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平凉市 > 崆峒区旅游

崆峒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1、崆峒山 AAAAA
崆峒山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详细]
平凉市博物馆
  平凉市博物馆前身是平凉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几经搬迁,几经变更,到2002年,改名为平凉市博物馆。平凉市博物馆是一座中型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占地66000平方米,馆藏国家珍贵文物1万多件,藏量丰富,种类齐全,品位高是平凉市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藏品的质地类别而言,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木器、玻璃器、壁画、皮影和字画等十多个种类,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就藏品文化类型而言,有新石器时代的半坡类型、马家窑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齐家—常山下层类型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安国式寺洼文化类型陶器,有“静宁七宝”美誉的齐家文化玉器,更有陇东名俗艺术的奇葩——平凉皮影,类型繁杂,地域特色鲜明;就时代脉络而言,这古有平凉先民——“泾川人”所使用过的原始生产工具,有灵台、崇信出土的……[详细]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崆峒区大寨乡关家垭壑和老北山。平东工委纪念馆以平东工委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颂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重点,全面反映平东工委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平凉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 1926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随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到达平凉的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带领中共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在平凉商场召集民众-,并创办《新陇民报》,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组建工人总工会、青年学生联合会,整理国民党党务,成立“新文化剧社”在街头演出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文明剧,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在平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 1940年春,中共陇东分区党委决定将新区工委、原中共固原县委和回民工委合并组成中共……[详细]
崆峒区博物馆
  崆峒区博物馆崆峒区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008.32米。有展室7间,面积为231平方米;库房2间,面积为52平方米。共有馆藏文物2755件,其中一级文物为22件,二级文物149件,三级品为321件,展出约300件。辖区内有各种文化遗址400多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0处。区博物馆文物绝大部分出土于区境内,它是我区几代文物工作者斩荆棘、披霜露,抢救并保护下来的,倾注了文物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出土于我区大秦乡沙塬子的“古菱齿象”,1993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断定并取名为“平凉古菱齿象”,被定为世界性标本;六十年代,在我区安国东沟遗址,发现了一批与临洮寺洼山有较明显区别的马鞍型口沿的陶器,考古界起名叫“寺洼文化安国式”,并载入史册。在四十里铺庙庄出土的一批青铜……[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