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龙川县旅游

龙川县旅游景点介绍

黄居仁故居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立“潮汕七日红”政权。后任0广东省委特派员、巡视员等职。同年冬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任0惠阳县委书记,0广东省委巡视员。同年秋,联系、恢复广州地区党团组织工作……[详细]
黄克故居
  黄克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三印村上印。建于清代,坐东向西,二进二横,正屋上三下三布局。面宽21米,深15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黄克(1905~1928),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佗城镇四甲村人。1922年投身革命,从事青年运动。1924年被选送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员学习班,并加入中国0。毕业后任-中央农民特派员,在东江、北江从事工农运动。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命回家乡改组0龙川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1928年2月初,黄克在四甲上印寨其祖屋组织召开附近乡农会、县农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代表大会,成立龙川县苏维埃政府。黄克当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将四甲、坪田及鹤市、通衢、登云、黄布等地革命武装合编为“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任“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总指挥……[详细]
叶卓故居
  叶卓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东苏。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进三横(左一横)二围陇,正屋上三下三布局。面宽39米,深51米,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叶卓(1891~1930),原名卓庆,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人。1922年加入广州石行工会,投身工人运动。1925年春加入中国0。1926年积极参与省港大-斗争,同年10月回家乡协助整顿双桥乡农会组织,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后回广州担任石行工会主席。1927年10月回龙川开展工农运动,19528年2月,当选为龙川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划鹤市武装大-。同年4月上旬在霍山成立0五兴龙县临时委员会,并被选举为书记。翌年1月兼任0龙川县临时委员会书记,12月兼任0龙川县委组织部长。1930年7月,在龙母田北不幸被捕,12月在佗城被杀害,时年39岁……[详细]
黄强故居
  黄强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下围。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三进二横,客家方型屋,正屋上七下七布局,横屋前后部有角楼(四层)。总面宽42.2米,总深3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83平方米。黄强(1888—1972),男,字莫京,生于广东省龙川县老隆水贝村。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科。后留学英、法等国,习工、农、航空等专业。通晓日、英、法语。“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海外,1916年,回国参加讨袁军。尔后发起组织广东青年赴法勤工俭-动,任广东检学会会长。投效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后,深得孙先生器重,曾先后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处长、虎门要塞司令、粤海关总监。任广东工艺局局长时,创办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并兼任校长。抗战暴发复从戎,聚粤军将领麾下,出任十九路军参谋……[详细]
李荣故居
  李荣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葛藤村下坑二队。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现存横屋八间,左横前四间。面宽32.3米,进深29米,建筑面积936.7平方米。李荣(1875—1949),又名观妹,号华亭,外号李亚奀,龙川通衢镇葛藤村人。童年仅念过私塾,因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前往广州谋生,后转入香港英国“厄瓜尔”号远洋轮船当海员。其性憨直,敢抱不平,曾入香港海外联义社,并被推选为孙中山宣传革命筹饷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此,与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1896年孙中山遭清朝廷通缉-英国,被清驻英使馆诱禁,欲将孙装于大木箱运回中国后加以杀害。李荣闻讯,万分焦急奔走求援营救。得到孙中山在英国老师康德黎鼎力救助,将孙中山先生保释脱险。李荣为人忠诚,甚得孙中山赞赏与信赖,并认李为义子……[详细]
魏南金故居
  魏南金故居位于龙川县龙母镇永光西和岭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为三进二横布局,砖瓦结构,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现基本保存完好。魏南金(1914---2001)年,龙川龙母镇永光西和岭村人。1934年,在广东省立一中(今广雅中学)读书。1936年8月参加0领导的地下-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冬在龙川加入00,仁0永和支部书记。尔后,先后任0龙川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龙川中心县委常委兼青年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的秘书、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和特派员、北江特委副特派员兼组织部长等职。1944年初,为开展粤北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恢复党组织活动,魏南金赴桂林寻找0组织。时因广西党组织受破坏,与党联系中断,遂参加由田汉领导的抗日“文抗队”及暂在广西某中学任教师作掩护。1945年8月奉0广东党组织指示回粤,参加……[详细]
东江龙川生态旅游景区
  东江龙川生态旅游景区是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和独立的创意,开发建设成为颇受人们钟爱的游乐休闲圣地,被誉为城市人的“世外桃源”。进入水坑,就似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使您变得年轻,忘却了烦恼。景区内青山滴翠,一片绿海,方圆50平方公里内绝无污染,让人陶醉。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令人留连;清澈甘甜的溪水,惹人顿足,清得可见鱼虾追戏,甘得沁人心脾。……[详细]
佗城东山寺
  “首营古寺在东山,底事钟鸣向暮间;一百八声声响后,僧人从此锁禅关。”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被贬谪惠州到龙川游玩,在尽兴游览东山寺后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东山寺,座落在龙川佗城镇东瑶村,面向嶅山与东江,背靠东山岭,因此取名为“东山寺”。它始建于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东山寺大门正对着东江,一幅“山壮秀色迎宾客,寺院钟鼓念弥陀”的金色对联雕刻在大门两旁,尤显古朴而庄严。沿门而进,可见寺内种植着柳树、松柏等植物。东山寺是个三进院落四合院,建筑为硬山顶式,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寺内分别设有三宝殿、观音殿两个拜殿,二殿均设有两根粗而稳的门柱。三宝殿上摆放有如来佛祖、弥勒佛祖等五个栩栩如生的神像;观音殿的中间则摆着1个观世音,旁边也有近20个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神仙。寺内……[详细]
水坑生态旅游娱乐区
  水坑生态旅游娱乐区,是国家级AA旅游区,距龙川县1公里,-茫茫,山泉潺潺,风光如画,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景观迷人。素有“世外桃源”之称。是访古觅幽的好去处。每天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位诗人盛赞水坑曰:“绿色生态水坑游,森苍林莽清泉流;天外来客卫星罩,希世珍宝仅此有;空气罐装可出口,鸟语花香景清幽;移步换景画中行,到此一游增益寿。”水坑生态旅游风景区是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和独立的创意,开发建设成为颇受人们钟爱的游乐休闲圣地,被誉为城市人的“世外桃源”。进入水坑,就似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使您变得年轻,忘却了烦恼。景区内青山滴翠,一片绿海,方圆50平方公里内绝无污染,让人陶醉。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令人留连;清澈甘甜的溪水,惹人顿足,清得可见鱼虾追戏,甘得沁人心脾。景区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详细]
紫霞山庄
  越王山属丹霞地貌,由数十个石山组成,险峻而秀美。主峰海拔316米,四面绝壁;谷底及山脚植被茂盛,一片苍翠。从远处看,主峰屹立于群山的簇拥之中,如一位大王在士兵的护卫之下,巡视东江两岸广阔的土地。这是一座具有王者气派的雄伟大山。越王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相传越王山是因西汉南越武王赵佗登高面壁铭志称王而得名。千年的古寨门、完好的越王井、越王榻,更让人睹物寄情。这是自然风光独树一帜,更是山水完美融合的典范。其山峰千姿百态,势如南越王之千军万马雄伟壮观。天然大佛、转运石、越王谷、越王石等自然景观堪称粤中一绝。踏入风景区,游客中心、湖上餐厅均是别具一格的休闲建筑,红石小道和木板栈道交映相连,游客乘风而上,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鸟鸣,可谓“一步一佳景,步步倍幽奇”,这就是越王……[详细]
71、佗城景区 AAAA
佗城景区
  佗城是岭南最早设置的古县龙川县城,又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民国30年(1941年)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教育会通过改名为佗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南平百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设县治于今佗城。自秦代至民国,佗城都为龙川县治所,同时又是五代南汉至明初循州(路)治所。佗城历经2000余年沧桑,曾为粤东北部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古城初为土筑,方形,城东至老城街,城南至县前街,城西至城东,城北至北角塘,城垣周长约800米。据原《龙川县专》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龙川迁至老龙(按老隆)”。民国28年(1939年)拆毁老城墙时,发现刻有“循州砖石使白”、“循州造”、“甲寅”等字样的城砖。“甲寅”为宋神宗赵项熙宁七年(1074年……[详细]
龙川下塔
  下塔位于田心镇塔峰村,宋代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仙塔”。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创建,明万历乙已(1605年)重修。至今已有885年历史。塔身铭文砖有“宣和二年庚子”字样,下塔为平面四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5米。塔外观黄灰色。花岗岩条石垫基,以上皆用砖砌。首层边长4.4米,西面辟一门可入塔腔,其余三面为假门。二层以上空心无梯,四面皆作假门。塔身外壁不设平座,不设斗栱,仅以棱角牙子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各层收分较大,呈锥形向上。此塔在粤东古塔中为唯一平面四角宋代砖墙。1989年,广东省政府将下塔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3、燕仙岩
燕仙岩
  燕仙岩又名燕子岩,位于龙川县贝岭镇上盘管理区境内的一座大石山上。石山孤峰中悬,石梯入云,奇花异兽,风景清幽美丽。岩洞天成,泉水从石壁缝隙滴落,滴石成井,井水清洌甘甜。岩洞左边靠近石壁处有一石床,名曰:“仙人床”。据考古工作者的考察分析,极有可能是古人类穴居之处。古往今来,“燕仙岩”香火鼎盛,攀登“燕仙岩”425级石阶虽然十分辛苦,但由于这里风光旖旎,又有众多的神奇传说,所以游人长年络绎不绝。……[详细]
鸡足山古钟
  鸡足山古钟位于车田镇,为鸡足山寺庵所藏,重300余斤,高90厘米,直径60厘米,造于乾隆年间,钟身有两联“国泰民安歌仕日,风调雨顺乐尧天。”“声闻四野闻慈渡,响彻群生佛0”,周围还铸刻有《鸡足山建钟序》一文。……[详细]
龙川九龙湾景区
  九龙湾位于龙川县黎咀镇,距县城40公里。景区内有三大旅游景点:驰名中外的龙川矿泉度假山庄,集天然矿泉泳池、会议中心、度假别墅和娱乐保健于一体;安全可靠的东江漂流;岭南第二大人工湖青龙湖均在景区方园12公里内,是休闲、疗养度假及会务的好去处。……[详细]
萧殷故居
  萧殷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新渡村竹园里。建于清代,原建筑已改建,现仅存右横屋后一角楼(3层)。面宽5.5米,深5.5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灰沙夯筑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青砖地面。角楼高三层,约12米。木楼棚、木楼梯。角楼每面对外都设有圆形或葫芦形枪眼。萧殷(1915-1983),原名郑文生,龙川县佗城人,少孤家贫,初中毕业后再佗城小学任教,并从事业余写作,先后以肖英、何远、黎政等笔名发表短篇小说30余篇。1936年弃教往广州就读艺术学校,参加“广州艺术协会”,发表多篇杂文,投入抗日-,后加入0领导的“上海防护团”任战地记者。1938年,从武汉辗转到延安,就读鲁迅艺术学校。同年加入中国0,任延安中央研究所文艺研究员和中央艺校教员。1939年调张家口任《新华日报》编委。抗战胜利后,……[详细]
77、枫树坝
枫树坝
  龙川枫树坝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671公顷,位于东江上游,属中亚热带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有植物50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其中鸟类31种、兽类17种、两栖爬行类及鱼类2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15种,如白颈长尾雉、豹、蟒蛇、白鹇(广东省鸟)、猫头鹰、穿山甲、香樟等。保护区内的枫树坝水库是集防洪、发电、供水于一身的综合型水库,属我省第二大水库。……[详细]
龙川霍山风景区
  霍山风景区位于龙川县内中部,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是省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闻名遐迩。相传,远古时代,这儿没有大山,后因当年的女娲补天时,将剩下的一点沙浆,撒落人间,刚好落到霍山,故使霍山呈现出悬崖高耸,绝壁万丈,横空屹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山峰。霍山昔日不叫霍山。后来,楚汉相争,天下大乱,著名学者霍龙的祖先自吴迁越,世居龙川,隐居霍山。汉高祖在位时,曾令请霍龙出山任职,但霍龙无心于官场,乃曰:“龙川者,龙之生地也。龙若离川,莫若赐死”,婉言谢绝,隐居霍山,著书立说,传播文化,开导乡人,后功成仙去,名传于世,时人感其恩泽,将此山命名为霍山。霍山名胜颇多,有险峻峰峦三百七十二,著名者有四十八峰,二十七岩,八大洞府,十一泉池。真是千……[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