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景点介绍
龙泉寺万缘茶棚位于凤凰岭景区龙泉寺前。民国时期,庙会兴盛,有广东香客募捐,在金龙桥南东院建万缘茶棚一座,施茶施粥,普结善缘。茶棚整体由进院山门(东西带耳房)、正房(带耳房),及东西配房构成,建筑坐北朝南,院内“万缘茶棚石碑”清楚记载了茶棚的募捐及修缮情况。2013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再次修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遗址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为其狩猎行宫,后废。明正统二年(1437)赐额妙觉禅寺,明弘治十四年(1510)改称明照洞瑞云庵。据碑文证实,妙觉禅寺因瑞云庵“坍塌旧基”而迁至南50米处,北部“明照洞瑞云庵”存门楼,金刚石塔,山洞,山洞房基。门楼为花岗岩雕刻。庵内金刚石塔位于山门东侧,高15米的巨石岩顶,始建于明代。塔高约2.5米,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各角雕饰着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据碑文记载,此塔为妙觉禅寺第一代主持尹奉的寿塔,其尸骨埋于塔下。1999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车耳营妙觉寺遗址位于苏家坨镇凤凰岭公园南线,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明正统二年(1437),太监赵永等在黄普院旧址上兴建寺庙,赐额“妙觉禅寺”。明成化二年(1466)改建妙觉寺。寺北有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寺南向,原有山门殿、天王殿、正殿、后殿和方丈院等。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现寺基址及银杏树尚存。遗址内有若干石构件及两通碑散落,一为《敕赐妙觉寺记》碑。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在明清两代至民国年间,妙峰山顶峰的碧霞元君庙的香火闻名北方。《燕京岁时记》记载“庙在万山中……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可见妙峰山香火旺盛。昔日香客进香主要有四条古香道,其中有三条在海淀区域内,分别为老北道、中北道、中道。中北道自海淀区苏家坨北安河村开始,沿途有七个茶棚遗址,依次为:清福观、响塘庙、青龙山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瓜打石、妙尔洼。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位于凤凰岭山麓,东南距台头村约2.5公里。原名妙峰庵,因其坐落于山谷深处,俗称旮旯庵,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原为四合布局,坐北朝南,今已圮,只存两座石窟。一窟在庵西侧,门向东南,面积约20多平方米,另一窟在庵东侧,因窟前有53级石阶而称“五十三磴”。五十三磴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巨大山岩上,五十三级石阶陡峭凌厉,宽仅数尺,石级尽头即为石窟,窟高1.83米,深2.15米。临洞眺望,群峰尽收眼底,景色尤佳。曾于2006年修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凤凰岭石刻刻于民国年间,位于聂各庄村凤凰岭山麓,东距台头村约一公里。凤凰岭峰峦险峻,山势奇丽,为花岗岩体。“凤凰岭”三字为楷书,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工整,由北向南排列,每字高约4米,宽近3 米,字间4.5 米,笔画宽度在0.2米以上,它是北京西山风景区最大的摩崖刻字。……
[详细] 范长喜宅院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村第四十七中学内。清光绪年间,在环谷园西坡平台地,光绪皇帝生父醇贤亲王奕譞府上总管范长喜在修建七王坟的同时,在此地为自己修建了宅园,院内及周围广种丁香,时称“丁香院”。1924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选中京西鹫峰之麓,妙峰古香道起点之侧的北安河皇姑园,通过多方筹资购置,修缮丁香院作为中法大已修缮一新。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923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在海淀温泉村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1924年迁至北安河乡环谷园。1924-1925年,冯玉祥、孙岳和胡景翼(字笠僧)捐巨款帮助学校建造了图书馆和校门前石桥,为感谢胡将军义举,图书馆取名为笠僧堂。笠僧堂为近代建筑形式,前有石桥,为花岗岩质地,保存完好。该校原有房七十余间。现存建筑有笠僧堂。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莲花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始建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并扩建,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八年及三十一年三次重修扩建寺整体格局为坐西朝东,依山势分三级。一级有莲花池、告示碑及磨盘,二级有山门,卷棚硬山合瓦屋面,匾额“莲花寺”。三级分中院、南北跨院,均为四合布局。中院有山门殿、正殿、南北配殿,山门殿面阔三间。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屋面。配殿硬山箍头脊,棋盘心屋顶,南北跨院各有正殿三间。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 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莲花寺碑记》碑。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西埠头兴善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俗称东庙。寺坐北朝南,前有古树两株,碑两通,两通碑皆螭首龟趺,西侧为《大明创建兴善寺碑记》,为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碑文记载“首列山门、中立佛殿,左列伽蓝堂而拥护之,右列祖师堂而翊卫之,钟鼓有楼,讲禅有室,供有田畴,福有爨具,环以僧庑,缭以垣墙,坳垩鲜明,金碧交辉,诚然一大成招提也”,说明寺内过去前有山门、中有佛殿、左有伽蓝殿、右有祖师堂,还有钟楼、讲禅室。目前仅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木构架上绘有彩画。另一碑为《大明兴善禅寺碑铭记》碑,为翰林学士张天瑞撰。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聂各庄村。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代。坐西朝东,分前殿、中殿、后殿,各三间,小式大木。前殿、中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苏式彩绘;后殿为筒瓦卷棚箍头脊,苏式、和玺、旋子混合彩绘,抬头梁垫板有“松柏千年茂,芝兰百岁荣”字样。大门口有石狮一对。中殿后有“护国佑民观音禅林”匾额一块,碑座两个,前殿前有国槐一株,中殿南侧有侧柏一株。2006年、2010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曾两次对该建筑进行了抢险修缮。现存房屋三间,总体保存状况良好。……
[详细] 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初年重修,坐北朝南,院内有“重修碑记”碑一通,为清光绪二年(1876)所立。另有一个碑座和半截碑,在庙东北京凤凰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院内。现存建筑为2003年修建,三合布局,正殿为原址重修,面阔三间,另建有东西配殿、后殿。配殿面阔各三间,后殿面阔三间带二间耳房,正殿为崇宁殿,后殿为娘娘殿。关帝庙前古松树龄久远,姿态挺拔,铺青叠翠。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北安河玉皇庙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津路灯会重修玉皇庙碑记》碑文记载,此庙宇年深日久,风雨摧残墙垣颓败,光绪年间,天津路灯会为了方便每年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到妙峰山进香的香客,将从村里购得的“津郡路灯会存灯之所”重修。民国时再次重修。殿南有“万古流芳”碑一通。庙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三合院落,现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苏式彩绘。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北安河双关帝庙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建于清代。 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依次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筒瓦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和玺、苏式彩绘兼有,现代门窗装修。前殿面阔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小式大木。南北配殿做法同前殿。现存建筑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 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高时明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工村。据《永清县志》记载,高时明十五岁入宫,掌司礼监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进北京,高时明0-身亡,葬在九龙山(今大工村)。墓门额上镌“一化元宗洞主”六字,门柱刻对联“仁民爱物维国运,复忱怀伦衍圣传”。石室墓坐西朝东,室内左右两侧各有一石仿木构筒瓦檐龛,正面为石棺床,饰以石仿木构垂花门样式,石券顶,均为青石料。该墓室于20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被发现,部分构件被清理拆除用于砌筑水库。有记载大工村山上有玄同道院,据传道院原为高时明宅院,“其山九峰环抱,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寿冢在焉。有浮图曰玄同宝塔”。另据《燕都名山游记》记载,玄同道院内有七级宝塔称玄同宝塔。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瑞王坟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嘉庆皇四子绵忻封瑞亲王,于道光八年卒,其子奕志袭瑞郡王,奕志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谥号敏,葬于此。 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沿中轴线依次是石桥(已毁)、碑亭(已毁)、隆恩门、隆恩殿、宝顶(已毁)。地宫青石板拔券,墓道、石门已毁。坟围墙西部尚存。隆恩门面阔三间,隆恩殿面阔三间。 2009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抢险修缮。 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田村关帝庙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田村,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格局为坐北朝南,现存古建筑北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殿前有碑《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一通,碑文中记载了清顺治十八年重修事宜。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北坞关帝庙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北坞公园内,建筑年代不详。整体坐北朝南,筒瓦,硬山调大脊,正殿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2009年由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修缮,现保存完好。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以侵略为目的,强化了军事设施的建设,在海淀区小屯村修筑飞机场及飞机掩体。该掩体遗址出口处宽17.6米,纵深13米,内高为4.7米,顶部为穹窿顶,水泥浇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是日本空军在海淀驻军现存的重要物证,为海淀区青少年教育基地。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门头新村甲8号四合院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 号,院落整体格局为两进四合院,正房坐西朝东。一进院东房、西房均面阔五间,卷棚筒瓦硬山。南、北房面阔三间,硬山合瓦。二进院门为垂花门,门口有两个青石质门鼓石,正房面阔五间,南、北房面阔三间,均为硬山合瓦。该院落解放前为一地主家宅院,解放后先是归部队使用,后来第四十五中学将这里用作教室,文革后归四季青乡政府,乡政府将二进院落(西院)出租给香山助剂厂。现该处土地已经归永泰开发公司。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