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旅游景点介绍
朝阳县十二台营子乡袁台子村内,发掘于1982年,现已被原地封存保护。墓0-土了大量陶器、釉陶器、铜釜、铜魁及马具等珍贵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墓室四壁及顶上均抹一层草拌泥,然后抹白灰,大部分白灰上绘有彩画。技法大都为墨线勾勒、填色平涂。墓址在辽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袁台子村。1982年发掘。墓室石壁表面涂一层黄草泥,上面又抹一层白灰面,以红、黄、绿、赭、黑等色绘制壁画。墓室门内立柱内面画门吏,东西相对。前室右龛内画主人像,坐于帐下方榻之上,左右方屏后各立侍女。在主人图前面的南壁上,画东西并列4女像,面对主人。西壁前部,上画奉食图,下画四神中的白虎及朱雀。西壁龛顶部画牛耕图。西壁后部画庭院图。北壁东部画屠宰图。北壁龛上部画玄武图。东壁前部画狩猎图。东壁北部画膳食图。东壁龛上部画车骑图。其他还有画于耳室壁……
[详细] 四官营子小塔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四官营子镇汤杖子村小塔子沟屯大黑山下山洼内。四官营子小塔为六角形五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12米。此塔为辽代高僧墓塔,附近曾发现有辽代瓷器残片和辽代寺庙旧址,在塔基堆积0-土过塔檐脊陶兽及黄釉琉璃瓦残片等遗物。1984年,辽宁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保护范围:以塔中心为基点,半径20米范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三学寺,位于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二其营子村狼山东麓,处于朝阳至北票的必经之路。寺内有一碑,记录寺之兴衰,系金大定七年(1167年)为兴中府尹高恩廉改建三学寺而树,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三学寺碑为基点,东100米,南50米,西、北各15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朝阳大宝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东凤凰山北麓的“王秃子沟”村东山头的南坡上,南坡较陡,东西山坡相对平缓。当地人又称为“王秃子塔”。是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建于辽代,现残高约17米。……
[详细] 止水塔,也称槐树洞石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南双庙乡境内槐树洞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辽代,为石板叠筑,八角形,空心,三层塔檐,存高2.6米。因为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塔体已经不完整,雕饰也漫漶不清。塔基座砌在岩石上,用两层石板叠筑,八角形,每边长90厘米,各面均刻壶门,门内外有浮雕人物、走兽图象。基座上为单层覆莲座,每面四瓣,侧面刻卷云纹。其上是第一节塔身,八角形,共用八块石板立置而成,空心,每面刻一壶门,浮雕图案有莲花瓶和兽面火焰纹两种。往上为第一层塔檐,下面作叠涩檐式,檐头刻花纹。再往上用覆莲座承托起第二节塔身,也是用八块石板立置而成,中空,每面设一龛,圆雕兽首。其上又有第三节塔身,中空,每面浮雕伎乐人物两个,有吹笙、笛、箫的,也有弹琵琶、打腰鼓、敲钹、击方响的,还有跳舞的,共八……
[详细] 十八里堡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凌河乡(今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十五里堡村西十八里堡屯内,坐落在辽代榆州城址西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系辽代所建。塔东面紧邻辽代榆树城址(榆州,辽太宗时置),为辽代榆州僧俗众人礼敬佛祖,弘扬佛法而建造的密宗塔。当代维修后,塔为八角七级(塔友辽塔认为此塔塔身直径再高一些比例更合适,原塔高九层、十一层乃至十三层皆有可能),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各面有砖雕菩萨坐像,两侧为胁侍立像,上有砖雕斗拱。该塔存高约24米左右,整体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周边砖雕巨大的双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各面正中有一券门,门内嵌有浮雕菩萨像,端坐于仰莲之上,其两侧各有一胁侍立像,雕像顶部为飞天、华盖,转角处均雕出金刚圆柱,塔身顶部以……
[详细] 美公灵塔位于建平县深井镇以南的公路东侧、沿公路向北可抵达建平县的老县城--建平镇,当地人称老建平。建平县县城于1954年迁至县境南部的叶柏寿镇,叶柏寿镇距离建平镇70公里。老建平以北10公里有村名为惠州,这里就是辽代惠州惠和县的所在地。拒考古发掘,惠州城址北有塔基,当为辽金时期古塔遗迹。惠州城塔已不存,今天的建平县境内就只有美公灵塔一座古塔了。……
[详细] 白狼县故城址位于喀左县平房子镇黄道营子村,并批准《白狼县故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狼城、广都城、石城三城,按人字形分布,彼此相距25公里左右,同属于北魏建德郡,郡府在白狼城。.广都城和石城都是小土城,存在时间较短,目前除文献记载外,详细地址已经无法考证。但是白狼城曾作为一郡所在地,且为燕之重镇,残缺城墙一直保留到建国后。出土文物包两汉、魏晋文物,跨越年代和相对位置均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符,尤其以白狼之丞印为最终证物。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1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安德州城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五十家子村中。城址长800米,宽600米,东北角城墙保存较好,现存城墙宽1-2米,高2米。城内散布大量砖、瓦和陶器残片,均为辽代遗物。城内原有元代灯台塔一座,1971年被毁。城北的柏木山沟里辽代庙一处,内有乾统八年(1108年)“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严寺碑”一通,1972年被毁。据城址遗物和《辽史》所记,该城始建于辽,初为安德县,后设安德州,沿用至金元时期,后毁废。现存辽代佛塔——青峰塔,在城址旁的塔山上,塔身为砖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高36米,塔身残破。该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第932号)。《辽史·志第九·地理志三·中京道》载:“安德州,化平军,下,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统县一:安德县。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山徒河境户置。初隶……
[详细]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樱桃沟村民组西北约100米的黄土台地上,在北镇市区西北约8公里。这里地处医巫闾山中段东麓的“三道沟”沟内,遗址所在黄土台地背倚骆驼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周围群山环抱,风景殊绝。整个台地经过了全面考古勘探,北部为一组大型建筑址,南部为规模较小的附属建筑。北部建筑址的西南侧发现一座巨型墓葬(编号新立M1),全长84米;建筑址北侧发现一座大型墓葬(编号新立M2),全长约44米。两座墓葬与北部建筑址紧密相邻,最近处均不足10米。新立辽代四合院建筑北部新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新立M2),通过探沟解剖可知,M2墓道上口宽约6米,方向172度,墓道两壁用土坯和青砖砌筑,表面抹黄泥,底部用双层方砖砌成规整的台阶。这些做法为历年发掘辽墓中所罕见,体现出很高……
[详细] 四道沟遗址位于锦州凌海市巧鸟乡四道沟村,年代为新石器。2008年6月11日,四道沟遗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东经121°04′205″,北纬41°01′120″处为基点,东、西各125米,南102米,北198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萧军墓位于辽宁省凌海市凌河公园东北角。萧军于1907年7月3日出生在辽宁省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由于家境贫困他只上过小学。1925年他开始军旅生涯,担任过见习官、军事及武术助教等职务。他的写作生涯是在军队中开始的。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化名三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并和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一起共同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萧军创作完成了表现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保护范围:以东经121°21′526″,北纬41°10′318″处为基点,东、西各84米,南、北各106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5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黑山天主教堂,位于黑山县城北高坡之上,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钟楼、圣堂等古典法式建筑组成,有北方小巴黎圣母院之称,曾为黑山阻击战战时指挥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新立屯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武圣祠,道光二十一年扩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改建成现在规模的关帝庙,取又一名“善德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八年历史。善德寺源起与老爷殿两个对联有关:一副:兄玄德弟翼德斩庞德放孟德德布四海;生蒲州长潞州战徐州威震九州。此联绘制在老爷殿两侧山墙前面。另一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义气千秋。关帝庙南北60米,宽15米,占地900平方米。前山门兼出巡殿,马童殿。左右有侧门,沙门内有钟鼓楼(05年复建),沿青石砖甬路到达前卷棚后燕尾的正殿。正殿为一座歇山式四阿山式建筑,飞檐斗拱,奇兽罗列,砖雕石刻,玲珑剔透,在建筑风格上是一绝。正殿内祀奉“协天大帝护国明主佛关云长”。金脸帝王像头戴王冕,手捧七星令箭。左为荆襄九郡都督赵累和持刀护卫……
[详细] 蛇盘山多宝塔,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芳山镇蛇盘山双泉寺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据说是开山和尚横玺长老建筑的。塔系花岗岩建造,覆钵式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为须弥座式,六角形,每边长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条石逐渐收拢,砌出四层,其上砌高佛,早年被盗,龛上漾刻“多宝塔”三字,塔上为十三层相轮逐收砌至塔顶。顶上安装铁质塔刹;塔中层南面有拱形龛门,龛内原有铜铸菩萨一尊,跌座于莲台,双手合十,神态安逸自然。惜铜像已被盗走。塔于近年得到修缮。多宝塔矗立在蛇盘山中部阳坡之上,下有双泉寺,东有摩崖石刻,为蛇盘山的主要景点之一,石塔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开阔。多宝塔及摩崖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4年8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详细] 蛇山子汉代遗址位于辽宁省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包括生活遗址和墓葬遗址,生活遗址在蛇山子村北侧,墓葬遗址在村西北半里处。生活遗址地势为一高台,南北长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地下有大量布纹瓦片,可证明为汉代遗存。墓葬均在地下,过去耕作时,曾出土墓和瓮棺。1958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曾挖出一具石馆,内葬酋长,并有随葬品,被市博物馆运走。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东、西各250米,南、北各50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大吴台遗址位于辽宁黑山县大兴乡大吴台村,是1981年锦州市统一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采集到的实物标本有“之”字陶片,陶纺轮、夫砂红陶、灰陶、鱼骨陶以及大道沟纹陶残片。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为细沙土形成的高低不等的一片沙丘。在沙丘上,因风吹雨淋,地表面暴露出很多零散遗物、标本。其中以砂红陶、素石磨光的各种器物的残片颇多,纹饰较复杂。还有大绳纹、抹沟纹、回纹、交织纹……。器形有三足器的残足、豆柄、器耳、器底、口沿。从遗留陶质器型分析,初步认定为商周、春秋时代的遗物,但未见石器、骨器。此遗址规模不小,遗留的残存器物碎片较多,纹饰丰富,但遗址地下土层关系不清,聚沙成丘,只见有少量的烧土,不见文化层,也未见灰坑之类遗迹。以此推断,此处遗址,可能早期被流沙覆……
[详细] 小阁石刻,位于北镇市河洼村北一座孤山上。据考证为辽代石刻。石刻在小阁庙宇遗址后的一座山峰崖壁之上。山峰顶部有一人工砌筑的平台,平台南北长7.5米,东西宽4.5米。平台东侧有24级台阶可通其上。台面表面暴露有砖瓦等建筑饰件,也发现有开凿的圆形柱础坑。在平台北部自然凸起的崖壁上,面南开凿一长方形佛龛,龛内浮雕有石佛像三尊。头螺髻,面目圆润而慈祥,耳宽大而垂肩,身披袈裟而袒胸,盘脚坐在石座之上。中间一佛两侧各雕一立胁侍,作阿难像。石刻造像粗扩而简练,从其造型和排列形式考查,当为辽代石刻。在该石刻北50米处的凸起崖壁上,另凿有两个佛龛,其内浮雕有观音站像。在观音像前平坦石面上,雕有一方形跪拜石。跪拜石之下开凿有一石室。石室北壁上同样浮雕一坐佛。在观音雕像东侧崖顶上,雕有一圆形如柱石的基座,中有一孔,……
[详细] 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凌川贡酒是世界上窖藏时间最长的白酒,它是1996年在凌川酒厂老作坊原址发掘出土的,全世界总共只有4吨。据考古专家和酿酒专家数次考证,认定其为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埋藏于地下的,该酒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直接饮用的液体文物。1998年8月,该贡酒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99年12月27日,该贡酒有部分定量原酒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从而成为20世纪最后一件封馆文物收藏。1996年6月9日,在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搬迁过程中,施工的工人在清理工地时,无意中发掘出一个大型木质容器。从容器破损的部位,人们见到里面盛满了淡黄色的液体,同时还闻到从中散发出的浓浓酒香。经过酒厂老师傅认定,这是多年前老酒厂用于储酒的木酒海,是个实实在在的宝贝玩意儿。听说……
[详细] 双峰山风景区位于闾山中南麓,在闾山风景区中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风格而独树一帜。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浓郁的宗教民俗风貌。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更有发展绿色食品养生保健的自然条件。历史悠久。双峰山风景区据史料可考可追溯到唐、明代,寺院距今560年历史,由于历史原因留下大量古文化建筑遗址。宗教文化浓厚。双峰寺为省批佛教活动场所,此地历来是佛、道庙观聚距之地,种种遗址点缀其间,给秀丽山川带来无穷的神秘色彩。寺中“三圣堂”采用佛、道、儒三教圣主供奉一堂的供奉形式在国内是仅有的,同时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正方形设计独具特色。将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怡人心目。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建设中,景区在人文建筑方面注重发扬古文化传统,宣传宗教文化精粹,与山水相映,陶冶来客的身心。自然风光奇瑰。景区内的天……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