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紫金县旅游

紫金县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和党代表办公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福星楼,初建于清末,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2011年重建。1927年10月,撤退到海陆惠紫的“八一”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同月,红二师进驻紫金,师部和党代表办公地设在炮子福星……[详细]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赤溪村宝善楼。建于清末。平面呈长方形,高五层,四角设炮楼,外筑围墙,为砖木构筑,建筑面积990平方米。1930年12月15日,海(丰)陆(丰)紫(金)苏维埃政府成立,推选林覃吉、杨沛、曾添、钟一强、陈荫南为主席团,1931年春起在此办公,领导海丰、陆丰、紫金和惠阳高潭区的土地革命,使……[详细]
  桂山围楼位于紫金县龙窝镇桂山管理区桂山村中心。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一组以花岗岩条石和青砖砌筑的客家围楼。坐北朝南,高达六层。一、二层以花岗岩石条砌筑,三至六层用大青砖砌墙,墙厚1.3米。主楼前面为三进院落,有住房41间。院落的左、右两侧为4米宽的巷道以及两座并连、朝向院落的东横楼和……[详细]
  紫金 贞节牌坊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牌楼下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奉旨旌表温氏“贞节”而建。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建筑,悬山顶,高5.57米、通面宽6.47米、坊门宽4.47米。两旁置石狮,花岗岩质地,上刻精美浮雕图案花纹。虽经20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当地农民黄咸观妻温氏。19岁过门,22……[详细]
  钟镇鲁墓 位于紫金县苏区镇小北村枫树坪。为明代将军墓,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墓为灰沙夯筑,有墓穴、坟框、坟堂、祭坛和墓碑。碑高0.60米、宽0.43米,阴刻墓主人姓名和官职。清代重修,保存尚好。钟镇鲁,字天升,永安(今紫金)县人。明嘉靖年间,在南澳岛开打铁铺。“海倭侵岛”时,钟镇鲁因勇退海倭有功,被委任守备之职,官……[详细]
  孙友松墓 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塔坳村从和塘螳螂山。为明代孙氏南迁的入粤始祖墓,面积30平方米。墓向东,为灰沙夯筑,以坟堂、祭坛、墓碑和坟框组成。墓碑高0.44米、宽0.40米。碑文阴刻“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重修;始祖友松公孙伯三十三郎墓;四大房嗣孙同立”。据台北出版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传》载:“明永乐年间,友松公者,再迁……[详细]
  骆八十娘墓 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村墩子上。为明代孙氏南迁的入粤始祖妣墓,面积约30平方米。墓坐北朝南,用花岗石砌筑,由坟堂、祭坛、墓碑构成,墓顶形似铁锅复盖。碑高0.70米、宽1.34米。阴刻碑文: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孙氏祖妣八十娘骆孺人墓,四大房同立。”保存尚好。骆八十娘,原居福建长汀县河田,于明永乐年间随夫孙友松南……[详细]
  林田墓位于紫金县附城镇林田咀头村。1976年清理。墓室呈长方形,长3.88米、宽0.9米,券顶、封门已塌。左右两壁和后壁分二级,用长方形砖平铺错缝叠砌成台阶状,墓底横放错缝平铺单层砖。出土有石雕、陶瓷器、铁棺钉等共26件。其中石浮雕有龙、虎、凤、鸡,石圆雕有生肖俑、伏地俑、仰首俑和石狗等。均用红褐色沙岩雕成,置墓室前端……[详细]
  在光顶遗址位于紫金县紫城镇东南较场村。考古年代为青铜时代。1956年发现,1956年发掘40平方米。文化层厚0.7米。文化内涵可分两大期。第一期陶器有釜、罐、鼎、器座、豆、碗、壶、器盖等,纹饰有绳纹、条纹、方格纹、篮纹、编织纹等。石器有凿、刀、有肩锛、镞、环。属夏商时期。第二期有陶器瓮、罐,纹饰有夔纹、云雷纹、圆圈纹、……[详细]
  黄海龙将军祠,位于紫金县敬梓镇中联村,是河源市为数不多的南宋古建筑,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2011年被评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海龙将军祠是黄海龙孙黄灏为弘扬祖父之功烈,经当时皇帝恩准而建祠于循州琴江中镇(今紫金县敬梓镇中联村)。祠堂主体建筑成长方形,土、木结构,三进深布局,10柱6厅2上房设置,硬山顶,硬山搁标式……[详细]
  位于古竹镇孔埔村,引进紫金古竹籍深圳商人邹振惠投资创办。计划投资8000万元,打造以佛文化为主题的石窟景区,兼商务、休闲度假等项目。至2010年已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十八罗汉、巨型笑佛、睡佛等景观及附属设施。……[详细]
  桂山石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33公里的龙窝镇桂山村,距龙窝圩镇5公里。该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2年),历时四五十年建成,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6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二层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厚1.5米;三至六层用以明朝规格火砖砌成,墙厚50~60厘米。主楼前面是正屋,三进共41间……[详细]
  南岭德先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62公里南岭镇高新村,距南岭圩2公里。该楼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30多年建成。全屋采用花岗岩条石与砖瓦木结构建筑,有房间120间,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大门联:德期辅世,先耀齐家。该楼布局造型独特,在客家围龙屋中独具一格,上下栋有落差联结成一体,厅堂错落有序,采光良好,走马棚通往全屋,瓦面屋……[详细]
  位于天子嶂半山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该庵由性宗和尚始创,取名”显寿庵”。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明万历四十年(1616年)知县张国瑚到此改名为万寿庵。庵门现存有重修碑刻一通:”涌地千寻,峻拔万山之首;近天五尺,巍标一岫之尊”;佛堂联:”佛旨幽玄,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又远;禅机浩荡,……[详细]
  位于紫金县城西北35公里的黄塘镇锦口村宝胜、吉水自然村双下水库大坝下河段,距河源市38公里。前称中国南方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现为河源市业余体校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该训练基地始建于1999年4月,赛道长340米,赛道总落差6.5米,赛道回旋门21~25个,水流量8~10立方米/秒(激流回旋的水源双下水库库容160万立方米,一……[详细]
  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圩镇。该馆于2010年10月动工,2011年5月29日落成开馆,投资760万元,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8平方米,是重檐庑殿顶的仿古建筑,前廊7间8柱,一楼安放孙中山铜像、陈列以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孙屋排”为中心的沙盘模型;二、三层设展览厅,展出孙中山的祖籍渊源及其生平史料。……[详细]
  位于紫金县城东北21公里的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镇1公里。该馆原为孙中山入粤始祖的孙氏宗祠,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面宽3间,进深3间,砖木构筑,建筑面积782平方米。民国31年(1942年)成立纪念馆,198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革中央主席屈武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详细]
  天子嶂位于紫金县城以西21公里,义容和九和镇交界处,方圆20平方公里。相传因该山有一座坟墓,其后代可出天子而得名。明朝末年改名为天字嶂,2007年天字嶂复名天子嶂。天子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764米,山脉与鸡公嶂相连。山上有明解元钟丁先讲学传道遗址,“观音庙”“孔子岩”“杨景石洞”等古迹。山顶有“仙人石”“仙人脚……[详细]
  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该镇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这块红……[详细]
  公馆位于中坝镇发昌孙屋排,是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开基地。明末,孙中山十一世祖孙鼎标在此设馆练武,称武馆。后解元钟丁先募兵勤王,曾拜孙鼎标为千总,为反清复明屯兵于中坝凹下山,在孙屋排操练兵士,故改名为公馆。相传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孙氏人粤肇祖孙友松偕弟友义,从福建长汀南迁嘉应州长乐,落居在上镇约发昌村的黄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