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十大祠堂

1、陈家祠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建筑风格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洞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祠……[详细]
镜波黄公祠
  镜波黄公祠又名五世同堂。位于松洲街槎龙村仁德里路。是磋龙村人黄镜波生前所建的私伙生祠。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2005年3月由槎龙经济发展总公司出资100多万元人民币重修。坐西朝东。由牌坊、庭院、家祠等三部分组成.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门口牌坊面阔5.56米,高7.5米,是用花岗岩石砌筑的三间四柱冲天式牌坊。方身石柱,半圆拱门,拱门下立两根欧式柱,正面坊额阴刻“五世同堂”,其下面明间拱顶,刻“留镜波影”,两次间石额刻“兰桂”、“腾芳”。背面明间坊额阴刻“德冶乡闾”,两次间石额刻“入孝”、“出弟”。整座牌坊的装饰图案,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牌坊以内为小庭院,阔约28米,深约10米。中有通道,两侧植花草,庭院之西北、西南两隅,两衬祠前,各有一亭,亭高两层,琉璃瓦,歇山顶,四角微翘,四圆柱。两层亭栏上分别阴刻“枝分”、“派别”。庭院以西即为镜波黄公祠。三路两进,总面阔27.18米,总进深26米,建筑占地面积706.65平方米。中路为正祠,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详细]
广裕祠
  广裕祠拥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这就是它的最珍贵之处。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迹里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确的维修记录刻在脊檩下或者墙体的碑文上。2003年12月1日经修复的广东省广州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获得了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头名。广裕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岗村为南宋宰相陆秀夫后裔所建,位于村中的广裕祠则始建年代不详,一说是明永乐四年十一月始建(即公元1406年),另有一种说法是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广裕祠始建后历代均有维修记载。广裕祠建筑有鲜明的历史价值。广裕祠堂建筑共三进,总面宽13.80米,总进深44.20米,建筑面积共81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92平方米。它坐北向南,主座三进厅堂的中间均为木构架,两旁为山墙承重,屋面素瓦,但屋顶为悬山顶,有北方建筑遗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详细]
景徽公祠
  景徽公祠位于塱头村中社。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米,总进深36.5米,建筑占地458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头门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两间7.5米共十一架,前廊三步。正脊灰塑雀鸟、梅花、牡丹、山水等图案。前檐梁架、封檐板均雕刻戏曲人物、雀鸟瑞兽、花草瓜果等纹饰。大门嵌宽1.8米的花岗岩门夹,石门额阳刻“景徽公祠”,上款刻“道光乙巳(1845年)仲秋重修”,下款刻“知宜城县事梁应乾□刻,孙家桂敬摹”。明间设中门。左次间山墙嵌砖雕门官神龛。石门墩雕刻狮子、宝瓶、花草等纹饰。门面水磨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四级石阶。中堂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间8.9米共十一架,前、后廊双步。4根硬木金柱承重,鸭屎石柱础。后金柱间有屏门,上悬挂“爱荆堂”木横匾。前廊梁架柁墩雕刻缠枝花草纹饰。中堂前带两庑,各面阔三间,六架卷棚顶,前设两架轩廊。天井阔5米、深6.5米。后堂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间8.8米共十三架,前廊三步。4根……[详细]
增城报德祠
  报德祠位于增城区小楼镇腊布村,在招贤山、卧虎山及澄溪水的名山胜水之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腊布村村民奉朱元璋圣旨建造的奉祀该村武将赖麒卿为国立功的祠堂。该祠堂和先前已在此修建的仓沮圣庙(元代修建)以及景星楼(洪武甲子年增建)整体呈横向排列且互为一体,形成了一座独特的以庙、塔、祠,佛、儒、道三教合一,和谐相处的小型古建筑群。建筑整座古祠没用上一根铁钉“报德祠的门槛比别的地方高,祠堂大门之后开了一道中门。一般的祠堂在大门之后只有一道屏风或者白墙,但报德祠因为是皇帝所赐,所以可以开一道中门。报德祠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规格很高。”作为腊布本地人,杨先彬道长介绍起来十分自豪。站在报德祠高高的门槛前,杨道长将报德祠的历史向记者娓娓道来。“如今报德祠是由仓沮圣庙、景星楼三合一的一个建筑群,而仓沮圣庙前身又是北宋时期所建,最初这里是北宋年间的积因寺,所以这里应该有近800年历史了。”据介绍,古祠由木梁支撑起庙顶,但整座古祠没有用一根铁钉。进入报德祠,紧接着所见的是红色仪门(即中门)。据报德祠的杨道……[详细]
番禺蔡氏大宗祠
  蔡氏大宗祠位于东环街蔡边一村阳平坊大街8号。蔡氏大宗祠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广三路,深三进。祠堂装饰丰富精彩,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中堂悬挂“光裕堂”木匾,是蔡元培先生所书。该祠堂规模较大,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蔡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孔尚书祠
  孔尚书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面积241.92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前建花岗岩台基,花岗岩石门框,石额阴文楷书刻“孔尚书祠”,上款“光绪癸未夏日吉旦”,下款“黄景真拜书”。头门前石梁架上饰石狮和异形斗栱,梁架、封檐板遍刻花纹图案,工艺精巧。前后廊的墙楣上1883年的绘画至今仍然清晰,尤以大门后上方的双龙戏珠最为生动传神。头门后为天井,铺砌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后堂明间后侧设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用硬木雕刻。孔尚书祠是孔子三十八代孙、唐代广州剌史、岭南节度使孔戣的专祠,孔戣官至礼部尚书,死后加封兵部尚书,故称孔尚书祠,有关孔戣的遗迹现存已不多。该祠堂对研究孔子家族史及孔戣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大的意义。2002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简氏祖祠
  简氏祖祠 位于广州市盘福路第27中学内,为纪念简文会而建。原简氏祖祠在中山五路桂香街,规模较小,后在简照南兄弟(南洋烟草公司董事)倡议下,迁建于现址,1933年动工,1936年落成。1947年在该址创办众贤中学。宗祠坐北朝南,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两侧以青云巷相隔为偏间,深三进,建筑面积1481.84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4.45米、进深二间9米,大门上镶嵌“简氏祖祠”石匾,硬山顶,碌灰筒素瓦,绿琉璃瓦剪边。正脊、垂脊饰已毁。中堂面宽三间14.45米、进深三间14.15米,梁架高竣简洁,前廊梁架雕有纹饰,硬山顶,瓦顶陶塑及垂脊饰已毁。后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13.4米,硬山顶,脊饰已毁。简文会,广东南海人,南汉乾亨二年(918年)殿试,中状元。其人耿直不阿,官至尚书右丞,政绩卓著,后在宫廷政变中挺身而出,被贬粤北浈州(今英德东部)任刺史,死于任上。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亭崔氏宗祠
  北亭崔氏宗祠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北亭村渭水大街14号,该祠堂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1878),1997年重修,2008年重修。坐东向西,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30.46米,总进深52.47米,占地面积1602.58平方米。该公祠三路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墙基。祠前有开阔地坪,立有旗杆夹石一对。大门门额镶木匾阳刻“崔氏宗祠”四字,两边有钟鼓楼、青云巷,左路青云巷石额阳刻“礼门”,右路青云巷石额阳刻“义路”。大门前一对抱鼓石。中堂梁架正中悬刻“大衍堂”木匾,上款“光绪四年戊庚岁”,下款“1997年仲春”。天井铺条形花岗岩石条,后堂设前廊,后堂衬祠天井处有一口古井。2008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崔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保存完整,对研究番禺古代祠堂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沙湾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留耕堂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宗词,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词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第一进是山门。留耕堂山门前是宽阔的、用大青石铺成的大天街(广场),大天街正对一池塘,在临近池塘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详细]


全部广州市景点>>>

全部广州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