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年间建玉皇庙,清光绪十九年重建。
清乾隆五十五年于苏家河畔兴场,名“苏河场”。
清光绪五年于红棺材兴场,名“红昕场”,取“生意兴隆,像即将升起的太阳”之意。
清末民初,三台县境设4路28乡。
玉皇庙、红棺材属西路娄金乡(驻红昕场)管辖,苏河场属西路魁金乡(驻苏河场)管辖。
民国9年,川战迭起,各地加强团练组织,各乡设乡团练,设团练办事处。
分娄金乡为上、中、下三乡,上乡驻红昕场、中乡驻玉皇庙、下乡驻八洞镇;分魁金乡为上、下乡,上乡驻苏河场,下乡驻云龙镇(今云同乡)。
民国14年,玉皇庙兴场,名“玉京场”。
是年,改团练为团甲,分别置红昕场、玉皇庙、苏河场为团甲公所。
民国24年,以团甲为基础分别设玉皇庙联保、红昕场联保、苏河场联保。
民国29年3月,奉行“新县制”,改设为玉皇乡、红昕乡、苏河乡。
1951年,完成土地改革,进行民主建政。
仍设红昕、玉皇、苏河三乡,并从苏河乡分设新乐乡。
1952年8月,从玉皇乡分设建平乡(驻今银湾村),取“建设新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之意。
1956年,玉皇乡与建平乡合并,因“合并”二字谐音,取名和平乡;红昕乡更名红星乡。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期,各乡分别改为和平公社、红星公社、苏河公社、新乐公社。
1967年文革初期,改苏河公社为前锋公社,取“向前冲锋”之意。
1981年10月,地名普查,“和平”因重名而复名建平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复改为建平乡、红星乡、前锋乡,属乐安区,新乐乡属刘营区。
1992年9月,建平、前锋、红星3乡合并设建平镇。
新乐并入刘营镇。
1995年10月,前锋办事处划出单设为前锋镇。
2019年,前锋镇、建平镇合并成立新的建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