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宝丰县旅游

宝丰县旅游景点介绍

窦庄遗址
  窦庄遗址位于宝丰石桥镇寺门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6年1月22日窦庄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兴寺及石塔
  龙兴寺及石塔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前营乡小店头村龙兴寺自然村,明、清。因唐宋时宝丰又名龙兴县,隶属汝州,故亦称汝州龙兴寺。元延祐年之后,龙兴寺又称训狐寺,盖因寺在训狐山之故。龙兴寺寺院坐北朝南,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殿宇建筑依山就势,北高南低,错落有致,原占地约40余亩。现仅存明清时期建筑9栋,建筑依次为:敌楼、下过殿、斋堂、客堂、皇姑殿、寮房、耳房、佛爷殿、西佛殿。其中西佛殿原为华严小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总建筑面积约410平方米。石塔位于村西北。该塔为明嘉靖十年(1531年)创建。塔为七级雕刻,高3.5米、塔基呈2.5米见方的正方形,均为青石雕刻垒砌,塔身二、五层为八角形,三层为四角形,四、七层为莲花形,塔顶有塔刹。龙兴寺及石塔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雕刻艺术……[详细]
23、高皇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皇庙
  宝丰县城北10公里石桥镇有一村名叫高皇庙。高皇庙因刘邦曾在此地驻扎而得名。从宝丰到洛阳的古道要经过高皇庙,高皇庙村北有北汝河渡口,南有黄土岭作屏障,北有北汝河作天险,西有虎狼爬岭连绵接伏牛山。出,可以掌握主动;守,可以游刃有余,退,可隐进山区,所以,该村时常成为英雄豪杰聚居之地。高皇庙旧时有寨,寨为双墙,寨高两丈余,壕沟宽三丈,深丈余,壕沟之水从北汝河引来,清水经年不断,水中鱼虾戏游,岸边杨柳依依。寨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东门“迎晖”,西门“送爽”,南门“凤村寨”,北门“望汝”,在西南隅有炮楼一座。寨内有四条大街,高皇庙、关帝庙、文昌宫、丁家祠堂、戏楼等分布其中。寨内各路英雄齐聚,风云际会不亚于梁山泊的场景。因打造兵器需要,铁匠铺就有好几家。木匠铺的锯声、刨声也不绝于耳。英雄好汉总是与酒相……[详细]
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
  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庄镇、肖旗乡、城关镇、杨庄镇、石桥镇、前营乡、周庄镇、张八桥镇、大营镇等。201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大军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吸引、并歼灭大量国民党军队,迅速解放中原大部分地区。1948年2月,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在淮北休整。同年4月中旬,挺进豫西,与陈谢兵团和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会合,由刘、邓统一指挥,开展宽大机动作战。1948年4月20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详细]
庄科洞穴遗址
  庄科洞穴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庄科村村南石河北岸。洞穴遗址所在地为浅山区,地势西高东低,成三山三川一道沟状,海拔高约300米,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庄科洞穴遗址位于庄科村南石河北岸崖壁上,1977年修建提灌站时发现。洞穴一内当时有大量动物化石,均有打砸、火烧痕迹,部分骨片有初步加工痕迹,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遗迹。洞穴一深7米,高1.7米;洞穴二位于西部,东距洞穴一约200米,因后期坍塌,深度不详。经过历年风雨冲刷,洞穴内堆积较厚,地层保存完好。该遗址为研究旧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古人类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对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脉络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大营村传统民居
  大营镇大营村是省级传统村落。作为宝丰西部重镇,古时可是异常繁华,现在也很热闹。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商铺冠以双城各号,这是因为以前大营出过两个名人,先后在此修建府第,当地叫王寨、吴寨。王寨又叫兵部府,主人叫王之晋,明朝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吴寨又叫御书楼,位于东边,主人叫吴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进士,翰林待讲学士。真是一明一清,一武一文呀。可惜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了。王寨遗址就是大营影剧院,现改为购物广场,吴寨改为粮所仓库,2008年后,又改为基督教堂。现存其它民居古建筑还有一部分,但保存状况均不佳。在大营南关,河边上还有一座关帝庙,曾经当作过兵工厂、学校,后来还于宗教,倒是加以了修缮,但尚未对外开放。……[详细]
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
  观音大士塔,又名玉峰塔,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东十五公里周庄镇大张庄村南香山寺,该寺最后毁于“文革”。大士塔始建于东汉,初为土塔,现塔重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为八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高三十三米。塔身外壁二、三层有数百个砖雕佛龛。第二、五层外壁辟拱券门,第三层辟壶门。每层用叠涩砖砌出塔檐。塔顶有覆盆、宝珠和相轮组成的塔刹。根据文献记载考证,塔下地宫存放有观音真身舍利法物,因此被誉为“真塔”、观音“圣塔”。一层塔心内有元至大元年(1308)翻刻宋代蒋子奇撰文、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在国内外佛学界及书法界很有影响。一九七六年曾应英国牛津大学特邀展出了该碑拓片。附近还有金代和明清碑刻多通。一九五七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一三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朗故居和墓地
  白朗墓位于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1873~1914),字明心,农民出身。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2年4月攻克禹县,提出“打富济贫”口号,义军发展6000余人。为配合孙中山讨袁,义军打起“扶汉讨袁”旗号,转战5省,历时4年。1914年8月回师河南,被官军包围,白朗突围时牺牲。其部下将白朗遗体掩埋于虎狼岭下乱石堆中,因叛徒出卖,被毅军营长掘出割去首级。为保护遗体,其部下又冒险秘密将白朗移葬于起义地点大刘村西关庄北。1986年6月白朗墓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范围:自墓冢边沿向东、西、南、北各50米。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线外扩50米。……[详细]
29、尖山坡
尖山坡
  平顶山市宝丰县尖山坡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宝丰县观音堂境内,含劳模林、劳模故居、劳模纪念馆等,总面积近5000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李海水兄弟积极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在尖山坡奋斗了半个世纪,绿化荒山二千多亩,实现了“意志坚,荒山绿”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二人曾双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5年,哥哥-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92年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徒步登上尖山坡探望-兄弟,亲手栽下一棵家槐树(后取名为“常春树”),并对其辉煌业绩及艰苦奋斗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如今,-已经去世,李海水也已87岁。但他们的事业并没有中断,平顶山市劳动模范李洪彬不负老劳模的重托,接过接力棒,在尖山坡进行二次创业……[详细]
小李庄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小李庄遗址,位于宝丰县杨庄镇小李庄村。遗址东邻小店村,西接冀庄村,南邻小李庄村,北至大温庄村。该遗址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应河由西向东自遗址北部穿过。遗址东西长约125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遗迹从早到晚可分为仰韶、二里头、商、西周、汉代、南北朝等六个时期,尤以仰韶与商代最为丰富。5月10日,记者来到小李庄遗址,探寻尘封地下数千年的古村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宝丰文笔峰塔
  文笔峰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内有文笔峰塔又称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为六棱实心砖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顶,无层、无门窗,略似华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笔峰塔上方南侧镶嵌碑刻一方,碑文阴刻楷书,主要记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辅佐李自成大顺政权丞相牛金星之名,与香山寺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于崇祯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记碑”碑阴之“崇祯丁卯举人邑人牛金星”记载相吻合。宝丰县城南五里许,东西横卧着一道土岭,因该岭位于文庙南,于庙南北对应,故名笔山。山巅古射箭台上,耸立一座塔,其塔高约15米,结构下石上砖,六面棱形体,全名曰文笔塔,俗称文峰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详细]
塔里赤墓碑
  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庄乡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阳。该碑通高4.1米,宽1.15米,厚0.36米。圆首上刻二龙戏珠,龟趺。额阴文篆书“大元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墓碑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广西道宣慰使都元帅万奴所立,察罕篆额,宋民望撰文,姜元佐书丹。碑文楷书28行,满行71字,首行题曰:“大元赠辅国上将军,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护军、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塔里赤(1243-1306年),蒙古族,金、元时,祖籍康里人。幼习文艺,颇颖异,长而试勇,性彪悍。后袭父职,佩银符理官,参戎幕,调度军马。征讨南宗时,累以战功,官福建招讨使。评定后,远出交趾、两广、收捕诸叛,迁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大德十年(1306年)因药矢创复发,死于延平驿,年六十三岁,葬于宝丰县城西北17.5公里官衙……[详细]
宝丰文庙大成殿
  宝丰文庙大成殿,明代,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丰县城东大街县一中院内。文庙大成殿始创于宋,坐北向南。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崇祯十年(1637年)扩建。现存大成殿5间,为挑檐歇山式建筑。屋顶覆盖青瓦,四角系风铎,檐下用斗拱38朵。殿内有明柱8根,柱础为石质莲花形,墙内柱16根,明间和次间为隔扇门,木棂窗。文庙大成殿既是古建筑又是红色革命遗址。1948年7月28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又在此召开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陈毅、邓子恢在会上作重要报告,史称“宝丰会议”。1948年9月,中原大学校址迁入文庙,11月27日,在文庙举行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毕业典礼。12月10日,校址迁往开封,后又迁往武汉,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详细]
父城遗址
  父城遗址,商至南北朝,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马王庄村、杨庄村等。该遗址系商至南北朝时期古城址。城址分内外二城,外城呈长方形,四面城垣痕迹隐约可见,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1250米,全城周长6公里,面积约220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基宽10余米,残高约2米。内城俗称“紫禁城”,位于外城内西北隅,为长方形,城台高约3米,内城面积约40万平方米。城址内遗物颇丰,春秋绳纹陶片及汉代板瓦俯拾皆是。城址内马庄、古城等村曾先后出土春秋及战国时期青铜壶、铜鉴等。附近之南牛庄、小谢庄发现春秋战国墓葬区,出土有铜鼎、铜剑、铜铃、铜镜、铜戈等。父城商周时为应国地,春秋归楚为“城父邑”,是楚国北方之边陲重镇,楚太子建曾镇守于此。秦置父城县。据传观音菩萨肉身楚庄王三女妙善公主出生父城,出家白雀……[详细]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三村大队部。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的领导,陈毅、邓子恢分别任中原第一、第二、第三局书记,中原局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城市工作部。5月19日,中原局领导机关进驻豫西宝丰县赵官营村。该旧址为民国建筑。占地面积312平方米,现存西屋5间,建筑面积81平方米。通面阔15.3米,通进深5.5米,硬山灰瓦顶。……[详细]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河旁台地上。地处伏牛山东麓、四面环山、窑址所处地势平坦,有小河环绕西、南,制瓷原料丰富,煤炭、高岭土、玛瑙石等制瓷原料就地可取,是个原料丰富的制瓷场地,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87年,经省文物研究所试掘,发现了作坊、窑炉、排水沟、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汝官窑的典型器物及大量瓷片,因此,省文物局于同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保护意见》的文件,指示对该遗址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此后,又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大量的遗迹及出土文物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北宋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窑遗址。汝窑系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它作工精细,胎坚质密,釉层深厚,清澈蕴润,其精湛的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传世器……[详细]
宝丰白龙洞
  位于河南宝丰县观音堂境内的白龙洞洞内深邃神秘,蜿蜒绵长585米,石柱嶙嶙,奇石林立置身其间,灯光剪影,滴滴答答的水声、轻轻的脚步声,更显神秘莫测、似入神话世界石球、石龙、石龟、石牛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详细]
中原解放纪念馆
  中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文峰路中段,2014年7月1日正式开馆。陈展面积3860平方米,馆内设办公室、社教部、安保部、游客服务中心。中原解放纪念馆开馆5年来,已有国内外60余万名游客到馆参观、旅游,该馆已成为人民群众接受革命洗礼的重要场馆,为弘扬优秀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原解放纪念馆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国防教育基地,省党史委授予党史教育基地,省委宣传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等。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大军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详细]
马街书会民俗园
  马街书会延续至今已经有近800年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民间艺术大会”。中华曲艺展览馆便位于马街书会会场,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它即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介绍中华曲艺发展的历史文化展览馆。主展馆分为一、二两层,分别介绍了中华曲艺的发展和曲艺艺人心中的圣地——马街书会。……[详细]
40、宝丰香山寺 AAAA
宝丰香山寺
  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伏牛山余脉,大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其主要部分……[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