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1955年12月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修建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1956年破土动工,1964年竣工并正式开放。纪念馆位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区南部的松鹤山上。坐西朝东,地势高敞,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馆区内松柏苍翠,建筑古朴,与历史文化名城格调合谐,相映成辉。走进大门拾阶而上,依山就势的98级台阶,寓意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九一八”国难,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随着台阶的逐步升高,一种崇敬、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通过长达百米的宽阔甬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纪念碑主体展现在眼前。两层碑栏之上,矗立着由花岗岩砌筑、高达3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出自建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同一批能工巧匠之手。碑身正面……[详细]
洪麟阁故居
  遵化市地北头村是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的家乡,也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率部起义的基地。地北头村位于遵化市境南端,距县城30公里,是满、汉两族共同居住的村落。1902年洪麟阁诞生在村东一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里。1985年9月,地北头镇党委政府投资50万元对洪麟阁故居进行修缮,于门外右侧树牌坊一面,上 书-“冀东抗联副司令员洪麟阁烈士故居。一九三八年抗日大暴-动-地北头起义地址”,用以表彰忠烈,激励后人,永志纪念。故居占地533平方米,拥有三间瓦房,二道门楼,第一道门楼前有一影壁。屋内青砖漫地,设有展厅,展有烈士遗物8件,展品30件。故居于2010年6月中旬向社会开放。洪麟阁原名洪占勋,又名洪冲霄,满族人。他从小博览群书,立下“纾国难,解民忧”的大志。1921年至1924年期……[详细]
高蠡暴动纪念馆
  高蠡暴-动纪念馆座落在高阳县城东南15公里西演镇北辛庄村南,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阳县位于冀中平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本世纪30年代初的高阳、蠡县地区,正处在社会大动荡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地主、资本家的盘剥,加上天灾-,使广大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32年8月27日,高阳、蠡县一带的农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属特委的直接领导下,掀起了一场震撼华北、影响全国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队伍从蠡县的宋家庄至高阳县的北辛庄间,途经20多个村庄,打击-武装,解救贫苦百姓,所到之处劳苦大众纷纷响应和支持。暴-动队伍攻占了北辛庄后,经过整编,正式成立了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有3000余人,长短枪120支,并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极大地振……[详细]
秦皇岛烈士陵园
  秦皇岛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山海关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82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秦皇岛爆发了京奉铁路大罢工;76年前,这里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64年前,英勇的人民军队组织了山海关阻击战;61年前,以辽沈战役胜利为契机,解放军摧枯拉朽逐穷寇……在秦皇岛这块热土上,长眠着3860名革命烈士,他们在保卫家乡、抗击外侵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是共和国永远的英雄,是后辈不能忘记的恩人。然而,他们有的至今还散葬在秦市农村,有的牺牲在外地找不到尸骨,秦市现有的4座烈士陵园也设施简陋并年久失修。2008年秦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誉峰带领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全市烈士墓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全市目前虽有烈士陵园4座,但大都修建于解放初期,普遍存在破损严重、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绿化美化档次低等现象。烈士纪念建……[详细]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衡水市故城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建国镇霍庄村,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夏津县隔京杭运河相望。南、西与邢台市清河县接壤,距省会石家庄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区委员会、衡水地区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东人民政府拨款,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在原祖杨公社霍庄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当时隶属山东省。1964年行政区划后,归河北省故城县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区行署、故城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园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门厅宽3.9米,高3.1米,大门上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详细]
陈庄歼灭战旧址
  陈庄歼灭战旧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河北省党史教育基地,由陈庄歼灭战纪念碑、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碑、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群、贺龙指挥部、孙毅(原抗大二分校校长)骨灰撒放处碑和正在筹建中的陈列馆组成,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基地地处灵寿县陈庄镇横山湖旅游度假区内,东北连阜平县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西南接平山县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陈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边区政府、抗大二分校、边区公安局、粮食局、边区银行等许多后方机关驻扎在这里。陈庄歼灭战陈列馆陈展面积1400平方米,陈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陈庄歼灭战。1939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了歼灭我抗日武装力量,捣毁设在这里的党政机关,纠集日伪军1500余人……[详细]
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
  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位于大名县大名镇京府大街(育才路)43号河北大名师范学校院内,建筑占地面积4221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万余平方米,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建于1983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大名府育才路43号。基地坐标:东经114.5°,北纬36°。基地占地面积4221平方米,建有“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先生纪念碑庭,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同志雕像,原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等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题词16处。2001年4月,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命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8月,中共委、人民政府命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1923年建校,192……[详细]
江浩故居
  江浩故居是玉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玉田县城东南12公里的散水头镇北刘家桥村西侧,东距乡间油路0.5公里,北望京秦铁路10公里。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水源丰富,环境宜人。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浩生于1880年,卒于1931年,原名江文浩,是中国0早期革命活动家,0玉田县地方组织创始人,早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以后,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李大钊的帮助和影响下,从一个爱国主义革命家逐步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曾历任国民-会参议院议员,0中央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曾多次同毛泽东、-、林伯渠等革命领袖一起共同议事,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他“是一……[详细]
梅花惨案纪念馆
  梅花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市区正南20公里处的梅花镇,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华北的商业重镇。“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疯狂南侵。1937年10月11日,原国民党53军691团。在团长吕正操(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领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梅花村英勇阻击入侵日军,共打死打伤日军800多名,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0月12日夜(农历九月初九),日本侵略军占领梅花,展开血腥大-,共杀害我同胞1547人,占当时全村人口的60%,杀绝46户,烧毁房屋600多间。妇女儿童也未能幸免,村民尸体布满了大街小巷,残尸断肢随地可见,鲜血流遍了整个村镇。日寇四天三夜的烧杀-,使这里变成……[详细]
马厂炮台遗址
  马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醒目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来自一个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河北省青县马厂镇位于天津以南约60公里、青县以北约8公里处的北运河岸边,北靠津保公路,东临京福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方便。签订《辛丑条约》之后的《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在平津周围20里内,驻兵不得超过300人,所以青县马厂和天津四周的其他军事要地一样就显得至为重要。青县马厂镇自130多年前建兵营以来,始终是拱卫京津的重要军事基地,成为闻名遐迩的战略要地。据光绪、民国版《青县志》载,马厂炮台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二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调部队移驻青县马厂,建兵营、炮台于京杭大运河东西两岸。东营区环城筑墙7.5公里,设炮台9座,占地351万平方米;西营区筑墙4.5公里,设炮台5座,占地126……[详细]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位于华北明珠、中国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的雁翎队纪念馆,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0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27处。其中,保定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榜上有名。雁翎队纪念馆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它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详细]
王厂沟景区
  王厂沟景区位于河北省宽城县孟子岭乡王厂沟村,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茂密,农田密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水、田、林等多种自然景观组合良好。宛如一幅“溪涧、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画卷,犹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一般。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居民祖祖辈辈和睦相处,历史上许多人家都住“过道屋”。“过道屋”或2户或3户或4户为一个单元,生活劳作全走一道门,家家都和谐相处,为一起居住的人互相提供方便,有夜不闭户的风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庭和谐和勤劳合作的传统美德。“过道屋”在历史上属于家族院落,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已经分格开另开院门。目前,原来格局依然保存,在50多户居民中走过道屋的依然还有20多户。从整体上过道屋原貌保存完好。王厂沟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被列入承德市和河北……[详细]
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
  邢台地震纪念碑、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6年9月12日在隆尧县城奠基动工,占地面积777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1987年3月8日国务院、全国政协、国家地震局、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地震局、邢台地区行署在邢台地震纪念碑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仪式,从此向社会开放。2006年3月在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邢台市政府和隆尧县政府共同投资重修,隶属隆尧县政府,由隆尧县地震局负责具体管理。内设馆长一人、讲解员一人、管理员二人,经费来源于县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资金。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建筑面积44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五块对接结构,分中大厅、东西侧厅和东西耳厅。馆名“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鎏金大字,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所题,中大厅中央……[详细]
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坐落在昌黎县城北的五峰山半山腰平台上的韩文公祠,至今已经修复22年了。现在,那里被定名“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相继被确定为昌黎县、秦皇岛市和河北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1958年7月在乐亭县大黑坨村辟出的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和1997年8月在乐亭县城建成的李大钊纪念馆,一同成为李大钊家乡一带的李大钊重要纪念地。韩文公祠,又称韩昌黎祠,是专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建的庙宇。五峰山韩文公祠,始建于明朝末年,由时任山石道(驻守山海关的官吏)的河南虞城进士范志完主建。韩愈平生以在东汉时的辽东属国设置的昌黎郡为郡望,在北宋时被本其郡望追封为“昌黎伯”,到元末明初,昌黎县城建起一座韩文公祠,使今昌黎成为韩愈的祭祀地之一;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天,范志完到昌黎县城拜谒韩文公祠,在游览碣石山时,发……[详细]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
  喜峰口长城在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长约50公里,是明代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因历史久远且从未进行过人工修复的长城原貌而闻名。由于位置险要,这一重要关口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爆发过喜峰口战役。喜峰口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军事关隘。八十年前,国民党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并由此诞生了著名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喜峰口长城抗战开始于1933年3月9日,结束于4月13日。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进逼长城,平津危急。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中共地方组织和抗日民众的支援下,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生死搏斗,苦战七昼夜,歼敌五千,一战成名。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详细]
白求恩手术室旧址
  白求恩手术室旧址位于河间市东北32公里的卧佛堂镇屯庄村内。原名真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29年重建,1939年四月,加拿大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率医疗队,随贺龙指挥的120师转移到河间县东北齐会地区战场,地区医院就设在真武庙内,白求恩在此工作了二十八天,不但抢救了128名伤员,而且还为当地群众治病,为纪念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宏扬他那种崇高的精神,党和各级政府及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的保护和管理。1966—1967年贺龙同志曾两次派员来屯庄询问、看望当地乡亲;1975年肖华同志来此视察;1978年省文化厅对手术室进行维修,医疗室重建,建立了战地医院纪念馆;1983年10月,大门东侧树60×90cm水泥制“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制碑;1980—1985年又经历……[详细]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避暑山庄博物馆坐落在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现由避暑山庄正宫区、松鹤斋、万壑松风三组建筑组成。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同为我国清朝历史三大博物馆。馆内现设有部室12个,包括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科、展览部、宣教部、安全保卫部、文物保管部、旅游管理科、维修队、文物管理科、资料研究室、开放部。避暑山庄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闻名于世,馆藏文物以清宫宫廷御用珍宝为主,计有宫廷艺术品3万余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500家博物馆之一。现有复原陈列(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与专题展览(挂屏、钟表、瓷器、珐琅、玻璃器皿)近30个,系统的展示了东方文明史上厚重,明丽的一页,为我们感悟历史、思考人生提供了拾捡之明、积累智慧的精神享受。正宫: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康熙五……[详细]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历史陈列馆
  平山县蛟潭庄镇拦道石村距石家庄市110公里,距西柏坡45公里。从西柏坡溯滹沱河经下槐,在小觉转卸甲河而上,过蛟潭庄向北1.5公里,进入拦道石红色生态风景区,卸甲河畔的一座依山傍水的蓝顶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历史陈列馆。拦道石曾是北方分局及晋察冀边区首脑机关驻地,村内至今保留有彭真、聂荣臻、肖克、李葆华、李德仲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为了不忘历史,在李葆华、李德仲等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市县各级部门和相关专家多次前往拦道石,实地勘察,搜集史料,2005年秋开工建设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历史陈列馆,2008年5月1日主馆开放。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有3大个展厅,并设接待厅和影视厅。通过综合布展手段,以详实的实物、史料,系统展示了抗战时期,在……[详细]
鲁家峪《救国报》社旧址
  鲁家峪《救国报》社印刷厂遗址位于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北峪村北大岭上的天花庵上庙,周围树林成林。遗址的原始房屋经过翻修,东西长10米,南北宽5米,院中面积200平方米,已开放参观,2004年被唐山市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1年春,《救国报》社由娘娘庄卢各寨村搬到鲁家峪,化名“五合”。在这里,报社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社部以外的其他小组,如刻字组、印刷组则在鲁家峪东面的白园、耍儿峪、豹子峪一带活动,建立了报社的第二个根据地。后来,活动到鲁家峪西面的棒子峪、井儿峪一带,又在这里建立了第三个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发展,《救国报》社的业务、人员、机构也在逐渐扩大。《救国报》由创刊时的1000多份,增加到3000多份,后来又增加到5000份,由七日刊改为三日刊。报社的工作人员由草创时期的七八个人增加……[详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业机构。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8年6月挂牌成立,1999年10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级资格。2008年增设成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仿清园林式建筑,风格清雅别致,简明朴素,建筑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厅6个,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另有文物库房、办公楼等。馆区的绿化和建筑浑然一体,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参观环境。馆藏文物93192件,其中古代文物藏品50657件,现当……[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