内多为浅丘,海拔高度200-55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无霜期长达345天。白鹿镇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藕、豆类、柑桔、荔枝、真龙柚、佛手、茶叶、花椒、竹木等。境内有大小河溪12条,有天然气井14口,森林覆盖率54%以上。白鹿镇农业基础深厚,目前有速生桉基地30000亩,台湾桤木基地10000亩、真龙柚基地5000亩、水藕基地2500亩、藤菜制种基地1000余亩,旺达养殖场是合江第二大生猪养殖基地,淡水养鱼产量占合江市场的半壁河山。白鹿镇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古街建筑群江西会馆、施公馆、邓家祠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文化傩戏、牛灯、莲枪等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十分活跃;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8家,天然饮食马庙河鱼名扬省内外,百合土鸡汤在中央2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绿壳鸡蛋远销北京、台湾等地,特色旅游商品葛根面供不应求。
人口总人口40562人,其中农业人口34998人。
经济发展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61474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8:27:45。预计到2016年底,全镇生产总值406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0万元,工业产值6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3万元。
第一产业: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重庆这一特大市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以鲜花、有机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经济林、规模养殖等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一年四季观花赏果、采摘体验、民风民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重要目的地。
第二产业:依托临港工业园区、金桂工业小区,大力招商引资,力增在飞地工业发展方面求突破,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充分发挥白鹿镇在外成功人士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总部经济。同时,大力发展以手工葛根面、绿壳鸡蛋、百合等特色品牌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依托自身良好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建成合江东线旅游集散地。同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加快建设为合江东部商贸物流重点镇。
社会状况
近年来,白鹿镇先后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市级依法治理示范镇、全县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镇中学连续两年名列全县乡镇中学考核一等奖第一名,镇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誉为“乡镇卫生院的一面旗帜”。
乡镇建设 完善集镇规划建设,规范场镇卫生和建设秩序,通过马庙河提水、楠木林水库改造等方式千方百计解决场镇饮水问题;抓好古街资源保护与开发,正在进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逐步增强中心场镇发展的张力。
文化体育建成了3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室,新建了篮球场、门球场及室外体育健身场等服务居民的配套设施。
教育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办学条件不断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各中小学课堂改革成果显著,白鹿成为全市仅有的2个全镇整体推进课改的乡镇;镇中学成为泸州市基层教育和课改的一张名片,连续两年获得全县乡镇中学考核一等奖并成为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先进学校,在近期完成校园内“钉子户”的搬迁后,镇中学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医疗卫生 白鹿卫生院成功升格为合江县中医医院白鹿分院,康复中心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得到广泛认同。新建成两个农村幸福院和两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成功申报成为全市养老改革试点镇,并作为全市的样板。
名胜古迹
白鹿镇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古街建筑群江西会馆、施公馆、邓家祠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文化傩戏、牛灯、莲枪等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