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位居巢城南大门望城岗,现有烈士墓6座,烈士13位,总占地面积260.43亩。自成立以来,每年接待全市大中小学生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团员、社会各界群众及驻巢部队官兵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30000余人次,是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南山烈士陵园管理处自1994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完成了大门、台阶大道、瞻仰台和烈士纪念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台阶大道长580米,瞻仰台长98米、宽27米,水泥附道600余米,外围墙2200米。陵园内遍植苍松翠柏,四季长青,园林绿化、美化面积达到90%。 南山烈士陵园自成立以来,积极主动地搜集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资料,配备专职解说人员。每年清明节期间,积极为前来举行大型祭扫活动的社会各界群众服务,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详细]
亳州辉山烈士陵园
  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详细]
蜀山烈士陵园
  蜀山烈士陵园位于合肥西郊风景区大蜀山东麓,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1990年5月,蜀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蜀山烈士陵园也是合肥市旅游景点之一。蜀山烈士陵园的前身为安徽省烈士公园,始建于1955年。1976年3月,为了突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用,从原安徽省烈士公园中分离出一部分,成立合肥蜀山烈士陵园。蜀山烈士陵园现由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大蜀山革命公墓、悼念广场、烈士纪念碑等部分组成。安徽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642平方米,陈列着全省有代表性的从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90位烈士的光辉业绩,其中有中国0初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之子陈延年同志、人民军队……[详细]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2004年10月,位于凤台县城西北20公里处幸福沟畔的板张集村西头。绿荫环抱中的园区,拥有墓、碑、馆、亭、路、桥、门于一体。这里安葬着1948年10月为解放凤台县城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12团的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导员刘法家、班长刘会民等14位烈士,墓区南侧竖立着抗日战争胜利前参加工作牺牲于凤台境内的五位县团级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建设以来,几经扩续建,面积已达25000多平方米。北端建有一座“板张集革命历史展览馆”,三个展厅展出了凤台地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凤台巨变五个阶段的300多幅珍贵图片和数据,勾勒出了凤台县百年的历史沧桑。陵园的主碑矗立于小广场的中央。园内的碑廊立有32块碑刻,其中20尊镌刻着毛泽东、邓……[详细]
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淮南市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原淮南十八中),位于淮南市东部。北依淮水,南望舜耕,珠镶206国道,紧邻中心城区。区域内有上窑山4A级森林公园、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淮南市新四军纪念林、淮南市园艺农场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青少年教育实践和技能拓展训练的理想场所。活动中心布局科学,设计合理。教学区分为主题教育馆区和实践活动区,共有功能活动室36个,各活动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大学以上学历者占98%。师资力量雄厚,完全满足教育教学要求。活动中心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育人功能,努力形成校内校外一体两翼、互补协调的育人机制,集中体现教育实践的公益性、实践活动的趣……[详细]
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
  刘开渠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4A级风景区——相山公园内。该馆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庄重朴素,典雅气派,是既有民族风格,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两层仿古琉璃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陈展面积3200平方米,前后有六个展厅,院后是苍松翠柏环抱着的刘开渠大师陵墓。在刘老夫人程丽娜女士的支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纪念馆现共收藏陈列各类雕塑作品139件,其中刘开渠先生的雕塑作品45件,著名雕塑家王朝闻、程允贤、叶毓山等人捐赠的雕塑作品39件,其他模具、小样、教学模具等55件。收藏陈列国画、油画以及书法作品共231件,其中刘开渠先生书画作品23件,程丽娜女士的油画作品61件,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杨力舟、李铎和日本友人山宅剑龙、松本竹志的书法作品约100多件。同时还收藏陈列刘开渠先生……[详细]
田家庵发电厂
  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座落在中国大型煤电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东郊。它北依淮河,南临206国道,毗邻合徐、合淮阜高速公路和合蚌高铁及沪阜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原名淮南电厂,始建于1941年10月,是淮南市乃至安徽省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厂。其前身为下窑发电所,为侵华日军开采淮南煤炭资源所建,以此掀开了安徽省电力工业化应用的历史篇章。建国前,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历经7期扩建,至2006年装机容量达到111.5万千瓦,成为我国建国前建厂原址发展装机容量超百万仅有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建厂70多年来,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向安徽乃至全国电力系统输出工程技术管理人才近2000多名,被誉为安徽电力工业的“摇篮”。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先后易名为:田家庵……[详细]
朱然家族墓地
  朱然墓园,位于市区南部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园内有文物陈列馆。陈列馆为一座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馆以墓体为基础,古朴凝重。馆内大厅中央部分是墓穴,穴中置棺木一尊。四周陈列有墓0土的文物和有关朱然墓研究的图片、中外文献资料等。游客在参观中,可以领略到1700多年前三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墓道位于墓坑正南,为阶梯式,共26级,坡度19度。墓道长9.10米,土色与封土相同。墓坑在封土下,上口距地面深35厘米,墓坑形状不甚规则。坑底稍小于坑口,距墓上口深3.60米。墓壁不甚光滑,墓坑内填有灰白色土。墓室位于……[详细]
蚌埠市科技馆
  蚌埠市科技馆于1984年6月正式开馆,是安徽省第一座科技馆,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6座科技馆之一。多年来,科技馆坚持服务科普、服务大众、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宗旨,通过组织中小学校学生来我馆免费参观、开设主题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年均开放250天以上。除了常设展览之外,先后举办了《知水、识水、话节水》、《崇尚科学文明 反对迷信愚昧》和《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型图片展,《宇宙奥秘》科普展,《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专题展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系列展览》,《20世纪科技成果及21世纪科技展望展》,《倡导低碳生活,维持生态平衡》知识展等大型主题展览,累计接待观众超过十万人次。进一步扩大展教范围,推出了暑期“广场……[详细]
泗县江上青纪念园
  江上青纪念园是位于泗县刘圩镇江上青烈士殉难地小湾,为纪念全国人民英模、皖东北民主革命根据地奠基者江上青同志而建,占地200余亩,共分为山水景区、主题纪念区、入口广场区、纪念碑亭区和公园风景区等6个区域。以江上青纪念雕像、主祭台、纪念馆、纪念墙、图腾柱、石牌坊、殉难亭、橡胶坝为八大主景。纪念广场入口处的石牌坊正、背面携刻着江泽民亲笔题写的“浩气长虹”、“英烈千古”,八根图腾柱矗立在纪念大道两侧。主祭台坐落在园区北端,占地面积4947平方米,正中央塑立江上青2.8米高半胸花岗岩雕像。纪念馆总体面积约500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室、题词走廊、场景雕塑、影视厅等。其中,陈列室有江上青烈士一生的图片展、地面投影互动,全息投影成像,触摸互动翻书(江上青诗词)等,展示了江上青同志一生伟大光辉的革命经历、为民族……[详细]
芜湖市科技馆
  芜湖市科技馆坐落于长江之畔,形似一艘大船,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科普场馆。科技馆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8800 平方米,陈列展品195件。馆内设有常设展厅3个,临时展厅1个,青少年工作室2个,大、小报告厅各1个,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的作用,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科普教育中。通过组织集体参观、开设主题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科技馆先后推出“九天揽月—嫦娥探月工程展”等主题展览,向观众普及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国防科技和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知识。2011年,科技馆的辅楼建设及展品更新项目列入了《芜湖市城市“大建设”政……[详细]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是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场所,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展览教育面积4000平方米,共有各类科普展品160余件(套);实验培训教育面积600平方米;另有室外儿童科普活动乐园10000平方米。 省科技馆自1999年开馆以来,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活动教育以及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普教育等。现有科普服务项目有常设展厅的科普展览、大型科学表演剧、科学小实验、流动科技馆、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中小科技馆巡回展览等。随着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新增科普展教活动创新示范、科普产品的研发创新实践以及对地方科技馆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功能。同时,省科技馆面向全省开展各类科学创新实验大赛,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
茶壶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顶山风景区内有座茶壶山,山名因主峰状如茶壶而得,山高不过百余米,却因山脚下看到一座纪念碑而醒目,这里长眠着半个世纪前牺牲的50位革命烈士。这些烈士来自全国14个省市,大多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后经当时位于此地的战地医院治疗无效牺牲。1951年,我省决定组建第一康复医院,收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的革命战士。由于当时刚刚建国,短时间内很难在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大型医院,有关负责人就看中了六家畈的古民居。于是,从1951年到1956年,先后有1000多名伤员在此疗伤。有50多名经治疗无效后牺牲。有10多位烈士因伤势太重,没办法说出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当地0在茶壶山脚下为这些烈士修造了纪念碑,碑高8米,墓碑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碑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详细]
阜阳四九暴动旧址
  阜阳四九暴-动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四九纪念馆)现有馆址面积5700平方米,展室面积300平方米,有展室三间,展柜10个,革命文物30余件。现保留有月牙池、干沟、方池等革命旧址。汉白玉革命纪念碑一处,台阶为四级九阶,寓意“四九”。现存革命先烈们亲手栽植的枣树一棵。展室分为”深重灾难的阜阳”、“阜阳四九起义”、“缅怀先烈、建设阜阳”等三个部分”,对外实行免费开放。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在阜阳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高桂滋部)教导团、第十军(杨虎城部)军校和阜阳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赤卫队。后因-军队围剿,起义军弹尽粮绝失败,80多位共产党员、农民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用革命的武装反抗……[详细]
巢湖市博物馆
  巢湖市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始建于1997年,位于健康路东端放王岗上,东临旗山、鼓山,西迎巢湖,在放王岗汉墓原址复原保护的基础上兴建而成,隶属于巢湖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2000年对外开放以来,利用独特的自身优势,致力于巢湖地域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宣教等,是宣传和展示巢湖地域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 巢湖市博物馆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326件,其中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35件,三级文物77件。国宝级文物有鎏金铜朱雀、玉卮、龙形玉佩、玉带钩等。基本陈列分为《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和《放王岗汉墓遗址陈列》两部分,常年对外开放。2008年3月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以巢湖放王岗汉墓、北山头汉墓出土文物精品为主要依托,……[详细]
杨业功纪念馆
  杨业功纪念馆建成开放于2012年8月12日,坐落于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公园西南角,由主体建筑、纪念广场和附属用房三部分组成,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18平方米,主展馆面积3906平方米,内设序厅、展厅和尾厅。展陈内容以-总结概括的杨业功“奉献、创新、求实、自律”四种精神为主线,分为前言、“忠诚使命、矢志打赢”、“勤学善思、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勤奋进取、赤诚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感动中国、彪炳史册”和结束语八个部分,充分展现了杨业功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和崇高的精神品质。馆藏杨业功同志手稿、书籍500余份,珍贵照片4000余张,实物600余件,馆内设有资料室、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多媒体播放厅、青少年活动中心、数码工作室等设施。杨业功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详细]
芜湖市烈士陵园
  芜湖市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区东麓,与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相毗邻,占地66亩,共划分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四个主要功能区。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49年5月,刚刚成立的芜湖市人民政府指定神山北麓的林地为“革命军人公墓”。1953年4月,正式将公墓辟为革命烈士和病故军人公墓,是安徽省较早的革命纪念建筑物之一。1992年8月,正式成立“芜湖市烈士陵园管理处”。1994年4月,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竣工,工程项目建有20.25米高的“人”字形纪念碑以及烈士墓椁。墓内安放着39位不同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骨灰。2005年3月,规划修建二期工程,包括占地16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馆、12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2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2006年7月1日,新的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详细]
和县西梁山烈士陵园
  和县西梁山烈士陵园地处马鞍山市郑浦港新区白桥镇境内,距和城约30公里,占地面积400亩,由大、小陀山组成。西梁山与芜湖的东梁山合称天门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诗仙李白《望天门山》这首诗而声名远扬,还留下了王羲之摩崖石刻“振衣濯足”四字而名噪千年。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二六八、二六九、二七零团奉命攻打西梁山,以牵制敌人兵力,为渡江战役创造条件,经过三昼夜激战,千余名指战员血洒西梁山,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建国后在此建造了烈士陵园,由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塔、烈士墓、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及一些附属配套服务设施组成。纪念馆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按照历史时期分设5个展厅,陈列自大革命至改革开放以来……[详细]
皖东烈士陵园
  皖东烈士陵园原名半塔烈士陵园,隶属于安徽省来安县民政局。半塔烈士陵园2009年10月应安徽省民政厅提议,经国务院批准,更名皖东烈士陵园,历史上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皖东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半塔保卫战中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陵园位于安徽省来安县城东北30公里半塔镇,地处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交界。陵园坐落在半塔镇西北部,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头道光山上,全园占地面积260亩。皖东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3月,后因新四军北撤而中止,1958年续建后对外开放。陵园1999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安徽省军区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先后又被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军区推荐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详细]
魏野畴烈士陵园
  魏野畴烈士陵园建于1986年,位于临泉县老集镇,陵园由墓区、绿化区、三角园塑像区、陵园广场四部分组成,总占地5860平方米。魏野畴,陕西兴平人,1898年生,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大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创办了进步书刊《秦钟》杂志,编著了《中国近世史》,翻译了《美国史》。1923年经革命先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同年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1927年应邀来皖北杨虎城将军部队,任该军政治部主任兼三民军官学校教官、中共皖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组织和发动了著名的皖北“四·九”起义,因起义失败,在率部突围途经临泉老集时惨遭当地土匪杀害,年仅31岁。26年来,魏野畴烈士陵园采用报告会、座谈会、清明节扫墓大会、重大节日入团入党宣誓等形式,用魏……[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