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韶关市 > 翁源县旅游

翁源县旅游景点介绍

涂志伟美术馆
  涂志伟美术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滃江河畔,总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历时6年的精雕细琢,总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收藏、陈列涂志伟美术作品,是一家公益文化艺术机构,将长期向社会开放。馆内展示和收藏了涂志伟的代表作品400余件。涂志伟美术馆的落成,成了翁源继三华李、九仙桃、东华寺、兰花基地、冷泉滩之后的一张新名片。经过6年建设,这里将成为翁源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涂志伟擅长以中国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写实油画,代表作有《七步诗作品集》、《树和鸟巢》、《贵妃醉酒》、《反弹琵琶》等。该美术馆展厅分三层,分别展出了400多幅涂志伟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其中他2013年9月刚完成的巨型油画《心动》吸引来宾驻足观赏、并纷纷在画作前留影。涂志伟曾多次率领美国油画家到翁源采风。他表示,在故乡修建美术馆,是……[详细]
22、铁龙宫
铁龙宫
  千百年来,关于“龙仙”的传说故事,其实就暗示世人:翁源境内的地名之所以冠之以龙、仙、翁的特别多,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民间里传说翁江之水源于龙川之流,看来不是“空穴来风”,《韶州府志》和《翁源县志》都把这传说载进去,必有一定的事实根据。随着铁龙之“龙宫”被叩开,人们开始相信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不都是虚构的。1985年,翁源县政府邀请二0九地质工程、暨南大学历史教授、省博物馆考古队、珠影摄影师及香港《大公报》记者组成一个专业探测、探险、考古、摄制等多功能小组对铁龙镇的“水龙宫”进行全面考察、录像。结果获得惊人的发现:在目前未经过任何人工挖掘、开凿之前,行人或游艇可到达的群洞就有八个。仅仅主洞长就达1700米!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每个群洞也包含有不少支洞,长约一百至数百米不等。整个主龙洞是一条地下……[详细]
周陂白面仙岩
  白面仙岩位于周坡镇西南部约五华里的藤山垌口,高数百米,壁上一块白面石数十里之外可见。岩山呈圆状,洞口挨近山顶。据县志载:藤山白面仙岩,昔有仙人炼丹于此,其丹灶遗迹至今仍存。此岩洞历来为释道两家僧人道士之居所,富丽堂皇。岩中既雕刻有十八罗汉,又塑有张飞、关公、观音娘娘的塑像。……[详细]
24、梅岩
梅岩
  在翁源县新江镇有个奇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梅岩,它是因为宋代进士梅鼎臣,梅佐父子俩在这里居住和在岩洞内潜心读书而得名。梅岩洞内山清水秀,当年梅鼎臣父子俩在岩洞下建有居室曰:“梅村公馆”,馆门挂有“天地同流”横匾。明代知县朱景运改题匾曰:“阅水阅人”,现公馆已废,京珠高速公路从遗址前直铺而过。梅岩洞总面积27000多平方米,洞内有河流长20多公里及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厅;洞内有石乳、石柱、石幔、石树、石花等奇异景观。据记载,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梅鼎臣与北宋工部尚书、集贤院大学士、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余靖同中进士。出任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官至殿中丞、殿中省。梅鼎臣为官刚直廉明,深得各官钦敬,宋帝嘉许。梅鼎臣之子梅佐于宋天圣五年考取进士,官任藤州之州(今广西藤县),他继……[详细]
书堂石遗址
  “书堂石遗址”位于翁源县三华乡翁江河中心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是唐代文化遗址,筑于江中心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载:晚唐时期,有一翁源人叫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三十二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详细]
东华山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总面积6.2平方公里。它由风景秀丽的东华山和历史悠久的东华寺构成。东华山属喀斯特地貌,遍布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景色迷人,风光秀丽。有雄伟挺拔的五指山,文人墨客赞叹不己的笔架山、金龟望月山、玉兔峰、狮子山、卧佛山、天王山、骆驼峰、鸡冠石等。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东华寺是东华山上著名寺庙,据韶州史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高僧智药禅师航海抵粤,途经翁源,见此地境界非凡,佛光普照,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便在此地创建灵鹫寺。后于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称东华禅寺。素有“东华寺的风,南华寺的钟”之说,千百年来,东华寺香火鼎盛,游客如云,名闻遐迩。东华山风景区奇特的自然风光并融合悠久的宗教文化底蕴,在国内尚属罕见,其建成将是一处度假、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详细]
27、八卦围
八卦围
  八卦围建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其环境应合客家人传统的风水观:东方有流水曰青龙,西方有大路名白虎,南方有污池曰朱雀,北方有丘陵名玄武。这四样齐备的地方,叫做四神相应之地,就十分好。怪不得,这里的人名字亦多有“龙”“虎”的。八卦围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外墙高6米,用石灰,沙,石砌成。巍峨坚固,从外到内,房屋由高到低,屋形奇特,有的如一段虹桥,有的象一把折扇,有的似半截镰刀,几乎没有一间是方的!可能是这里的每一组房屋更卦象有所对应。围中街道均铺以鹅卵石,纵横交错,扑塑迷离。大的可容两辆摩托车并行,小的小到公可容半个身位(即需侧身贴墙而行)。在八卦围中的阴阳鱼中点上,原打有一口水井,其历史各有说法。直径约有2米,深(到水面)6-7米,其水质清甜爽口,据说可供全围2000人使用。后来(……[详细]
湖心坝民居群
  湖心坝客家围楼(含外翰第、大夫第、长安围、三门楼)位于翁源县北部翁江河畔,是粤北山区一处神奇的客家人聚居地。全村有土地面积288公顷,耕地面积146公顷,人口2207人。该村地处翁江河与江尾河两水汇合处,地势平坦,一马乎川,土肥水足。村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古代客家围楼59座,围楼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一楼连接一楼。围楼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之多。在粤北山区,如此庞大的古代畦筑群实属少见。湖心坝的客家围楼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南迁人粤沈姓二世祖(人称翁祖)永初公始建。成化年司(1465—1487),湖心坝沈氏宗旗人丁兴旺,经济发达,富甲一方(明万历二十五年《沈氏旅潜》有载),其时,村中富者大兴土木,争相兴建桐堂楼阁。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铁龙洞
铁龙洞
  介 绍 铁龙洞位于翁源县铁龙镇,距京珠高速公路沙溪出口22千米,铁龙洞共有八个洞,主龙洞依一条地下河蜿蜒伸入,长1665米,总面积约10100平方米。常年流水潺潺 ,清流干冽,终年不息。洞中有龙潭四处,大厅堂十多个,各厅堂中景致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主龙洞有一个特别奇景---“世纪之吻”,令人陶醉。广东韶关……[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