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旅游景点介绍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河东旧址)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河东旧址)位于光复西路1347号和1437弄。包括理科楼、美籍教师宿舍等,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其中理科楼为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砖混结构三层楼房。……[详细]
中央造币厂旧址
  中央造币厂旧址,即现上海造币厂,位于光复西路17号,1922年经北洋政府核准后开始建造,1930年竣工,占地面积7958平方米,现存原铸币厂房(办公楼部分)、水塔、辅助仓库、原厂门门柱等历史建筑。铸币厂房1922年建造,通和洋行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仿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建筑面积4456.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部三层,两端二层;立入口门廊高及二层,以爱奥尼克柱支承,上饰三角形山花,两侧饰贯通二层爱奥尼克壁柱;方形门窗,汰石子外墙。铸币厂房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铸币厂房、水塔和辅助仓库2004年公布为第一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地址小沙渡路、槟榔路口德昌里(今安远路278~280号)德昌里地处公共租界西区边缘,是纺织工人聚居地。民国13年(1924年)9月,在中共中央委员、-负责人项英指导下,在这里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俱乐部设在德昌里三间坐西朝东的平房里,二间作为教室,一间作为文娱活动室。俱乐部推选孙良惠为主任、嵇直任秘书。俱乐部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的宗旨,采取了学习文化、举办演讲、组织游艺、教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吸引工人,开展活动。项英、邓中夏、李立三、刘华、恽代英、瞿秋白、杨子华等经常到这里给工人讲课,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到民国13年(1924年)底,俱乐部在19个纱厂中建立了工厂小组,成员发展到近1000人。民国14年(1925年)初,沪西工友俱乐部迁至苏州河北岸的谭子湾三德……[详细]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位于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接处。水闸总面积1500平方米,由闸门、闸墙、底石、夯土等部分组成。根据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记载,确定志丹苑水闸遗址为元代建造,距今有700年历史,是已发现的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延长西路619号……[详细]
华亭海塘奉贤段
  奉贤华亭海塘,始筑于清代雍正年间,石海塘全长约有四十余里。今在奉贤境内,存有可见暴露段约4000余米。因道光年间将华亭县主海塘分为“东塘”和“西塘”,而奉贤县境内的雍正石塘,时属华亭县东塘范围,故80年代新修奉贤县志时,将境内的雍正石塘冠以“华亭东石塘”之名,现又更名为奉贤华亭海塘。工程整整历时十年筑成,全长二十余公里,宛若小长城。1996年5月在奉柘公路降坡拓宽工程中被发现,暴露段长约4000余米,全部以青石、花岗石砌筑,固若金汤、十分雄伟。海塘于2002年4月27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华亭海塘奉贤段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上海科学会堂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事业单位——科学会堂,于1958年1月18日成立,陈毅市长亲题“科学会堂”四个大字,是全国第一座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的活动场所,五十多年来享誉国内外科技界。科学会堂建筑中西兼有,主楼坐落在南昌路47号,为一幢建于1917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是上海市首批挂上铭牌的“优秀历史建筑”;主楼庭院内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花园,绿木成荫,风格典雅,怡静入画。西侧南昌路59号的科学会堂思南楼于2001年落成,高16层,总建筑面积17800平方米,其竖向玻璃体造型犹如远航的风帆巍然耸立。位于南昌路57号的科学会堂连接工程于2006年落成,其中国际会议厅3300平方米,保护性改造修护建筑5200平方米。连接工程在传承的基础上既有现代气息,又体……[详细]
沪江大学近代建筑
  上海军工路516号沪江大学旧址(现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大学原名上海浸会大学,为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1906年创办。1914年正式定名为沪江大学。这里保留了35幢沪江大学时期主要建筑,是目前上海保存较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这些建筑多为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风格统一,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2019年10月7日,沪江大学近代建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由清政府创立的南洋公学,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早期高等学府所在地。不同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并存,一定程度展现了上海地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历程,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变革,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校园发展历程的印证。这些历史建筑每一栋都代表了当时建筑流行的趋势,如同一个展现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百年变化的建筑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详细]
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
  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创建于1879年,是最早采用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尝试的教会大学,其现代的力学结构与中式的外貌结合完美,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早使用英语作为教学用语的学校之一,培育出了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校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圣约翰大学建筑群古朴典雅,1939年前,60年前建造,这群中西合璧的校舍,在建造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人们称这为约翰式的中国高等学校著名建筑群。2014年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建筑曾用名建筑现名建造年份怀施堂韬奋楼1895思颜堂教学楼1904树人堂宿舍1935交谊室礼堂1929体育馆体育馆1919图书馆办公楼1916思孟堂宿舍1909西门堂东风楼1924裴蔚堂六三楼1939华商住宅院长办公楼1911年前格致楼宿舍189……[详细]
310、长泰广场 AAA
长泰广场
  长泰广场位于浦东新区张江板块,2号线地铁上盖,车行30分钟即可融入人民广场商圈、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长泰广场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未来它将主要服务张江、联洋、碧云、世博等板块,消费群体呈现出高学历、高收入、高购买力三大特征。数据显示,有近75万高端群体会成为长泰广场的主要消费者。长泰广场的总平面布局分为高层办公区和多层商业区两部分。高层办公区由1-5号楼组成,沿基地北侧及哈雷路呈L型布局,其中2号及3号楼通过构架相连。商业区沿金科路、祖冲之路和哈雷路布置,通过庭院和连廊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及人流疏散角度考虑,入口广场分别设在金科路与祖冲之路交汇处、以及哈雷路和祖冲之路交汇处,而在祖冲之路中部及基地中部位置设下沉式广场,形成整个商业区的景观主轴,各个广场之间通过步行街相连。整……[详细]
多利农庄生态园
  多利农庄生态园2005年始建,总占地面积1750亩,位于季风入风口,空气新鲜,土壤肥沃,较少污染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历经四年的土壤无害化有机转换及近7千万的河道和灌溉用水改良投入,从源头上保证了有机蔬菜的卓越品质。其风景优美,拥有加拿大式的木屋会所,世博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打造的全新概念的集装箱接待中心。在这个有机生态园里,人们可以度假观光、旅游休闲,还可以现场采摘有机蔬果,体验健康的有机生活方式。特色介绍集装箱接待中心ContainerReceptionCenter由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打造的全新概念的集装箱管理中心,集管理和参观接待功能于一体,它代表了多利农庄的“有机绿色”理念。有机展示中心OrganicExhibitionCenter是农庄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通透的玻璃结构,……[详细]
312、书院人家 AAA
书院人家
  书院人家地处上海近郊的临港新城,是一间颇有格调的农家乐。不仅能体验农家风情、吃农家菜,还能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是上海周边周末度假的不错选择。这里的住宿有农家客栈、临湖单体度假别墅、园景联体度假别墅、园景单间等多种房型可供选择,内部陈设清新雅致又不失农家格调。客房四周配有优美的景观设施:如状元桥、进士桥、惠灵阁等,走走逛逛感觉也不错。若是商旅来此,店里也有会务接待服务。即使你并不在此留宿,也可以在书院人家的采摘园体验亲手采摘蔬果的乐趣(10元/斤)。喜欢运动的可以玩桌球(60元/小时)、乒乓球(40元/小时)等等,若是一群朋友来则推荐在店内的KTV唱歌(另收费),一点都不会无聊。书院人家可以作为临港旅游的大本营,它北面有鲜花港、雅居乐米克尔森国际俱乐部(滨海高尔夫俱乐部),东南是滴水湖、中国航……[详细]
上海薰衣草公园
  上海薰衣草公园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分为北园、南园两个园区。北园占地面积70 万平方米。形成一片生态水网公园。引入多项休闲娱乐设施。有观赏型;互动型;交易型。充分满足各类型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为度假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体验。现北园内有樱花林、童乐园、骑行之家、皮划艇、邻家露营地、烧烤区、越城文体中心、上海国际音乐村等多处娱乐设施。南园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主题花卉为代表无限浪漫的熏衣草及作为爱情语言的玫瑰花,15万平方米的南园种植有130亩薰衣草,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共游项目,开辟了花海畅游、优享健康、我爱运动、文化传承、创客孵化、中国智造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可以满足亲子家庭的多层次需求。并且为之配置了可以举办婚礼的大草坪。作为公园名片及大门对景的七彩草甸以及如绿带般蜿蜒其中……[详细]
上海奕欧来奥特莱斯景区
  上海奕欧来奥特莱斯于2016年开幕,紧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距离市中心仅40分钟车程。建筑糅合米兰、维也纳、纽约和巴黎上世纪20年代的装饰艺术风格,充满了爵士时代的韵味。逾百家一流的亚洲及国际时尚和生活方式品牌精品店汇集于此,购物大道旁设有多家餐厅和咖啡店,宾客用餐时还可饱览湖畔美景,呈现出与亚洲其他购物目的地截然不同的风情。比斯特购物村系列还包括了苏州奕欧来奥特莱斯和欧洲九大购物村,若要追溯到第一家购物村,我们的故事始于伦敦,而后这片时尚乐土迅速扩展至巴塞罗那、巴黎、法兰克福……上海奕欧来奥特莱斯景区占地55,000平方米,由三栋面湖而立的新月型建筑构成,整洁优雅。地址:申迪东路88号电话:4009200088……[详细]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是原十七棉改建项目,占地12.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该项目一期于2010年底竣工;二期于2011年竣工;整体项目计划于2013年竣工。这里不仅被定为成以时尚为核心立意,集创意、文化及现代服务经济于一体,跨界融合国际名品和各界休闲娱乐业态,引导时尚潮流,以建筑形态与人文环境促进文化交流,力在将平台打造成远东地区规模最大、时尚元素最为丰富、以纺织概念为主的时尚创意园区。并将成为杨浦区东外滩的又一时尚地标,与虹口区北外滩交相辉映,演绎繁华与璀璨。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厂址位于杨浦区东外滩板块的杨树浦路与黄浦江之间,东望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西临上海最早的发电厂——杨浦发电厂,南依上海市的母亲河——黄浦……[详细]
徐家汇大修道院旧址
  徐家汇大修道院旧址发轫于天主教江南修道院,这是天主教会在中国大陆创的第一家修道院。1877年,大修道院从董家渡迁至徐家汇。1913年,观象台与土山湾之间的一大块土地被选定为修建大小修道院。1929年底,四层大修道院新舍落成。新舍和周围几幢教会建筑一并成为当时徐家汇地区的“制高点”。地址:南丹路40号开放时间:因修缮,暂停开放门票:免费参观……[详细]
圣母院旧址
  圣母院由耶稣会传教士薛孔昭发起,于1843年在青浦横塘开始建立。同治三年(1864年)迁至徐家汇附近王家堂。同治七年(1868年),拯亡会、献堂会等陆续在徐家汇耶稣会住院附近建立修院,总名徐家汇圣母院。现大楼建于1926年,为原徐家汇圣母院仅存的主体部分。建筑为欧式建筑风格,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世纪末修女迁至浦东唐墓桥天主堂后,大楼,现为上海老站餐馆租赁使用。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展示有上海二三十年“老古董”和二列深具历史意义的火车车厢,一辆由德国汉诺威车辆厂于1899年的97318公务车,曾为慈禧太后宫廷坐车;另一辆由俄国叶卡捷琳车辆厂于1919年的97431特种车,是宋庆龄外出的专用列车。地址:漕溪北路201号……[详细]
徐光启纪念馆
  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南丹路17号,由明宅第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陈展面积220余平方米,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展现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价值。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进士,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1641年葬于徐家汇光启公园。他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在数学、天文、农业、军事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明末爱国科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地址: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门票:免费参观……[详细]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初建于1872年7月,由天主教耶稣会创立,当年12月1日即启动气象观测,为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10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上海的气象观测。现存观象台于1900年落成,楼高三层,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清水砖墙、红砖窗框,圆拱形窗,宝瓶状栏杆。中央建有砖木结构的测风塔,顶高40米,装有贝克莱(Beckley)风向风速仪。徐家汇观象台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曾于1926年、1933年2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连同巴黎、旧金山成为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作为徐家汇天主教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蒲西路166号网址:http://www.smb.gov.cn/in……[详细]
徐汇公学旧址
  徐汇中学(始名徐汇公学)于1850年创,是近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被誉为“西洋学第一校”,或被成为“西学东渐第一校”。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因开时奉圣依纳爵·罗耀拉(StIgnatiusofLoyola)为主保,故早期称圣依纳爵公学,又因地处徐家汇,亦谓徐家汇公学,简称徐汇公学,是天主教在中国创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1932年改名为上海市私立徐汇中学,仍由主天主教会主。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著名教育家马相伯(1840-1939)毕业于该校,1871—1874年担任校长。现存崇思楼,1918年落成,是徐汇公学唯一留存建筑,外立面为砖石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共四层,属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