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旅游景点介绍

鹫峰山庄
  鹫峰山庄,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北安河村西,鹫峰原名秀峰,海拔约450米,为燕山山脉的支脉,山顶有数株古松挺立,如一只雄鹫兀立而得名。山下有秀峰寺,坐西朝东,有殿三进,殿房数十间。秀峰寺南是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座地震观测台—“地质调查所鹫峰地震研究室”,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观测台站之一。秀峰寺前有响塘庙,是清咸丰九年,醇亲王府的孙殿亭等人集资修建,为宫内太监养老休憩之所。相传响塘之名为慈禧太后御赐而闻名。1999年海淀区将鹫峰山庄、秀峰寺、响塘庙、地震台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彩和坊24号院
  彩和坊24号院,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彩和坊南端,建于光绪年间,为清朝著名太监李莲英在海淀镇修建的三处宅院之一。该院原来大门坐东朝西,进门后南侧为车马房,现尚存三进四合院落,东跨院原为花园,现无存。2000年,海淀区卫生局投重资对该处宅院进行了全面修缮,是海淀镇现存的较为完好的宅院。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慕寺山门
  恩慕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其北侧50米处为恩佑寺山门。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时,皇太后长期居住于畅春园,后于乾隆四十二年病逝。乾隆皇帝“昭承家法”,在恩佑寺旁建恩慕寺。现存建筑只有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佑寺山门
  恩佑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南侧50米为恩慕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此处原为清初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康熙晚年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寺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现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淀法华寺
  法华寺,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魏公村民族大学西侧,建于明万历年间,历史记载甚少,余皆不详。法华寺风格独特,建筑布局严谨,精巧别致,现存殿房30余间。寺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殿三进,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山门殿正中有匾额,刻有“敕赐法华禅寺”等字。大雄宝殿为硬山式建筑,原供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殿前有月台,东西有配殿,现保存基本完整。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6、高粱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粱桥
  高粱桥,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的高粱河上,是北京现存的一座著名桥梁。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筑建,为全石筑架,南北走向,因横跨高粱河,故名之为高粱桥。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源闸桥
  广源闸桥,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底区紫竹院街道辖区,东与紫竹院公园相通,西靠延寿寺、万寿寺。广源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89年),俗称豆腐闸,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住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闸。该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其结构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闸口宽约13米,长约6米。历史上,广源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又具有桥的功能。广源闸是元代以后帝、后们出京游玩的重要转船处。因广源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元代后历朝都对其精心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广源闸仍为木桥,1979年落架大修,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置栏杆。又于1998年北京治理长河时进行了修缮,将南侧的桥墩拆除了1/3,重新更换了水泥桥面,增加了汉白玉栏杆。闸……[详细]
308、妙云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云寺
  妙云寺建于乾隆年间,建成后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至清末,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了驻藏大臣张家,张家不信佛,将寺中泥胎偶像倒,作为别墅使用,取名“石居”,并换上“石居”石匾。1937年“七七”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20世纪60年代曾为海淀修养所。该寺坐南朝北,四合布局,依次为山门、敞轩、正殿及东西配殿。山门、敞轩均为歇山大脊,灰色筒瓦屋面,正殿为硬山筒瓦箍头脊,面阔三间,左右均有耳房,前后出廊,旋子彩画,据资料称正殿后有石灰岩假山,院内有无字碑两通,现均已不见,山门南有汉白玉石碑两座。2001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立马关帝庙
  立马关帝庙,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大街东端,院分两进,殿分中殿、正殿两层,全盛时殿堂禅房共40余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的大太监刘诚印主持,建成之后大太监崔玉贵献香火地680亩,宫中年老病衰的太监,可栖居于此。该庙祀奉的是关羽,因山门左侧之殿塑有一匹红色马,即“赤兔马”,故名。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山八大处(灵光寺)
  北京灵光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纯铜贴金铜造像,为泰国僧王赠送。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咸丰年间,原为寺内放生池。池中有子午莲,锦鳞游弋,鱼盈尺许者众多。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此塔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后寺内僧人在清理旧塔基时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北行过一回廊为原卧游轩、居士院及方丈院。现方丈院中有1958年所建佛牙舍利塔,塔中舍利阁内以纯金七宝塔供奉佛祖灵牙一颗。2000年中国佛协新建了玉佛殿和已故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影壁……[详细]
北京奥运博物馆
  北京奥运博物馆是北京市文物局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坐落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负一层,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主要承担奥运文物征集、保管、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北京奥运博物馆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主要通过展览、讲座、互动活动等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刻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同时肩负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重任,是一所集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主要通过展览、讲座、互动活动等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刻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同时肩负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重任,是一所集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南路1号电话:010-84378778……[详细]
北京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旅游区
  长城中外闻名,中国很多地方有长城,国内最著名的名为八达岭长城,国外最著名的名为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1961年3月“万里长城——八达岭”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八达岭作为北京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详细]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是国内首家集“传媒文物收藏、传媒实物展示、传媒史学研究、传媒文创教育、传媒体验服务”五位一体的国家级传媒类综合性博物馆,它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博物馆类别和传媒行业两项空白。传媒博物馆所属广播、电视、电影、传输四个分馆于2012年10月26日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形成“四馆七厅一条传媒科技走廊"的展览格局,展览面积约3000平米,馆藏藏品12000余件,其中文献档案图片1000件、音视频影像资料4000件、传媒文物7000件;重点展现国内外广播电视电影事业从诞生,发展到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凸显“"历史传承、底藴深厚、史料详实、时代变迁”,办有思想的传媒博物馆的建馆理念。2012年12月26日,获得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传媒博物馆成为北京市第164家登记注册的对社会开放的博物馆;20……[详细]
魏家胡同18号宅院
  魏家胡同18号宅院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9年,为清末营造家马辉堂亲自设计的住宅,又称“马辉堂花园”。宅院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东部为住宅,西侧为花园,住宅部分保存较完整,花园部分多有拆改。该院是清末民初北京传统宅院的代表。……[详细]
史家胡同51、53、55号宅院
  史家胡同51、53、55号宅院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宅该宅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组三进院落组成,保存较为完整。其中51号前两进院曾作为现代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北京传统宅院建筑,同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良好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组三进院落组成,保存较为完整。其中51号前两进院曾作为现代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北京传统宅院建筑,同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良好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详细]
  富育女校教士楼、百友楼旧址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66年美国基督教牧师富善创建安士学道院,1900年庚子之役烧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建教士楼,次年改校名为富育女子学校。共有三座小楼,均为砖木二层结构。百友楼建于1929年,东西向二层楼,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大式作法。……[详细]
孚郡王墓
  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之墓,又称九王坟。园寝中的石桥、碑亭、仪门、享殿等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孚郡王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墓坐西朝东,南北宽80米,存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和宝城、宝顶等。碑亭坐西朝东,高8米,单层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纹。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园寝北侧建有阳宅,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单层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顶为盘龙藻井,长方形青条石台基。墓区有柏树、白皮松147株。1990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至距石桥东端10米与中轴线的垂直线,南、北至围墙及其向东延长线,西端帽墙周围至最下一层挡土墙。2007年文物部门对孚郡王墓古建群的修葺包括对古建门窗、梁柱、殿顶、地面砖瓦的修补以及彩绘的补色等工……[详细]
  国子监街,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又称国子监胡同。2008年6月14日,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国子监古街重新以“旧面容”示人,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开馆。国子监街,元时已然形成。明时称“国子监孔庙”。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国子监街立有四座牌楼,街口的东西两座,额枋曰“成贤街”,“文革”之中一度改名红日北路九条,后恢复原称。国子监街多平房民居,保存着旧京街巷风貌。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街。其周围的胡同,不少与国子监相关,诸如国学胡同,箭厂胡同等。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详细]
  新开路二十号四合院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崇外大街迤西兴隆街内。建于民国初年。院内南、北正房各三间,两侧各附耳房一间,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均为硬山合瓦顶,前出廊。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通,屋檐椽头嵌珐琅图案饰件,窗框成元宝装饰。建筑精致,保存比较完整,系北京比较标准且有典型传统价值的典型四合院。……[详细]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红庙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清初,天桥附近的水,向东经鱼藻池、状元桥、红桥、窑坑(今龙潭湖)出城,时天桥南的渠道常淤塞不通,乾隆派人疏渠,因成效显著,故亲书为记。碑体为方柱形,南向,高约8米,各面均宽1.45米。顶部有四角攒尖式碑盖,四脊各雕行龙1条,龙昂首曲身呈波浪形,龙尾辐凑于宝顶。碑身下为束腰须弥座,有浮雕呈现出覆、仰莲瓣及云、龙、菩提叶等纹饰。碑额和碑面周边有龙形纹边饰。碑四面均刻有文字,南、西面为汉字,北、东面为满文,上首为汉字题名“正阳桥疏渠记”,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及当年天桥河渠整修的情况。此碑原在敕赐弘寺山门内,庙宇建筑已无存。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方碑本身。……[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