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河源市博物馆管辖的河源恐龙博物馆是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4月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该馆位于河源市区滨江大道龟峰公园内,与河源市博物馆毗邻,北靠龟峰山,山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龟峰塔及明代的龟峰古刹,山下四周建有主体高48米,全长338米,总跨度800米的大型梦幻恐龙雕塑墙,以及高9米的恐龙主体雕塑和10组钢铁恐龙创意雕塑。该馆于2010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以恐龙为主题,主要展出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的17000多枚各种恐龙蛋化石、10多……[详细]
  河源市博物馆座落在市区城南龟峰塔山下,东江之畔。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12月31日。1988年6月,河源撤县建市,该馆划归源城区管辖,1993年1月由市政府接管后,改称现名。全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含龟峰塔保护范围1.4万平方米)。新馆舍建于1986年10月,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706件,多为原河源县境内出土和征集的文物,以客家地区民俗特色的文物居多,类别以陶瓷、木刻、刺绣为主。馆内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南宋)及其附属文物“金花庙”,属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河源市历史文物陈列》、《河源市恐龙化石陈列》、《河源市菊石化石陈列》、《阮啸仙烈士图片展览》。全年开……[详细]
  河源阮啸仙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为“啸仙烈士陵园”,源城区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为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陵园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后经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建有阮啸仙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各一座,墓碑铭刻记载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县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了一座阮啸仙烈士汉白玉塑像。1989年10月,啸仙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5月,啸仙烈士陵园被河源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详细]
  新丰江水电厂位于河源市西南方向,秀丽的黄金水道上游,距市区中心3公里,电厂内拥有超百米高大的雄伟大坝,烟波浩淼的“万绿湖”和省内最大的常规水利发电机组,把工业旅游、山水观光、亲水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在这里,您能充分了解电站的建设发展史及电力生产过程,探索科技奥妙,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增长见识,领略自然与创造之美。新丰江水电厂于195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具有发电、供水、防洪、灌溉、航运和压咸等综合功能。电站是国内水利建设工程史上杰作,是人类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成功典范,这里青山绿湖、绿树成荫,大坝巍然屹立,源源不断的电能流向南粤大地,……[详细]
  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阳明镇先烈路城南的小山顶上。该纪念碑是为纪念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和平籍革命烈士而建造。于1957年2月动工兴建,基座六棱体形,每边长2.5米。碑台680平方米,纪念碑建在平台中央,山石砌成,弹头形尖顶。纪念碑用山石砌筑,表面批荡石米,平面六棱形,高14.6米,二级高30厘米底座,底座边长4米,碑体底边长2.6米,高2.8米处砌出腰檐,檐下镶嵌碑序与烈士名单碑刻。檐上南北两面浮塑“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其余四面分别塑“壮志凌云伟大功勋,无产阶级的好儿女,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壮烈牺牲千古流芳”。六棱台形顶,绕纪念碑有六棱形平台。近年来,烈士纪念碑平台下新建了4座凉亭,……[详细]
  阮啸仙故居位于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阮啸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时期,1996年首次修复,2004年底重新维修并完善护墙、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建筑结构属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建筑巾地面积2000㎡,房屋建筑面积630㎡.其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风格,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阮啸仙同志(1898-1935)早年参加革命,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广东区委党务委员、广东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农-动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审查委……[详细]
  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该镇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周恩来、彭湃、徐向前等革命先辈曾亲临指导工作,许许多多革命志士曾在此浴血奋战,保留下来的革命旧址众多,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炮子乡农会(县总农会)旧址、红二师师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详细]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立“潮汕七日红”政权。后任0广东省委特派员、巡视员等职。同年……[详细]
  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位于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罗氏祠堂。1934年夏,罗响(方华)、张觉青在热水创办了东华小学,该校就设在罗氏祠堂内,罗响任校长,张觉青任教导主任,聘请罗镜清、王守中等先进青年为教员。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派遣麦任(麦文,东莞人)到东江上游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同年5月,麦任在老隆经黄用舒(建党对象)介绍认识了罗响,并与罗响同赴和平热水,对罗响、张觉青进行深入考察。麦任深感罗、张已经成熟,决定先发展罗响入党,再由罗响发展张觉青入党。罗响、张觉青入党后,又发展了叶镜芬入党,并于1938年6月成立了中共和平县党小组,罗响任小组长,上属中共龙川支部领导。1938年6月至8月,党小组先……[详细]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龙川县老隆镇铁场坑。龙川地处东、韩江上游,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早在大革命时期,龙川邑人受“五四”--影响,为寻求革命真理,或远洋勤工俭学,或在穗参加“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25年,随二次东征抵龙川的共产党人黄觉群等人,在家乡建立了党组织,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共青团等革命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党组织奉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系列的工农武装斗争,领导苏区军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在重建的中共组织领导下,利用合法名义创办《龙川日报》,举办“青年……[详细]
  南粤庵——龙川游击武装活动旧址位于龙川县铁场镇茅輋村南粤庵。1939年夏,茅輋村建立党支部,书记曾开明,曾观月、曾毅夫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他们以茅前小学为党组织活动据点,并以“小学教员”公开合法身份,从事地下党的活动。抗战时期,党支部组织抗日先锋队,编印“茅锋”期刊、出墙报、演话剧、唱革命歌曲,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至1942年春,先后在茅輋村的南粤庵和曾开明家中分别举办了3期党员学习培训班,学习毛泽东的《当前形势和任务》《论持久战》《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等文章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慕尼黑条约”等。1947年8月,河东分工委张其初奉上级指示来到茅輋村,收编“维护社”,在张其初的领导下……[详细]
  柘陂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东南约8公里的柘陂村吴氏四世祖祖祠。该祠建于1930年,1931年在此开办华南小学(现学校已搬迁,仍为吴氏祖祠)。1941年春,中共地下党员钟明(五华县人)到该校任教,并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3年,共产党员邓基(五华县人)来华南小学接管钟明的工作。邓基在华南小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在与忠信、大湖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之后,主要在柘陂开展了两方面的抗日救亡教育工作。一是举办农民识字夜校和青年救亡读书会。邓基通过举办农民识字夜校的机会,发现和接近进步人士,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宣传唯物辩证法和无神论,还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在此基础上,邓基发现了一……[详细]
  塔岭烈士墓园位于连平县绣缎镇塔岭村大地墩山上,距大湖圩镇约3.5公里。大湖、绣缎是连平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得自由、得解放而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原桂林队钢铁连连长曾坤延同志为了纪念在塔岭、狮脑山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顺应烈士遗属和老区人民的愿望、要求,提议建立塔岭烈士墓园。他的提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原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领导特别是原东二支队司令员郑群的重视和支持。曾坤延、郑群等老同志带头捐款,社会各界纷纷鼎力相助,共筹集资金46万多元。塔岭烈士墓园工程1993年开始动工兴建,1999年竣工。塔岭烈士墓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墓园……[详细]
  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新南村六角楼。1947年2月,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在香港成立,严尚民任书记,同年3月,严尚民等九连工委成员进入九连地区,领导恢复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粤赣湘边临委派黄松坚、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开九连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五项决议,将九连地区划分河东、河西、连和、和东四个战区。改九连工委为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简称九连地委),由魏南金、钟俊贤、郑群、黄中强、吴毅、卓扬、张华基、林镜秋、骆维强等组成,魏南金为书记,钟俊贤为副书记。将九连地区武装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钟俊贤为司令员,魏南金为政委,郑群为副司令……[详细]
  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队部旧址位于连平县油溪镇茶新村茶壶耳屋,距油溪镇府500米处。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是东南亚各国华侨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公开的抗日救亡团体,1939年1月,东江特委在惠阳区淡水成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总部设在惠州城,同时派出工作团队奔赴各县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11月下旬,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20多人从老隆出发进驻忠信、大湖,将队部设在茶壶耳屋,队长颜硕民、队员黄敏、交通员黄克平等人亦驻扎在此。龙和队到连平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连平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到连平后,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他们在油溪、忠信……[详细]
  埔前三角岭大会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劳白山。1949年9月18日夜,驻守在河源城的国民党196师见大势已去,弃城乘夜沿新灯公路(今205国道的一段)南逃,拟在埔前、石坝一带与国民党154师、保安第5师等残部汇合。我边纵独立第6团、第4支队,按照粤赣湘边纵队司令林平及参谋长严尚民的命令,在进入河源城稍事休整后马不停蹄,跟踪追击。20日,在白田追上了敌军尾部,边追边打。东江第3支队则由平陵地区从侧面追击敌军。我正面追击的边纵第6团及第4支队将196师一直追到埔前,然后占领了三角岭高地,在这里与敌军进行了两天三夜的鏖战。此役击伤击毙敌军300余人,击毙敌副团长1人、营长1人。……[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四十九团团部、中共紫(金)河(源)特别区委成立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红旗小组明德楼,建于清末,2011年重修。四十九团于1929年10月在明德楼成立,彭桂任团长,1930年编入红十一军。该团是红十一军主力,主要活动在东江、韩江一带。在普宁林昭大捷后,奉命到苏区休整,协助开展革命斗争,进一步巩固了海陆紫革命根据地。明德楼坐西北向东南,五间二进,右路横屋,面阔23.6米,进深13.9米。檩条山墙结构,石基脚,硬山顶,灰瓦。1929年9月,紫金、河源边区游击战争有了很大进展。11月,根据中共海陆紫特委关于扩大苏区、发展新区、转移敌人视线、保卫苏维埃中心根据地的指示,在苏区镇炮……[详细]
  中共东江特委旧址位于紫金县古竹镇新围村桔园。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西南特委、中共东江特委和中共东南特委,在全省各地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1939年2月,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古竹正式宣布成立(据尹林平、余慧夫妇回忆录记述,东江特委于1939年4月20日在河源城太平街东江书店成立),尹林平任书记,下辖紫金、五华、龙川、和平、博罗、海丰、陆丰、增城、龙门县委和河源县工委。1940年6月,原属中共东南特委的惠阳、东莞、宝安县委又划入东江特委领导。1940年12月,中共粤北省委成立,撤销东江特委,同时派中共西江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到龙川组建中……[详细]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黄氏大宗祠。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史称“后东特委”)在老隆水贝村一合面屋成立,书记梁威林,下辖中共紫金、五华、河源、龙川、和平、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组织,党员1100多人。后来,党组织还发展到兴宁、惠阳等边境地区,辖区人口170万。是年冬,中共地下党员黄用舒(国民党老隆区区长,水贝村人)为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人员给养,以振兴家乡工业名义,带头捐资筹款,在村上的“黄氏大宗祠”内办起了星光染织厂。以染织厂的公开合法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该厂既是后东特委机关又是中共粤北省委驻老隆交通总站的掩蔽点(站长蓝训才兼染织厂经理)。黄氏……[详细]
  刘尔崧、刘琴西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民居委会北河街45号。刘尔崧、刘琴西是同胞兄弟。刘尔崧(1899~1927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代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广东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事变中,刘尔崧不幸被捕,4月被杀害于珠江白鹅潭。刘琴西(1896~1933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紫金“四二六”暴-动-,1928年率部配合红二师攻克南岭,1930年任中共闽粤赣西北分委书记,1931年调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在香港被港英当局逮捕,19……[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