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旅游景点介绍

青浦泰安桥
  泰安桥位于朱家角镇北大街中段,东西向,横跨市河,俗称“何家桥”。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2003年重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青石材质。桥长25米,宽4.2米,拱跨宽8.6米。南堍石阶27级,北堍28级。桥面有护栏,护栏满雕卷云纹图案,护栏两端均有抱鼓。泰安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具有明代单孔石拱桥的典型特征。1994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峰桥位于朱家角镇,南北跨向,横跨南漕港(大港河)。相传因登桥可以看到九峰三泖,故名“九峰桥”,俗称“酒坊桥”。清初始建,乾隆三年(1738)重建。该桥为三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局部有始建时的青石。桥长36米,宽4.2米,高6.5米。分节并列拱券,中拱拱跨12米,高5.75米;边拱拱跨5米,高3.2米。南堍石阶28级,北堍25级。桥顶龙门石上刻有0-图案,两侧桥额均镌刻有“九峰桥”。桥有楹联,东联为:“九峰秀列飞虹畔,三泖澜回古渡头”;西联为:“雁齿凌波宏利济,龙舸泛水永安澜。”九峰桥高大秀丽,高拱薄墩,体现了清代早中期高超的造桥工艺,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1994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浦关王庙
  关王庙位于朱家角镇淀峰村,北依淀山湖,西靠拦路港,始建年代不详,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因历遭兵燹,建筑大部分被毁,现仅存前殿。前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开间,面阔9.6米,进深6.1米,七架梁,歇山顶,殿正前两侧龙纹窗。殿内有明崇祯间碑二方、乾隆四十七年碑一方。现该庙为报国寺一部分。……[详细]
青浦天恩桥
  天恩桥位于盈浦街道天恩桥村,南北向,跨古家角港,青赵公路-天恩桥二路往南100米左右,俗称“古石桥”。清乾隆四十年(1778年)始建,1931年重修,2018年修缮。桥额刻有“天恩桥”“民国丙寅夏”“里人重修”等。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31.6米,宽4米,高5.7米。分节并列拱券,拱跨9.7米。南北两堍各有石阶38级,台阶为整条花岗石铺砌,龙门石雕刻有图案。桥有护栏、望柱、抱鼓石,北堍望柱已损毁。二侧皆有楹联,东联为:“渡迷漳爰酬师愿,作腾果用报天恩”;西联为:“龙起天门开锁匙,虹垂泽国界昆青”。……[详细]
徐泾香花桥
  香花桥位于徐泾镇盘龙村老街中心,南北向,跨墅泾港,俗称“蟠龙桥”。元至元庚辰年(1340年)初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为原盘龙古镇上的主要桥梁。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5.6米,宽3.35米,高3.8米;并列式拱券,拱跨5.5米,高3.3米。南北两堍各有15级石阶。南堍尚存楹联为:“辉腾宝地彩虹高”。……[详细]
26、麟趾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趾桥
  麟趾桥坐落在香花桥街道金米村金家村,东西向,跨西大盈江,俗称“金家桥”,为原金家桥镇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当时青浦、昆山两县百姓往来的重要通道。清康熙年间始建,嘉庆年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间有少量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7米,宽2.85米,高5.6米。横联式分节并列拱券,拱跨11米,高5.4米。东堍石阶26级,西堍25级。桥两侧有楹联,南联为:“通亿万人往来,遥看彩虹驾水;建百千年功德,正逢鸟鹊迎秋”,北联则已不可辨认。……[详细]
27、襄臣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臣桥
  襄臣桥位于香花桥街道大盈社区襄臣街中段,东西向,跨西大盈江(原名赵屯浦),为原大盈镇赵屯浦两岸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里人孙襄臣建,故名。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2001年修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间有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9.5米,宽4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券,拱跨9.6米,高4.7米。东堍石阶26级,西堍27级。桥面有实体低护栏,六根莲花形望柱。桥两侧有楹联,南联为:“澜安水国津梁固,虹跨享衢利济多”;北联为“迎来冠盖通吴会,送去帆樯接海门”。……[详细]
泰来天主堂
  泰来天主堂位于夏阳街道城南村70号,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钟楼,1927年重建,1966年后停止宗教活动,1988年恢复。2007年大堂修缮一新。该教堂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礼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堂体开阔高爽,纵长8间36米,宽16米,外观错落双层,开高窗,两侧拱门,内有柱廊。钟楼高33米,二层阳台设有宝瓶栏杆;上方中间为大尖塔,上有十字架,旁为六个较小的八角形尖塔;墙体两侧为灰砖和红砖横向相间,正面为红砖,上覆红色机平石。2001年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塘郁遗址位于夏阳街道塘郁村东北,为元、明时期文化遗址。1998年发掘,揭露面积228平方米,发现元代古河道一条,挖出数排木桩和散落木板,出土大量元、明时代瓷器残片,有龙泉青瓷、枢府白瓷、青花瓷和少量黑釉瓷,纹饰以莲瓣、兰花为主,种类有碗、盆、碟、酒盅、钵等,其中1件印缠枝花卉乳白色碗尤为珍贵,确认为码头遗址。2001年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馀庆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馀庆桥
  馀庆桥 位于练塘镇联农村,南北向,跨泗农港,俗称“砖桥”。元代末年始建。该桥为三跨平梁桥,砖、木、石混合结构。桥柱由两根条石并立组成,上置横梁,再密排9根楠木作为纵梁。纵梁上铺枋板,再砌小青砖作桥面,两侧贴方形青砖。桥面略呈弧形,两边无护栏。……[详细]
31、天光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光寺
  天光寺位于练塘镇练东村泖口,相传五代章仔钧与妻章练夫人曾居于练塘,章练夫人遂舍宅为寺。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重建,明弘治丁巳及天启甲子两次修葺,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又重修。现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均为三开间,九架梁,歇山顶。其中天王殿面阔11.3米,进深8.9米,正立面次间有“双龙戏珠”漏窗;大雄宝殿面阔13.3米,进深11.8米。……[详细]
颜安小学(老教室、杜衡伯纪念塔)
  颜安小学位于练塘镇下塘街16号,前身是颜安书院,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镇人捐资利用原同仁堂建筑改建而成,因地处练塘古镇东部的颜安里而名,取“颜子安贫乐道”之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为颜安初等小学,1916年改为颜安国民高等小学,解放后一度更名为练塘镇小学。颜安小学首任校长杜衡伯任职16年,成绩斐然。共产党人陈云、吴志喜、高尔松、高尔柏等皆毕业于该校。1955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曾访问母校,1986年9月,陈云为母校题写了校名。现存陈云等少儿时就读的老教室一幢和杜衡伯纪念塔一座。老教室位于学校南侧,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七架梁,六开间,通面阔18.75米,通进深6.15米,建筑面积为115平方米。杜衡伯纪念塔位于教室西北面、通廊南侧,始建于1936年,由陈云、高尔松等……[详细]
练塘瑞龙桥
  瑞龙桥,又名“毛家桥”,东西跨毛家浜,她始建于明代,长26.6米,宽2.8米,高4.6米,东西石阶各29级,两幅楹联一曰:“雁齿层排通白云,龙舸横亘浮青溪。”一曰:“虹飞垂柳古往来人诏夸花仙,地势控云灵钟毓秀铭赵驻客”。 地点:东厍村村委会的西侧……[详细]
34、朝真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真桥
  朝真桥位于练塘镇中部,南北向,跨市河,因北侧原有朝真道院(俗名圣堂)而俗称“圣堂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里人富商万麟重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又重建,2000年修缮。 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花岗石材质。桥长18米,宽3.45米。桥为分节并列拱券,拱跨6.82米,高3.7米。桥两堍各有石阶26级。两侧有镂空青石护栏。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帝泽流通万里,神庥绵亘千秋”;西联为:“长留题柱高联,重记受书胜事”。……[详细]
35、义学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学桥
  “义学桥”:址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东市,南北走向跨市河,桥北正对惠世庵,俗称:“惠世庵桥”,“义堂桥”,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重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面有低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中间四根望柱上雕有四只石狮,北有台阶20级,南有台阶18级,桥长16.4米,宽3米,高4.2米,拱跨5.7米,拱高3.1米,桥联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月映西--莲醉卧,虹锁东村司马留题”。昔日桥畔惠世庵为练塘地区有名的戏楼,每年春秋两季常演昆剧。义学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6.4米,宽2.95米。桥为分节并列拱券,拱跨5.7米,高3.1米。两堍各有台阶22级。桥面有低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中间四根望柱,望柱上雕有石狮。1994年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详细]
  李华泾桥,位于练塘镇下塘街居委会。年代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详细]
小蒸农民暴动活动旧址
  小蒸农民暴-动-活动旧址位于练塘镇小蒸社区三管桥路86弄,原为陆少泉医生(陆铨生父)的居宅。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陈云回练塘、小蒸地区传达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同当地农民军领导人吴志喜、陆龙飞、陆铨生等在此组织小蒸农民武装暴-动-。翌年1月3日至5日进行暴-动-斗争,后遭国民党反动派镇压而失败,吴志喜、陆龙飞等惨遭杀害。旧址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二层楼房,面阔三间12.65米,进深16.5米,九架梁,前有重檐。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楼房后有小花园。1961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始辟为“小蒸农民暴-动-陈列馆”,2003年修缮。……[详细]
练塘顺德桥
  顺德桥是位于上海市练塘西市梢元至正间(1341—1368年)建的一座桥,清顺治间(1644—1661)、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次重修。桥全长16.4米,宽2.3米,高4.1米。共有3跨,中跨为航道,桥栏、桥面均为花岗岩长条石,桥柱为青石,长条形,南北各3块,并列成石壁式,结构简单,具有元代桥梁特色,桥上有楹联:“九峰列翠重镇,桃源早发,鹤荡渔歌晚唱,三泖行帆”。楹联描绘了练塘镇的秀丽风光,联中“九峰列翠、三泖行帆、鹤荡渔歌”,均名列练塘八景。1959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曾多次维修加固。使整个桥体风貌完好,花纹雕刻凸现,形式简洁但不失雄浑、壮丽。 练塘具有丰富的桥文化特质。横跨市河的桥梁中,有6座元、明、清古石桥。顺德桥即使其中的杰出代表。建于134……[详细]
金泽放生桥
  金泽放生桥位于金泽镇南市南北向,跨后浜。明代始建,崇祯时修缮,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陆开诚重建,民国时加砌护栏及望柱。2001年9月再次修缮。现为青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5.8米,宽2.3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圈,拱跨7.7米,高4米。西侧刻桥联:“水出湾潭通秀气,桥连如意接康衢”。……[详细]
金泽如意桥
  如意桥位于金泽镇南市,南北向,跨东厍港。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始建,崇祯间里人费姓重修,清乾隆三十三年黄汉东、僧济贤重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里人重建。现为青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如意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8.5米,宽2.96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圈,拱跨8.6米,高4.2米。桥面有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后果前因如意桥发心遂意,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西联为:“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