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番禺区旅游

番禺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位于番禺区沙湾镇福涌村涌边自然村陈氏祖祠内。1938年11月,广州沦陷。以吴勤为司令的广州地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成立,在珠江三角洲开展抗日武装活动。1940年9月,成立了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中队部设于陈氏祖祠。中队长林锵云,指导员黄柳言。随后,上级党组织……[详细]
  鳌山古建筑(包括报恩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农古庙、潮音阁)位于番禺区沙湾镇三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至建筑东侧相邻建筑外墙,东北、西北从建筑外缘外延5米,西南至南侧池塘西北边线一线。建设控制地带:西南至西南侧池塘西南边界外缘,其余从保护……[详细]
  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位于番禺区大龙街道大龙村大龙路18、2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大龙小学东围墙边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西至西侧相邻现状道路西边线一线。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丛桂坊门楼位于南村镇员岗村桂桂坊大街二巷,年代为明。又名“博陵石坊”,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己丑年(1769)重修。全门楼由鸭屎石、花岗岩石混合砌筑而成,为两柱一间二楼牌坊。通高约7米,门楼造型独特,砖雕精美,保存完好,对研究番禺古代门楼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丛桂坊门楼为第一批番……[详细]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位于石楼镇大岭村环村路菩山北麓,年代为清光绪庚子年(1900)。位于菩山北侧村道边,在一块宽约1.6米,高约2米的山石表面,阴刻隶书“菩山第一泉”五个大字。上款“光绪庚子年端阳”,下款为“山人陈维湘题”。石刻旁原有一泉眼,为自然的沙滤山泉,水质清冽,现泉水已被引到对面马路边。该摩崖石刻保存较好,是区内……[详细]
  区玉水埠位于石壁街石壁三村陈涌水道边,年代为清。是清代翰林学士区玉考取功名后,为回乡省亲方便而兴建的一个码头,现岸边花岗岩石上刻有“区玉水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面向陈村水道,建成后成为石璧村民进出广州的重要水上交通码头,如今仍可使用。是反映番禺清代水上交通情况的珍贵实物。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详细]
  南村公社涌口水闸位于南村镇市头村涌口自然村村口,年代为二十世纪50年代。水闸扼守整个南村镇出河口,对全镇的河涌水网起到调节作用,建成到今仍在发挥其调节水流,保护耕地和村庄的作用,是区内现存较好的水利设施之一。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南村公社涌口水闸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凌边会堂位于石碁镇凌边村凌环南路3号,年代为1961年。1961年建,屋顶用工字钢搭建成巨大的“人”字形。大门屋顶保存了五角星装饰,具有典型的大跃进时期建筑风格。内部墙体表面有大量毛主席语录和文革时期壁画等颇具时代特色的书法和绘画。现仍是村民--和娱乐的场所。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凌边会堂为第一……[详细]
  群庐位于化龙镇山门村下街12、14号,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由左前座、右前座和后座三部分组成,具有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该庐是大汉奸李辅群在乡下修建的住所。对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群庐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番禺适庐位于化龙镇塘头村子荫路1号,年代为中华民国。解放前为当铺。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具有民国时期当铺建筑特色,中西合璧,对研究番禺民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有较高的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番禺适庐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番禺敬修堂位于大龙街茶东村楼街南2号,年代为1935年。始建于1935年,为砖混结构中西合璧二层建筑。大门竖两条高大的罗马柱,前厅外有宽阔三面回廊环绕,墙楣多处绘有精致壁画,是区内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近现代民居建筑中的精品。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番禺敬修堂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位于化龙镇塘头村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年代为清。始建于清代,为“三间两廊”式两层民居,又称敬义堂。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基础。正门前檐有山水绘画和灰塑花鸟图案装饰。该民居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清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详细]
  番禺节孝流芳牌坊位于石碁镇凌边村大庙附近,年代为清咸丰二年(1852)。该牌坊奉旨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用花岗岩建造,为三间四柱三楼牌坊。造型美观大方,艺术价值较高,对研究清代番禺乡风民俗有一定的意义。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番禺节孝流芳牌坊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茭塘东文武庙位于石楼镇茭塘东村蒲江大道,年代为清。该庙建在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高台上,气势非凡。庙内拜亭两侧墙楣有精美灰塑彩画,番禺罕见。解放番禺时该庙所在地为解放军的一个重要登陆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茭塘东文武庙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官堂康公古庙位于南村镇官堂村镇东路2号,年代为清。始建于宋代,清康熙甲申年(1704)重建,清代至民国多次重修。庙内供奉华光大帝神像,该庙内的壁画技艺高超、灰塑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存有碑刻7块,保存完好,是研究番禺宗教文化的珍贵实物。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官堂康公古庙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详细]
  市头蒋氏宗祠位于南村镇市头村市头大道南1号,年代为清。市头村蒋氏先祖,奉政大夫纪念祠。三间两进,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存清代建筑风格。祠堂装饰较为丰富、精彩,梁架、柁墩、雀替雕有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花卉、动物等装饰图案。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详细]
  邬氏大宗祠位于南村镇南村村南山大道,年代为清。番禺明清四大祠堂之一。广三路,深三进,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光绪五年(1879)重修后堂,光绪七年(1881)加建仪门。祠堂规模较大、装饰精美,其历史与艺术价值较高。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邬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傍江西罗氏大宗祠位于大龙街傍江西村中和大街8号,年代为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1920)重建。广三路,深三进,祠堂规模较大,为典型的岭南广三路祠堂,保存了较明显的晚清建筑风格,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很有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傍江西罗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采荃夫妇合葬墓位于石楼镇莲花山社区半山亭,年代为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为花岗岩砌筑的交椅墓。该墓护岭别具一格,由9块长方形花岗岩石拼砌而成,每块内均凹雕成长方形框,内刻光绪十五年(1889)皇帝诏书全文,为研究清代官吏的葬俗礼仪提供了史料。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黄采荃夫妇合葬墓为……[详细]
  凌雷门、凌栋墓位于石碁镇凌边村飞凤岭,年代为元。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为花岗岩砌筑的交椅墓,规模较大。墓道前设有石狮、华表,显示墓主身份显赫,两墓主均为南宋抗元将领。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凌雷门、凌栋墓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