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旅游景点介绍

81、阳山庙
  阳山庙位于北仑区春晓镇干岙村聚茂里西南侧。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神祀蔡姓。1994重修,2007年复修。该庙坐西朝东,占地538平方米,四合院式。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戏台、正殿,厢房分列左右。前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梁架三柱五檩,四架抬梁。明间后檐设戏台,四柱,卷棚藻井,单檐歇山顶。后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四架抬梁,后双步。左右厢房面阔各三间。阳山庙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庙宇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薛文泰墓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堰山村堰山科目二考场内,为薛文泰同其两位夫人合葬墓。墓坐东南朝西北,占地约60平方米,形制为“前方后圆”墓。现存墓面、墓圈及墓庭。前侧墓面主体是梅园石墓表,后侧为砖混结构半月形墓圈,墓前为长方形墓庭。墓表由湖南湘潭袁思亮撰文。墓表、遗训碑及墓碑均由江西南城刘凤起书写。上世纪六十年代,拆毁墓穴,加高墓圈、墓面,上部增设屋面,改建为生产队仓库。薛文泰(1873-1930),镇海城关人。1905年起先后创办益泰花厂、振华纱厂、厚生纱厂及维大纺织公司,后又创办中国铁厂、大有余榨油厂。1920年后投资瑞泰、均泰、敦余、泰昌等钱庄,并任中华劝工银行、中国棉业银行董事。1923年,在家乡薛家弄创办文泰国民学校,薛文泰捐银15000元,学生免收书学费,因此获金色一等褒章及“敬教劝学……[详细]
  徐圣禅故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顾家桥村,门牌号徐夏家16、17、18号。徐圣禅(1882-1958)是宁波商帮的重要人物,金融业巨头,曾任中国通商银行常务董事,上海市银行总经理,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参与孙中山-军政府,做过驻粤军联络官。是江浙财团的重要领袖,积极支持蒋介石,做过北伐军军需官,国民政府浙江省财政厅长。该建筑为三合院式建筑,现有正房一进、左右厢房各一座,总占地835平方米。正房坐北朝南略偏东,据房主介绍该建筑建于清代晚期,1882~1900年间徐圣禅生活于斯。正房硬山顶平屋,三间两弄两头出厍,各有厍房三间,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穿斗式九柱九檩。左右厢房皆为硬山顶平屋,各两间一弄与正房两端厍头相连,排成一列。梁架为穿斗式七柱七檩。徐圣禅故居的发现,为研究宁波商帮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徐舫艇故居(隆记渔行)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备碶村顺记6号、7号。俗称“三层楼”,建于清末,是当时附近最高的房子。该建筑坐北朝南,为面阔三间、木结构三层楼房。因西南侧原为河漕,因此建筑格局不规则。北为临街店面,以前曾为“隆记渔行”,是清末民国初年新碶(含备碶)10余家渔行中最著名的渔行之一。徐舫艇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代。徐舫艇(1931~2001),北仑新碶老街人。早年就读于家乡小学,学生时代起就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五十军教导团学习。1950年12月赴朝鲜作战争,曾参加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先后荣立小功二次、三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功勋章1枚。曾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国防大学教育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徐舫艇故居(隆记……[详细]
85、虾腊庙
  虾腊庙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下阳村虾腊自然村原村委会东侧20米。虾腊庙祀南宋大臣陆秀夫,由庙内正房明间所悬匾上题字得知虾腊庙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原为四合院式建筑,现存前进、后进正房各一座。正房皆坐北朝南略偏东。前进为门房五间硬山顶平房,梁架抬梁穿斗并用,明间三柱五檩前金柱与后檐柱间用四架抬梁。余屋皆五柱五檩穿斗式。后进硬山顶平房五间,梁架抬梁穿斗并用,明间三柱六檩,前金柱与后金柱间用四架抬梁,前金柱上端安牛腿,牛腿上起斗拱,上承挑檐檩。左右稍间外侧缝及山墙用穿斗式六柱六檩。虾腊庙建造时间较早,保存较好,祀南宋大臣陆秀夫,陆秀夫忠勇精神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是当地百姓情感所系,有一定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虾腊烽火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下阳村虾腊自然村朝天山东南坡,坐山面海,门朝东南。占地30平方米,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6米,下边长7米,高3.5米。用乱石砌筑,台面中部内凹。现顶部已坍塌,上部散落有很多瓦砾、砖块,周围灌木丛生,荆棘密布,但烽火台轮廓仍清晰。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烽火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清代沿用,属总台山烽火台下辖烽火台。虾腊烽火台总体保存一般,但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军民不畏--、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仍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太平岙巡检司城遗址位于北仑区白峰镇太平村太平岙岙口。地处当时从梅山港登陆的倭寇进犯柴桥和白峰必经之路附近。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巡检司城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南开一门,上建谯楼。现遗址城门和谯楼已毁,城垣残址轮廓可辨。司城坐西朝东,周长约240米,占地约2500平方米。城墙用泥土和块石夯筑,南侧、西侧保存相对较好,底宽约4米,残高2~3米不等。明代巡检司城大多设置在关津、要冲之处。如遇有敌情,巡检司内驻防的弓兵就可以依托城墙,一面报警,一面阻击敌人,为后方防卫争取时间。该巡检司城遗址是研究北仑明代抗倭历史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邬隘革命烈士陵园
  邬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莘峰村灵岩山山腰,据革命烈士纪念碑铭文记载,1977年10月由原邬隘公社革委会迁建。2004年3月,大碶街道办事处在陵园东南方建有冯和兰烈士纪念碑亭(丹心亭)和李长来烈士纪念碑亭(豪气亭)。陵园坐西北朝东南,占地589平方米,由革命烈士纪念碑、英雄雕像、10座烈士墓组成。墓园内安葬1949年11月为解放舟山群岛时牺牲的王兆新等十四位烈士的遗骨(原来安葬在烈士墓园下侧约500米的地方),后增张仲英烈士墓、李侠民烈士和其夫人合葬墓、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北仑籍2位烈士。近年又从别处迁入7位烈士遗骨,建造4座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高6米,上面镌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光辉业绩传颂千古”、“继承遗志革命到底”、“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等革命口号。邬隘革命……[详细]
89、圣山庙
圣山庙
  圣山庙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昆亭村上刘自然村影剧院西侧,穿咸公路北侧。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圣山庙祀明浙东四先生之一的宋濂,刘氏先祖陪祀,始建年代不详。曾于乾隆四十九年和光绪年间两次重建。现存圣山庙为光绪年间重建,只有正房一进,坐北朝南略偏西。正房为七开间硬山顶平屋,左右山墙为马头墙,前后有廊,明间及次间外侧缝梁架,抬梁穿斗并用,六柱十檩,左右稍间、尽间外侧缝,七柱十檩。明间前后里金柱上皆刻有对联,前里金柱左右分别为“福泉山脉叠嶂眼牛狮绣球”、“谢氏龙引瑞水亭山象喷泉”。后里金柱左右分别为“座圣山祀宋濂后人仰百世”、“临峙水兴昆亭刘族馨千秋”。另有奉宪永禁碑一通,立于正殿台阶下近西院墙处。圣山庙为当地村民情感所系,保存较好,有一定价值,值得保护。……[详细]
90、四份头
四份头
  四份头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村林家266号至269号,根据堂匾记载和当地村民介绍,由林姓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至民国时期,祖堂堂号“敬承堂”。四份头坐北朝南略偏西,占地1330平方米,三合院式,共有正屋前后二进、左右明轩各一进、东侧侧屋一进,均为穿斗结构、硬山顶平屋。前进祖堂面阔五间二弄,七柱八檩,后双步;后进余屋面阔五间二弄,五柱五檩;左右明轩面阔各三间,五柱五檩。东侧侧屋建于民国时期,面阔五间二弄。前明堂,后天井,四周建有青砖围墙。朝南大门设在左明轩前廊南侧,大门内保存有一块清光绪十三年(1887)“福”字木坐屏。四份头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宅第民居,2003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上周岙周家祠堂
  上周岙周家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民丰村上周岙自然村东北,其南距民丰村村委会约100米。根据村中老人讲述和建筑特色判定周家祠堂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式建筑。院内现有门房一进、正房一进、左右厢房各一座,正房坐西南朝东北。前进门房五间为二层硬山顶单檐楼屋,梁架抬梁穿斗并用,明间四柱七檩,其中前金柱与后金柱间用四架梁,前檐柱与前金柱间用双步,余屋穿斗式七柱七檩。正房为硬山顶平房五间,前用双步廊卷棚顶,梁架抬梁穿斗并用,明间及次间五柱九檩,前金柱与后里金柱间用五架抬梁,余屋穿斗式八柱九檩。左右厢房皆为三间一弄,二层单檐楼房,在二层有廊与门房二层相通,梁架抬梁穿斗并用,中间一间左右侧缝用五架抬梁,左右山墙三柱五檩前后檐柱与中柱间用双步。上周岙周家祠保存完整,主要用于村人红白喜事,是维系村人感情的纽带,……[详细]
92、山安堂
山安堂
  山安堂民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老曹村金兴路13、14、15号,俗称曹贞房,据当地村民介绍,由柴桥曹姓始祖曹凤后裔建于清代中期至晚期。该民居坐西北朝东南,占地4543平方米,由建于清代中期的老屋和建于清代晚期的新屋二部分组成,均为穿斗结构、硬山顶,马头山墙。老屋共有正屋前、后二进,左右厢房各一进,东北、西南侧屋各一进,西南侧屋后余屋一进。正屋前进为穿堂,后进为祖堂,均为面阔三间二弄平屋;梁架均为明间和次间内侧缝八柱九檩、前双步,其余各缝九柱九檩。左右通长厢房均为面阔各十二间二弄、前后重檐楼屋;五柱七檩,中柱跟前、后金柱间设对称双步。东北侧屋为面阔十间四弄、前后重檐楼屋;五柱七檩,中柱跟前、后金柱间设对称双步。西南侧屋为面阔十二间二弄平屋,七柱七檩。西南侧屋后余屋现剩七间一弄,六柱六檩。新屋……[详细]
三代经师堂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系晚清公认的重要学者,《清史稿》有传。父亲黄式三被宗族子弟称为“明经公”,清光绪十六年(1890)被敕封为征士郎、内阁中书。子黄以周曾担任江阴南菁书院院长15年,钦赐内阁中书衔,在晚清与俞樾、孙诒让并称为“浙江三先生”。黄家岱是黄以周第二子,为浙东经学家。他与父亲、祖父三人被并称为“三代经师”。原系定海厅紫微乡(现为舟山市定海区双桥镇)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侵占定海后,徙居原镇海县海晏乡黄家桥(今北仑区柴桥街道前郑村)。三代经师堂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前郑村前郑231、239号,据当地村民介绍,建于清代晚期。占地395平方米,原有前、中、后三进以及东南侧酒房,均为马头山墙,硬山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偏东,中进在民国初期遭火焚,前进西首三间、后进西首一间一弄后期被拆……[详细]
  乾房连三进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四合村里隘43、53、56、57、58号。是一座带左右侧院的四合院式建筑,结合房主讲述和房屋建筑特色判定其建于清代。现保有正房前后三进,第二进左右厢房,第三进左右厢房,左右侧院内左右偏房各一座。正房坐北朝南略偏东。前进正房门房三间,为硬山顶平房,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梁架为穿斗式,明间为三柱四檩,前檐柱与中柱间用双步,余屋三柱三檩。二、三进正房皆为三间两弄,硬山顶平屋并两头出厍两端各有厍房三间,梁架七柱七檩。二、三进左右厢房皆为二间一弄硬山顶平屋,梁架六柱七檩,后檐柱与后金柱间用双步。二、三进厢房分别与正房厍头相连形成一字长屋,计十间两弄。左右偏房皆为硬山顶平房,分别位于两侧厢房后侧,计十间二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价值。……[详细]
钱家坟山墓葬群
  钱家坟山墓群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姚墅村东的钱家坟山,分布于南、北、西三面山坡上,地貌为山间坡地,地表多为低矮灌木和毛竹林。墓群东西长150米 南北宽 500米 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2008年3月至4月宁波市考古研究所曾在西坡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发掘出土三国砖室墓一座,唐代砖室墓一座,明清墓四座,出土三国、唐纪年砖、铜钱、发簪等器物。从发掘情况判断该处为一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群,且墓葬数量较多。该墓群的发现填补了北仑地区没有发现三国时期墓葬的空白,三国纪年砖的出现为该墓群断代提供了确切依据。……[详细]
宁国禅寺
  宁国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青龙白虎山麓之间,门牌编号燕窝1号。据庙内主持介绍得知宁国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3年)原为宁国庵,严嵩侄女严国贞主持。1933年改庵为寺。其间多次毁损重建,现存宁国寺大部分为1993年重建,仅有三圣殿为1917年建的老建筑,除原三圣殿外现在的宁国寺增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厢房和左右偏房。三圣殿坐西朝东,为硬山顶二层楼房五间,梁架为穿斗式七柱八檩,前外金柱与前里金柱间用双步。现在的宁国寺布局规整,气势雄伟,香火旺盛,宁国寺历代主持皆坚持用中草药秘方治病救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1992年被公布为北仑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梅山烽火台位于北仑区梅山街道梅东村炮台下自然村北侧炮台山山顶。又称梅山烽堠,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郭巨千户所所辖六烽堠之一,隶属于总台山烽堠。清代沿用,隶属郭巨汛。炮台山海拔83.2米,其所处位置视野开阔,既可俯瞰梅山港、峙头洋和佛渡水道,也可远眺总台山、虾腊、烟墩岗等烽火台及太平岙巡检司城,北面梅山明代曾置大嵩巡检司,又有梅山隘,为戍守要地。该烽火台东北朝向,外用乱石垒砌墙体,内由山泥夯筑。整体呈梯台形,现存底部边长约7米,残高约1.5米,顶部已坍塌,但轮廓清晰。南侧曾建有石屋,1949年8月被拆毁。该烽火台据峰顶扼海口,是我区明清时期重要军事设施,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详细]
98、猫礁庙
猫礁庙
  猫礁庙位于北仑区白峰镇阳东村钟家湾郑家塘11号。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神祀南宋名将韩世忠。光绪十一年(1885)由里人钱仁善、王昌才等募捐重修。该庙坐北朝南略偏东,占地608平方米,四合院式。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戏台、正殿,厢房分列左右。前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梁架三柱五檩,四架抬梁。明间后檐设戏台,四柱,卷棚藻井,单檐歇山顶。后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五架抬梁,后双步。左右厢房面阔各两间。猫礁庙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庙宇,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99、刘福房
刘福房
  刘福房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朱田村朱田洋7号至12号、16号至22号,据当地村民介绍,由刘姓建于清代晚期。刘福房坐北朝南偏东,占地647平方米,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一进、左右明轩各一进、东侧侧屋一进、东侧余屋一进,均为穿斗结构、硬山顶,山墙顶部呈“几”字形。正屋面阔五间二弄,七柱七檩,为重檐楼屋;左右明轩面阔各二间,为五柱五檩平屋;东侧侧屋为面阔六间二弄平屋,八柱九檩,后双步;东侧余屋现剩三间一弄,五柱五檩平屋。正屋前侧有明堂,正屋后侧和东侧侧屋前后侧均有天井。明堂朝南处和东侧侧屋前天井朝南处分别设有正门和偏门,四周建有青砖围墙。刘福房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是北仑区典型的清代晚期宅第民居,2003年被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刘慈孚故居
  刘慈孚(1844~1903),一名德崇,号午亭,又号云闲子。世居昆亭(今属北仑区春晓镇)。博学多才,对诗词歌赋、经史典籍、戏曲音韵、裨史杂言、绘画等均有造诣,时人誉为蛟川后起之秀。他的诗词追求自然和谐、纯朴善真,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其为人刚正,乡人有纠葛常请断之;为人慈善,乡人贫苦常救济之,深得乡民赞誉。著有诗歌《云闲诗草》四卷(现存放于天一阁)、《耆旧诗拾遗》数卷。光绪六年与虞琴合编《四明人鉴》,慈孚撰文,虞琴作画,图文并茂,数年乃成。1940年,重雕再版,名噪一时。故居位于北仑区春晓镇昆亭村上刘东112号。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310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共有正屋一进、东北首侧屋一进、西侧余屋一进。正屋面阔五间二弄,为七柱七檩、重……[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