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是华北平原上最古老的县之一。
古书有载“潞水绕其左,浑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层峦叠嶂,南窥潭海而万物朝宗。
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地缘优势显著。
昔号雍阳,古人云: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
雍奴县城在雍奴大泽之北,故称“雍阳”。
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人们就在这里生产、放牧。
战国时期,武清县有广袤千里的雍奴薮,属燕国管辖,“有鱼、盐、枣、栗之饶”。
燕人在今豆张庄镇青坨村西筑长城,绵延百里,至今有迹可寻。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设置泉州、雍奴二县,属渔阳郡。
泉州县城遗址在今黄庄街道城上村北,雍奴县城在今崔黄口镇大宫城村东侧。
雍奴县范围大体在今运河以东,渤海湾以北,香河、宝坻以南的广大地区。
三国时(公元220-265年)属魏国,因汉制。
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国,属燕国。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县并入雍奴县,属渔阳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为幽州,雍奴县属之。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涿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更涿郡为幽州,雍奴县属之。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朝廷规划区域,把全国一百多个不稳定的县重新命名,幽州改为范阳郡,雍奴县更名武清县。
据《郡县释名》中解释:“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也”。
五代十国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仍承唐制。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7年)将燕云十六州割于契丹(辽)。
辽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为南京道幽州都府武清县。
辽保大二年(1122年)入于金,属河北东路析津府。
金天会元年(1123年)入于宋,属析津府。
宋宣和七年(1125年)复入金,属析津府。
金贞元元年(1153年)析津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府。
元至元八年(1271年)建都大都(今北京)后,改属大都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置北直隶北平府,武清县属之。
是年因避水患县治所迁于故城(泗村店镇旧县村西十二里),元卫帅府镇抚衙,今武清城关。
永乐元年(1403年)更北平府为顺天府,武清县属之。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隶天津州。
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通州。
雍正六年(1728年)改隶顺天府。
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武清县属之。
1945年属河北省。
1948年12月19日全境解放,属冀中第十分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0年11月,县人民政府驻地从武清城关迁至杨村。
1958年10月安次县并入。
1961年6月安次、武清复原制。
1973年划归天津市管辖。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更名为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