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七贤居(刘复之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刘复之故居七贤居建筑工整美观,功能齐全,布局紧凑,体现了客家人和谐生活形态,对研究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形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缅怀革命先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为弘扬刘复之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梅州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底开始组织实施七贤居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综合整治后七贤居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并成功申报成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七贤居(刘复之故居)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坪村彭湃旧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社岗村。建于清末民初。坐南向北。三间两廊,砖木结构,总面阔10.39米,总进深9.74米,建筑占地面积101平方米。彭湃(1896年—1929年),广东海丰人,中国农-动的杰出领袖。1924年,彭湃到广宁领导农-动。同年12月,广宁县农协、农军临时指挥机关和部分农军入驻社岗乡。旧居便作为彭湃在社岗期间的工作、居住之所和铁甲车队队部,直至1925年2月迁离。雷坪村彭湃旧居记载了彭湃领导广宁农运,指挥农民武装斗争的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革命纪念价值。1989年被公布为广宁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培故居位于三水市西南镇石湖洲村。是邓培的出生地和童年住地。建于清同治年间,,二进院落式布局,硬山顶,面积110平方米。邓培(1884—1927年),幼年丧父,家贫如洗,离乡往天津当学徒,十七岁到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做工。在李大钊、张太雷、于方舟等人的教育帮助下,投身唐山工人运动,于1921年初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邓培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历任京奉铁路总工会会长、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政变大-中被害。1994年三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民族英雄蔡蒙吉故居建于公元1185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1987年被列为梅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显示,蔡蒙吉故居是梅州最古老的民居。蔡蒙吉,宋末民族英雄、诗人,八岁通经,十二岁中进士,被誉为梅州第一神童,与其祖父蔡若霖、父亲蔡定夫号称为“一门三进士”。宋末,蔡蒙吉在松源等地散家财,助兵饷,举义旗,组义军,开义仓,济灾民,特别在改学制、办义学方面开先河,威振梅州。因其忠烈,就任“梅州签书事、义务总督”,统兵六千勤王,与元兵浴血奋战,被俘后不受利诱,尽忠报国。文天祥感其忠节,特前往吊念,并在屋内写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卫国尧故居在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街沥滘东街七巷6号,为一间建于1915年的三间两廊式砖木结构房屋,墙脚为花岗岩石,上砌水磨青砖,天井铺白条石。房屋坐西朝东,面积约8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为花园,距房舍数米筑有围墙。屋的正厅正面今悬挂有镜框,镶嵌着烈士的传略,陈设简洁美观。大门口还悬挂着“卫国尧烈士故居”横匾和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烈属”牌匾。故居由广东省民政厅负责保护,不少爱国人士前来参观瞻仰。卫国尧烈士纪念馆设于他生前战斗过的村中小学内(现小学称卫国尧纪念小学)。馆内陈列了卫国尧烈士的事迹和生前遗物,以教育后人缅怀先烈。……[详细]
  钟灵、钟子廉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永安居委会儒林街23号。钟灵、钟子廉是叔侄关系。钟灵生于1898年,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紫金县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1927年参加“四二六”武装暴-动-。钟子廉,1899年生。1925年任县农协特派员兼紫金县农民自卫军副大队长。1927年,参加“四二六”武装暴-动-。1928年1月配合红二师,参加苏区青溪保卫战。6月在海丰茶子园被叛徒杀害。故居建于清朝,坐北向南,三间二进,面阔11.6米,进深15.1米。檩条山墙结构,硬山顶,灰瓦,青砖墙,石基脚。……[详细]
  姚子青故居,位于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详细]
  陈郁故居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陈屋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一厅四房有一凉台。宽10.5米、深10米、高7.5米。建筑面积约108平方米。前院占地面积35平方米。建国后历有维修。陈郁(1901~1974年),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为英国轮船亚洲皇后号的工会负责人。1925年省港大-爆发后,在深圳负责接待香港-工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广州起义中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司法委员。建国后曾任广东省省长等职。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尔雅故居位于东莞市莞城区东正社区寺前街,坐北向南,始建年代不详。现保存二栋形制、大小一样的房屋,都为四开间,面宽14米,进深16米,麻石勒脚、门框,趟拢门,青砖墙体,硬山顶,人字山墙,船形屋脊。邓尔雅(1884-1954),广东东莞人,生于北京。雅幼承家学,治小学,早年攻篆刻、书法和文字训诂,并师何邹崖学印。1899年入广雅书院就读。 1905年偕妻及大儿邓小雅赴日学医,后改学美术,1910年回国任小学教员。次年,与潘达微等同办《时报画报》、《赏奇画报》,1912年与黄节等创办贞社广州分社。……[详细]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是渊公举全家之力于1927年建造的一座三堂二横客家祖屋,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展现,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大门匾额光裕庐三个字为梅州著名书画家、林凤眠老师梁伯聪的真迹;上堂对联“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0闹-”为孙中山拟联,于佑任手书;中堂“泰运转中华遍处欢天喜地,山居添岁月一堂暖日和风”及大门两旁“光照前列,裕启后人”“石马当前高龙榕狮同拱护,雷山枕后蛟潭岐水共回环”等堂联为渊公亲拟;前堂屏封嵌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铭文;大门右侧刻有一段兴……[详细]
  梁廷枏故居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常教居委藤花巷聚星里4号。清代民居。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廊式布局。总面阔15米,总进深9.5米。正屋为硬山顶,素胎瓦当,青砖墙,墙上开窗,红砂岩石窗框,红砂岩石脚。街门为回字门。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顺德伦教人。是清末岭南著名爱国学者,曾担任林则徐幕僚,著有《粤海关志》、《海国四说》等书。是我国近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6年10月25日,梁廷枏故居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氏故居位于越秀区仓边路56号。这处故居即为古应芬在广州的家庭居所。故居很有中西合璧民国建筑特色,外墙曾翻新过,现前门面为酒家。传说陈炯明叛变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夫妇被迫撤到白鹅潭兵舰上,后由何香凝、古应芬等协助,将其接到这里暂住。该屋面积约900平方米,内建筑构件并未有大改变,曾为古氏家祠,1987年发还古家。据其子古滂先生所述,由于古应芬先生在广州任财政厅厅长时较廉洁,这是由当时政府购下给其居住的,死后没有遗产留下。故国民政府遂建此楼送给其家属居住。现前门面为红苑酒家,经营中餐。……[详细]
  赖炎光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民居委会北门街89号。赖炎光(1897~1927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紫金县第一个党小组成立,任组长。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1926年出席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任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领导潮安工人运动。1927年4月被国民党-派逮捕入狱,9月杀害于汕头,时年30岁。故居始建于清朝,坐北向南,二廊间加后进,外加后排屋、右厢房,面阔14米,进深18米,大门开在右侧,坐东向西。后进已经崩塌,只剩门楼和右厢前半部分。……[详细]
  宋湘故居,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共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洋地,顾此地为“象湖”。宋湘故居经三百余年,历代均有修缮。“文革”破“四旧”时,门楼被拆毁。1984年冬,由其孙、海外侨胞宋佑祥先生热心捐资,修葺一新,厅堂两侧有16条朱红色圆柱分立两旁屏风-“京兆堂”三字,外大门楣上挂有“太史第”匾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郭翘然题“宋湘故居”匾额。宋湘故居具有纪念乡贤和研究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价值,现为宋氏后人居住。故居保留有宋湘墓碑一块,宋湘彩色画像一幅。宋湘故居……[详细]
  时代:1935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下隔巷村禤荣(1894—1986年),又名禤全光,恩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农民自卫军团团长、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长,上海福民交通站交通站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华南区海员工会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等职。坐南向北。砖木结构,总长12.18米,总宽9.22米,占地总面积112.3平方米。硬山顶,天井左右有0-。室内两廊一厅布局。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千里驹故居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三洲社区。2004年,千里驹故居在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该建筑为一栋西式小洋房。千里驹的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由于多年失修,现仅存一层,一厅三房。房子面积不算大,一厅一房还有一个小会偏厅,原来是两层楼的建筑,后来因年久失修,二楼倒塌,但屋里的雕花门窗和一座挂钟还是当年的原物。据了解,这间房子是千里驹成名后在祖居地上原址兴建起来的,是当时周围最特别的一座房子。千里驹散班时就会回来陪母亲小住一阵。……[详细]
  李金发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这里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其故居叫“承德第”,是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取得成功后回乡兴建的。房屋右侧是一个农家书屋。这个农家书屋由梅县文化局于2010年设立,摆放各类书籍,为游客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著名诗人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李金发才华横溢,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派诗风在中国文坛树立了自己的丰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梅兴故居位于东石镇大屋村街尾,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为抗日将军黄梅兴所建。故居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1.10米,进深17.10米,占地296.03平方米,共6间2厅2舍1天井,是典型的客家“合面杠”建筑。故居泥砖墙,杉木瓦面,花岗石沿,三合土地底。它对研究客家建筑方面、展示黄梅兴将军爱国精神具有一定价值。据悉,黄梅兴于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奉令率旅移驻淞沪,英勇杀敌,在八字桥阵地被炮弹击中殉难,成为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个将领。……[详细]
  黄琪翔故居坐落在梅县水车镇先锋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黄琪翔将军的故居。这是一栋建于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中西结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仪园”。黄琪翔故居的平面布局为纵向中轴对称。建筑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为南洋建筑风格的楼房,后为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特。949年,胡琏兵窜梅时纵火焚烧前楼,烧成残垣断壁。但历经60年风吹雨淋日晒,至今仍然异常坚固,其建筑质量之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详细]
  张如故居位于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可园绿绮楼,GPS坐标:北纬23°0240.3,东经113°4418.3,海拔高程4米。可园由东莞博厦人张敬修所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筑成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萌山房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后成为张氏后人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可园收归国有,1964年年底对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改作东莞县华侨旅行社。1979年归由县文化部门管理,成立可园管理所,1998年改称东莞市可园博物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